【学霸笔记:同步精讲】28 第5章 阶段排查4(含答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28 第5章 阶段排查4(含答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4:16:36

文档简介

阶段排查4
1.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  )
2.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  )
3.“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中,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后再加入底物。 (  )
4.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实验材料不能选择淀粉,因为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 (  )
5.溶菌酶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  )
6.在0 ℃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  )
7.1个ATP分子中只含有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 (  )
8.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等。 (  )
9.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  )
10.细胞中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  )
11.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乳酸菌可产生大量的丙酮酸和CO2。 (  )
12.每分子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生成的ATP比产生乳酸时的多。
(  )
1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  )
14.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  )
15.细胞呼吸可以把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代谢联系起来。 (  )
16.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保鲜。 (  )
17.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值。
(  )
18.光合作用的酶分布于叶绿体内膜、外膜、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
(  )
19.光照强度、光质均影响光合作用。 (  )
20.自养生物都是利用光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  )
21.小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 (  )
22.若用含有18O的水浇灌番茄,则番茄周围空气中含有18O的物质有O、18O2、C18O2。 (  )
23.ATP和NADP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ATP和NADH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  )
24.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H2O)。 (  )
25.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过程。
(  )
26.夏季晴天,植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中CO2浓度过低。
(  )
27.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产生ATP的量远大于细胞呼吸产生ATP的量。 (  )
28.如果两种农作物的光补偿点相同,则它们在光补偿点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也相同。 (  )
29.水分解为氧和H+的同时,被叶绿素夺去两个电子。 (  )
30.光合作用的产物均为淀粉。 (  )
31.降低环境中CO2浓度时,短时间内植物叶绿体中C3/C5的值变小。 (  )
1.无机催化剂和酶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检测底物被分解的试剂宜用碘液,不能选用斐林试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应选用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反应底物,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TP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但生物体对 ATP 的需求量很大,生物体解决该矛盾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以ATP作为能量“通货”,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向只含有线粒体和葡萄糖的试管中通入氧气,结果没有CO2和H2O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夏季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出现烂根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新鲜蔬菜水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能延长保鲜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叶绿素比类胡萝卜素在滤纸条上扩散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黑暗中培养的幼苗叶片黄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鲁宾和卡门实验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种树木树冠下层叶片比上层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科学研究发现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存在时间上的 “延搁”,因此,相对于一直保持光照的条件,提高单位光照时间内制造有机物的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萌发种子干重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光下培养密闭容器中的植物,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先下降后不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阶段排查4
1.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
提示: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仍有催化活性。
2.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
提示: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3.“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中,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后再加入底物。 (√)
4.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实验材料不能选择淀粉,因为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 (√)
5.溶菌酶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
6.在0 ℃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
提示:在0 ℃时,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未被破坏。
7.1个ATP分子中只含有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 (×)
提示:ATP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和3分子磷酸基团组成。
8.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等。 (×)
提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9.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
10.细胞中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
提示:NADPH也可以直接供能。
11.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乳酸菌可产生大量的丙酮酸和CO2。 (×)
提示: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12.每分子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生成的ATP比产生乳酸时的多。 (×)
提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无能量释放,每分子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生成的ATP和产生乳酸时相同。
1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
14.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
提示:破伤风芽孢杆菌为厌氧菌。
15.细胞呼吸可以把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代谢联系起来。 (√)
16.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保鲜。 (×)
提示:低氧和零上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保鲜。
17.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值。
(√)
18.光合作用的酶分布于叶绿体内膜、外膜、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 (×)
提示: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
19.光照强度、光质均影响光合作用。 (√)
20.自养生物都是利用光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
提示:硝化细菌利用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21.小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 (√)
22.若用含有18O的水浇灌番茄,则番茄周围空气中含有18O的物质有O、18O2、C18O2。 (√)
23.ATP和NADP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ATP和NADH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
提示:在线粒体中水的生成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阶段消耗NADH和产生ATP,但不产生NADH。
24.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H2O)。 (×)
提示: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或14C5。
25.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过程。
(√)
26.夏季晴天,植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中CO2浓度过低。
(×)
提示:夏季晴天,植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关闭。
27.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产生ATP的量远大于细胞呼吸产生ATP的量。 (√)
28.如果两种农作物的光补偿点相同,则它们在光补偿点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也相同。 (×)
提示:由于不知道它们的呼吸速率大小,所以它们在光补偿点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不一定相同。
29.水分解为氧和H+的同时,被叶绿素夺去两个电子。 (√)
30.光合作用的产物均为淀粉。 (×)
提示: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部分是淀粉,还有一部分是蔗糖。
31.降低环境中CO2浓度时,短时间内植物叶绿体中C3/C5的值变小。 (√)
1.无机催化剂和酶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无机催化剂和酶都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只是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2.测定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设置多个不同的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若所测得数据出现峰值,峰值所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否则继续扩大温度范围,直到测出峰值
3.新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加热会破坏将可溶性糖(甜)转化为淀粉(不甜)的酶
4.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检测底物被分解的试剂宜用碘液,不能选用斐林试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用斐林试剂鉴定时需要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温度为自变量,需严格控制。
5.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应选用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反应底物,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过氧化氢很不稳定,遇热会分解
6.ATP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但生物体对 ATP 的需求量很大,生物体解决该矛盾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较快,因此能够满足生物体对 ATP的需求量
7.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以ATP作为能量“通货”,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也说明种类繁多的生物有着共同的起源
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
9.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无氧呼吸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大量能量储存在氧化分解不彻底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10.向只含有线粒体和葡萄糖的试管中通入氧气,结果没有CO2和H2O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线粒体中呼吸的底物为丙酮酸,丙酮酸才可以进入线粒体发生化学反应
11.夏季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出现烂根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水淹造成土壤中缺乏氧气,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会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导致农作物出现烂根现象
12.新鲜蔬菜水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能延长保鲜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低温抑制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作用,使有机物分解速率减慢,进而延长保鲜时间
13.叶绿素比类胡萝卜素在滤纸条上扩散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叶绿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小于类胡萝卜素
14.黑暗中培养的幼苗叶片黄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黑暗中叶绿素无法合成,而且叶绿素会逐渐分解,最终显现出较稳定的类胡萝卜素的黄色
15.鲁宾和卡门实验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用18O分别标记二氧化碳和水,再分别培养两组植物,最终产生含18O标记的氧气只来自标记水的那一组
16.某种树木树冠下层叶片比上层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上层叶片对阳光的遮挡,导致下层叶片接受的光照强度较弱,光合作用强度低
17.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为减少蒸腾作用导致的水分散失,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
18.科学研究发现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存在时间上的 “延搁”,因此,相对于一直保持光照的条件,提高单位光照时间内制造有机物的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以适当的频率进行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
19.萌发种子干重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0.光下培养密闭容器中的植物,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先下降后不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开始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大于细胞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量,随着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减弱,直至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达到动态平衡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