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28)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28)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6 14:22:21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2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C B A D B C C A A C D D B B D
17.论题:我国在外交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阐述: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此外交原则下,1955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外交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顺利进行。新时期,我国全面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关系,并积极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共同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更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一直履行着大国的使命与担当。(10分)
1.A [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模,由基层的产业工人或农民向多元职业转变,说明社会经济结构在发生变化,对于劳模的审定标准也在发生变化,20世纪50年代强调努力工作和踏实肯干,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则注重在企业中的重大贡献,这种变化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故选A项。]
2.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催生了对于更高效、更便捷通信方式的需求,从而推动了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故选C项;“通信科技成就巨大”更多是在描述技术层面的变化,没有触及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经济根源,排除A项;生活方式的变化确实是通信技术进步的结果之一,但它仍然是一个表面现象,排除B项;虽然我国确实已经步入了移动通信时代,但这只是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并没有全面概括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方式变化的本质,排除D项。]
3.B [根据材料可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三大产业产值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均实现了大幅增长,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故选B项;虽然表格中包含了1952年和1978年的数据,但主要强调的是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而非单纯计划经济时期的成就,排除A项;“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虽然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表格数据未直接展示市场经济的潜力或未来发展趋势,排除D项。]
4.A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和外汇储备不断增加,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故选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主要涉及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排除B项;对外开放不仅开放了沿海港口城市,还开放了沿江、沿边及内地城市,排除C项;港澳地区与内地的紧密合作,有利于两地市场的交流发展,对中国经济总量和外汇储备的增加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
5.D [由材料可知,从1956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构想,从“和平解放台湾”转变为“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再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这反映了台湾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断发展,D项正确。]
6.B [东盟国家多是中国的邻国,在其改变对华态度、走向中立的前提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发展友好关系和一同反对霸权主义,目的是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营造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故选B项;题干主要体现的是政治方面的立场和做法,所以不能说目的是参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排除A项;支持东南亚反对霸权主义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已经突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排除D项。]
7.C [根据材料“中国对38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了超过60%的产品零关税待遇”“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1 000多亿元人民币优惠贷款”可知,这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并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提供经济援助和优惠贷款来帮助发展中国家,故选C项;当时还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排除B项;南北合作通常指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而材料中描述的是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更接近于南南合作,排除D项。]
8.C [从中共十六大到中共十八大,都强调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这体现了我国持续深化睦邻友好外交政策,故选C项;我国外交是全方位的,“以开展周边国家外交为中心”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当时还未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并非强调多元化外交渠道,排除D项。]
9.A [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建49个农业项目,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提供了60批抗疟疾药、甲流疫苗及霍乱疫苗,并开展传染病防治培训,还援建了60余个信息化项目,在非洲援建了105个清洁能源和供水项目等,这些举措都聚焦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解决其有关国计民生的发展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故选A项。]
10.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后来的“不结盟”“全方位”外交等,都为中国赢得了更多的国际支持和合作机会,从而促进了中国与多个国家的建交和关系改善,故选A项;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1.C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城镇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在1981—2012年持续增加,这表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提高,这是一个直接的结果,故选C项;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中合理化和高级化,“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可能是一个间接的结果,且该图并不能直接证明产业结构优化的情况,排除A项;B、D两项均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12.D [题干中提到的电影产业政策变化,如降低境外电影企业进入中国的准入门槛、扩大投融资主体的范围以及允许香港、澳门企业在内地试点设立独资公司发行国产影片等,都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文化产业领域改革的一部分。这些政策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正逐步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故选D项。]
13.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救市的这些举措有效地增强了香港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维护了香港经济的繁荣稳定,故选D项;“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这些举措虽然对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起了重要作用,但不能完全消除其不利影响,排除A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在香港回归之后,这些举措是在香港回归后为维护其经济稳定而采取的,排除B项;材料中的举措主要是针对香港应对金融危机,重点在于维护香港经济,而非体现国家扩大开放的决心,排除C项。]
14.B [由材料信息“很难说这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的基础上”可知,邓小平认为发达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支持,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利于发达国家的继续发展,因此需改善南北关系,故选B项。]
15.B [根据材料“1993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 050.9万公顷,比1978年减少1 007.8万公顷。农村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达到6 417亿元,比1978年增长6.9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商品经济蓬勃发展,故出现材料所述现象,B项正确。]
16.D [根据材料可知,1978年法国帮助中国组建模特队,1981年,模特队在北京进行公开表演并引起三十多国媒体的关注,说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新风貌,D项正确;1964年1月27日,中国和法国同时发表只有两句话的建交联合公报,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国与法国关系进入新阶段,排除A项;“开始”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服装模特队进行公开表演并不意味着当时中国的服饰审美发生巨大变化,排除C项。]
1 / 4课时分层作业(28)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总分:58分(选择题共16个,每小题3分;17题10分)
1.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形象的变化。该变化(  )
时期 劳模形象 评选标准 劳模结构
20世纪 50年代 老黄牛 努力工作、踏实肯干 基层的产业工人或农民
20世纪八 九十年代 “当代 愚公” 在企业中有重大贡献者 职业日渐多元
A.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
B.始终以基层工人或农民为主
C.彰显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通信方式从信件、电报、座机电话、BP机、大哥大到现在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发个微信、打个电话、抢个红包,随时沟通已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我国(  )
A.通信科技成就巨大
B.人们生活方式剧变
C.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D.步入移动通信时代
3.下面是《求是》杂志2004年19期登载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表。表格内容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指标 单位 1952年 1978年 1989年 1997年 2003年
国内生 产总值 亿元 679 3 624 16 909 74 463 116 898
第一产业 亿元 343 1 018 4 228 14 211 17 092
第二产业 亿元 142 1 745 7 278 37 223 61 131
第三产业 亿元 194 861 5 403 23 029 38 675
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4 410 24 941 55 118
A.计划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B.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
C.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
D.市场经济的潜力无限
4.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33 116亿美元,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这主要得益于(  )
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港澳地区与内地的紧密合作
5.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构想。1961年,毛泽东首次谈及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这反映了(  )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海峡两岸支持“一国两制”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D.台湾问题解决方案不断发展
6.20世纪70年代,在东盟走向中立化的前提下,中国也改变了对东盟的批评立场,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88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基本原则,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中国政府的这些主张旨在(  )
A.参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
B.为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C.支持东南亚反对霸权主义
D.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7.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38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了超过60%的产品零关税待遇,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1 000多亿元人民币优惠贷款。这说明,中国(  )
A.落实“一带一路”的倡议
B.实行全方位外交政策
C.推动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
D.积极地推进南北合作
8.下表所示为中共十六大至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有关中国外交政策的摘录。由此可见,当代我国(  )
会议 摘录
中共 十六大 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
中共 十七大 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
中共 十八大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
A.以开展周边国家外交为中心
B.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C.持续深化睦邻友好外交政策
D.力主构建多元化外交渠道
9.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建49个农业项目;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提供了60批抗疟疾药、甲流疫苗及霍乱疫苗,并开展传染病防治培训;还援建了60余个信息化项目;在非洲援建了105个清洁能源和供水项目;等等。据此可知,中国外交(  )
A.充分体现中国大国担当
B.以世界和平为出发点
C.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
10.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到1992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54个。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A.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11.下图为1981—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A.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B.城乡居民对现代工业的依赖增强
C.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D.第三产业已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
12.我国于2004年颁布《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降低了境外电影企业进入中国的准入门槛,扩大了投融资主体的范围;2005年颁布《〈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允许香港、澳门的企业经内地主管部门批准后,在内地试点设立独资公司发行国产影片。上述规定(  )
A.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
B.体现了“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C.助力国产影片进入外国市场
D.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1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将1 971亿港元的土地基金移交特区政府,以增强香港财政储备,还明确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坚决支持特区政府救市。这些举措(  )
A.消除了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B.奠定了香港平稳回归的基础
C.坚定了国家扩大开放的决心
D.维护了香港经济的繁荣稳定
14.(2024·山东卷·T9)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表示,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分布在苏联、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很难说这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的基础上”。中国的外交主张中与这种认识相契合的是(  )
A.结伴而不结盟
B.改善南北关系
C.推进大国协调合作
D.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15.(2024·湖南卷·T11)1993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 050.9万公顷,比1978年减少1 007.8万公顷。农村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达到6 417亿元,比1978年增长6.9倍。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经营体制改革的推进
C.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D.乡镇企业的大量出现
16.(2024·甘肃卷·T16)1978年,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华,帮助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服装模特队。1981年,模特队在北京的公开表演引起广泛关注,登上三十多国媒体头条。这一系列活动表明当时中国(  )
A.与法国关系进入新阶段
B.开始引领国际服饰潮流
C.服饰审美发生巨大变化
D.在国际舞台展现新风貌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大多数亚非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不仅要求政治上的独立,同时还要求经济上的独立,争取完全独立是我们大多数亚非国家和人民长期奋斗的目标。”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中国同东南亚各国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东盟各方面关系全面加强,合作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广泛共识。2021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我们摆脱冷战阴霾,共同维护地区稳定;我们引领东亚经济一体化,促进共同发展繁荣,让20多亿民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摘编自黄庆、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
和国外交史(1949—2012)》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合理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正确,论述合理,史论结合)(10分)
1 / 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