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7《斑羚飞渡》当堂达标检测(20分)
阅读《斑羚飞渡》选段,完成文后问题(20分)
①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21cnjy.com
②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③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
④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2·1·c·n·j·y
⑤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⑥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⑦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21·世纪*教育网
⑧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1.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2.将文中连续两次运用“目瞪口呆”,换成“赞不绝口”好不好?为什么?(3分)
3.前文写到彩虹,这里又写“那道绚丽的彩虹”,有什么用意?(3分)
4.文中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很是精彩,而⑤⑥两段则运用了________描写,它通过作者的________,赞美了斑羚的精神。(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第⑦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换成描写好吗?说说你的看法。(3分)
6.《斑羚飞渡》描写了什么?(2分)
7.《斑羚飞渡》这篇文章给人的启示是什么?(2分)
8.课文描写“斑羚飞渡”的成功近乎奇迹,是以斑羚们时间先后选择的精确、跳跃幅度控制的高超、跳跃技巧掌握的娴熟、对接时机衔接的吻合为前提的。从文章的交代来看,斑羚们此前并没有经过这样的排练,那么,课文描写的“斑羚飞渡”是真实发生的,还是主要出自作者的想像?(3分)21·cn·jy·com
当堂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1.斑羚飞渡悲壮的场面(符合文义即可)。
2.不好,目瞪口呆从侧面准确写出了斑羚精神令人震惊。
3.前面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飞渡作铺垫,这里渲染了悲壮的气氛。
4.侧面 心理活动描写
5.说得有道理即可
6.《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21教育网
7.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受到精神的震撼,会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
8.首先,在动物界,确实有牺牲部分成员的生命以取得种群中大多数成员生存机会的事实;其次,依我们自身的经验可以知道,人类在困难时往往会激发出以前从未展现的潜力,做出平时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当斑羚群陷入种群灭绝的危机时,强烈的求生欲望会导致奇迹的发生。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推论本文中叙述的事情就一定是百分之百真实的。不过,真实与否又有什么要紧呢?任何出现在作品中的素材,都是作家进行艺术剪裁和合理加工的结果,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我们没有必要追究事情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篇动物小说来读,抛开表层的坠饰(艺术虚构),体会文章震撼人心的力量来源,阅读的乐趣将充盈读者的心间。www.21-cn-jy.com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7《斑羚飞渡》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斑羚在危急关头的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2.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中蕴含的情感。3.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观看斑羚图片及资料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三、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请用最精练的语言把文章概括成四幅画面。
3、在这四幅画面中,你觉得哪一幅画面最生动、最精彩?请找出相关段落。
四、赏析研讨
1、第九段详细描述了第一对斑羚试跳的全过程,精读此段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试跳的过程。(提示:勾划主要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准确传神。)
2. 文中的老斑羚用死换来了年轻斑羚的生,作者把它坠落悬崖时的样子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找出来,体会妙处。
3.伤心崖上悲壮飞渡使斑羚赢得了种族生存,这种可歌可泣的悲壮行为作者借助比喻使文章更具撼人心魄的力量,我们根据文意,完成仿写练习
老斑羚像跳板,助同伴跨越了死亡之崖;老斑羚像火箭,将同伴送入了生的轨迹;老斑羚像( ),( )。
例句:老斑羚像航船,将同伴渡向生的彼岸。
五、写法总结
1.本文具体写了哪几只斑羚?其中哪只斑羚是印象最深的?
2. 课文中几次写彩虹,有什么作用?
3.课文中斑羚的叫声,尤其是镰刀头羊的叫声,有什么含义?
4. 思考:从这群斑羚身上,我们看到什么样的精神?
5. 反思:在人类与动物相处中,人类充当了一个怎样的角色?我们人类应当怎么做?
六、拓展延伸
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拟写一则关于保护动物的标语。
七、达标检测
八、作业
搜集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并与大家分享。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7《斑羚飞渡》预习学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狩猎_______ 剖开_______湛蓝______斑斓______悲怆_______ 磐石_______
2.词语填空(4分)
目__ _口呆 一__ _不染 __ _然不同 进退__ _谷
眼_ __缭乱 略__ _一筹 _ __不从心 心甘_ __愿
3. 查阅资料,把握本课文学文化常识:
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_ ,祖籍________,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被冠以“中国动物小说之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初读课文,试着把本文改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同学听。下面是你的故事提纲。
5.教材助读
斑羚:体型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及西南诸省区 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觅食活动,一般在固定的范围内。极善于跳跃、攀登,在悬崖绝壁和深山幽谷之间奔走如履平川,即使纵身跳下10余米高的深涧也安然无恙。 21教育网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7《斑羚飞渡》预习检测(共20分)
1.本文选自《 》,作者是 ,原名 ,祖籍浙江慈溪,当代 作家,有“ ”的美誉。(5分)
2.根据下列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5分)
①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 )
②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 )
③借指环境非常清洁。( )
④形容差别很大,一点也不同。( )
⑤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 )
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戛洛山(jiá) 蹿跳(cuān) 逞能(chěng)
B、湛蓝(zhàn) 骚动(sāo) 苍穹(qióng)
C、恍惚(hū) 炫目(xuàn) 稚气(zhì)
D、沉郁(yù) 娴熟(xián) 弧线(hū)
4.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震惊 偶数 步伐 赢得
B、飞渡 彩虹 斑羚 桥墩
C、磐石 跨越 悲残 坠落
D、均衡 身材 幻觉 利斧
5.下面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分)
A、(老斑羚)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
B、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
C、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烧完的火箭残壳。
D、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6.仔细阅读本文,概括本文的主旨。(2分)
7.彩虹在本文中出现了多次,有怎样的意义?(2分)
预习检测参考答案:
1.和乌鸦作邻居 沈石溪 沈一鸣 儿童文学 中国动物小说之王
2.①进退维谷 ②略胜一筹 ③一尘不染 ④迥然不同 ⑤眼花缭乱
3.D D项中的“弧”,正确的读音应为“hú”。
4.C C项中的“悲残”的“残”,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惨”。
5.B B项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只是一句描写。
6.本文描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受到精神的震撼,会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彩虹是虚幻的、美丽的。虚幻的美丽的东西,可以给人带来幻想、希望,让人陶醉其中,产生精神上的迷恋、依赖。美丽的彩虹和残酷的现实成为鲜明的对比,镰刀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也是向往投身于美好的理想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