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补充阅读四
一、小古文阅读。
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①劳役 ,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
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⑤,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⑦东,役⑧乌鹊为梁
以渡,故毛皆脱去。
【注释】①机杼(zh心):指织布机。②劳役:这里指辛苦劳作。③织衽:纺
织。④涉秋:入秋。⑤髡(kū):剃去头发的刑罚,这里指秃头。⑥河鼓:
牵牛星,这里指牛郎。⑦汉:天汉,即银河。
⑧役:役使。⑨梁:桥。
1.“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中“是”的意思是
A.表示存在
B.表示适合
C.认为对
D.这,此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画“一”句子的意思。
3.“天帝怒”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4.文中写到了一个非常神奇的细节
—一喜鹊的头顶会在每年入秋的第七天
平白无故变秃,古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喜鹊作桥梁从它们头顶走过
去,所以喜鹊头上的毛都被踩掉了。
B.喜鹊们为了让牛郎和织女能在银河的东岸相会,自愿褪下头顶的羽毛为
牛郎织女搭桥。
C.每年入秋第七天喜鹊们都会换毛,所以才会变秃。
二、神话阅读。
英雄战败大力神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地上的人们过着穿树叶、吃野果的苦日子。天
上有位好心眼儿的阿番神,非常同情地上的人们,于是背着天王,把天上五谷的
种子,悄悄地撒到了人间。
由于五谷的种子来自天上,又得到了阿番神的帮助,所以人们种出的庄稼茎
秆粗壮,颗粒饱满。每到庄稼扬花的季节,庄稼就像成群的绵羊,白花花地铺满
了山坡。从此,地上的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76语文四年级上册(R)
这件事后来被天王知道了,他非常生气,一怒之下,召来大力神,命他到人
间,把人们丰收在望的庄稼全部毁掉。
人们得到了消息,从四面八方赶来,纷纷质问大力神:为什么要破坏人间的
幸福生活?大力神仗着自己一身的力气,蛮横地说:“我是天上的大力神,现在奉
天王之命,来毁掉庄稼。你们这些可怜的人们,谁敢来和我比摔跤?”大力神正威
吓着人们,忽听一声大喊:“慢着,别逞凶!”这一声喊把大力神吓了一跳。人们抬
头看去,原来是英雄朵阿若恣。
大力神和朵阿若恣在山顶上展开了较量。他们整整扭摔了三天三夜,突然
朵阿若恣一下失了手,膝盖着了地。大力神瞅准机会拼命压下来,想把朵阿若恣
压翻在地。眼看大力神就要胜利了,只见朵阿若恣一收腰,深吸一口气,双手卡
住大力神的腰腿,猛一用力,站了起来,乘势将大力神举过头顶,并远远地甩了出
去,直甩到十几里外的独石山边,摔在地上,把平平的地撞出一条长长的深沟来。
这一下,大力神可丢尽了脸,再也不敢耍成风了。他悄悄地、灰溜溜地回天
上去了。从此,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摔跤仪式,来庆祝自己的胜利。
1.这是一篇神话故事,故事是按照
的顺序来记叙的,主人公是一个
勇敢的英雄,名叫
2.认真阅读短文,写出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事情的起因:阿番神帮助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天王派大力神到人间破坏。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3.这个故事主要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
的情感。
A.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对蛮横、无情的天王和大力神的憎恨
C.对善良的阿番神的感谢
D.对英雄朵阿若恣的赞赏、敬佩
4.第2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
地描绘了这样的情景:
5.英雄大战大力神这一情节,文中哪个句子体现了神话神奇的想象力?用
“—”画出来。简要说明这样写好在哪里。
第四单元
77部分参考答案
此A选项正确
第一单元
(4)因为杭州湾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
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解析】本题考
1观潮
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阅读材
「课本拓展
料一可找到本题答案。
一、1.C【解析】本題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
二、1,(1)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的理
“浩浩荡荡”原来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后来形
解能力。“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
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与“我
示达到的状态,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
一个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情境不符合
一天。根据句中“至十八日为最盛”也可以推测出
2.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
“既望”表示的时间,用排除法可确定C选项正确。
能力。A、C、D三个选项都是从视觉的角度展开描
(2)①仅如银线②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③如
写,B选项从听觉的角度进行描写。
雷霆,震撼激射①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解析】
二、1.(1)人多观潮者急切的心情(2)从侧面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
描写了江潮的壮观。(3)示例:江潮还没有来,海
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
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有
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这一句是对潮
的伸长脖子、踮起脚尖探头远望,有的三五成群大
水“形、色、声、势”的描写。
声讨论着,还有的举着望远镜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远
(3)示例:潮水渐渐涌近,以汹涌澎湃之势铺天
处的江面。【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盖地地扑来,犹如银白色的城郭,令人躲闪不及
和创意表达的能力。“人山人海”的意思是人群如
白色的江潮层层叠叠就像一条白色的玉带横在大
山似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昂首东望”“等着”
江的中央,那吞天沃日的潮水把沧海蓝天连成一
“盼着”这三个词语写出了人们急切盼望大潮的心
片。
【解析】本题考查创意表达的能力。首先了
情。通过写观潮的人多和人们急切的心情从侧面
解“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的意思是海水涌起
衬托了线塘江大潮非常壮观,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
来,就像玉城雪岭一般,潮水给线塘江系上一条白
看。第三小题根据提示抓住人们的动作、神态,固
玉的腰带。然后再根据文章内容扩写即可。
绕“等、盼”二字,展开想象即可。
2.(1)①风平浪静②居高临下③铺天盖地
2.示例:潮头已经过去,余下的潮水仍然以泰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作答时首
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形成了一排排“雪山”,那声
先认真阅读选文,然后结合具体语境从文中找出与
音如同雄狮的怒吼,震耳欲聋。【解析】本题考查
句子相对应的词语。从第1自然段第一句中可以找
创意表达的能力。根据对本句的理解,虽然潮头已
出与句子①相对应的词语是“风平浪静”,从第3自
经西去,但是大潮的余波仍然声势不减,因此在作
然段“好像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一句
答时围绕关键词“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想象浪潮
中可以找到与句子②相对应的词语是“居高临下”
退去之后的形态和声音即可。
从第3自然段“潮头已经挟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
三、薄雾笼罩一条白线万马齐奔山崩地裂
盖地地来到眼前”一句中可以找到与句子③相对应
漫天卷地【解析】本題考查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
的词语是“铺天盖地”。
概括能力。本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2)中山亭(或:观潮亭)对比【解析】本题
的时间顺序展开描述,作答时找出这三部分中描写
考查对文章段落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自然段描写
钱塘江大潮形态和声音的关键词语,用四字词语概
了潮来前作者看到的景色,重点写了中山亭名字的
括即可。
由来及其朴素的外观,写它的幽静与潮来时的壮观
培优提高
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1.②①②④③【解析】本题考查对
(3)①如同蚊蝇嗡叫②惊湍跳沫(如瓜如豆
文本的理解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阅读文字部分,
似碎银狂泻)③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④好像千
抓住关键词“翻卷回头”可知第一个空应为“回头
万头雪狮怒吼【解析】本题考查从选文中获取信
潮”选②,然后仔细观察图片,从潮的形状方面来
息的能力。作答时要根据题干所指,定位到文章中
辨别。
相关段落,找到相应信息。根据题干中的“潮水的
2.(1)农历八月十八海宁盐官镇东南的一段
样子”和“潮水的声音”,定位到第3自然段。“如素
海塘【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阅读材料
练横江而来”描写的是潮水还在远处时的样子,据
一最后一句和材料二第一句可获取本题答案。
此可从上文找出此时潮水的声音是“如同蚊蝇嗡
(2)潮头【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
叫”。“如雷鸣般”描写的是潮水来到眼前时的声
力,材料二描写了潮来时壮观的景色,将潮头比作
音,据此可从选文找出此时潮水的样子是“惊湍跳
“白练”“一群洁白的天鹅”。
沫,大者如瓜,小者如豆,似满江的碎银在狂泻”。
(3)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接下来对潮水的描写是“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怒
通过关键词句“三四米高的水墙”“高九米的潮峰”
吼”,其中“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是潮水的样子,
可以看出画攒线的句子描写了潮峰气势汹涌的形
“好像千万头雪狮怒吼”则是潮水的声音。
态特点,选项A同样写了浪潮气势恢宏的景象,因
(4)素练雷鸣迅猛壮观【解析】本题考
部分参考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