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5)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含答案)--高中生物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5)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含答案)--高中生物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4:56:18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5)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B ABC C D D C A B
11.(共14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长度或宽度 (2)左上方(1分) (1分) (3)A、C ④ 平面镜 35 目镜上
1.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物和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说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使细胞及其功能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病毒属于生物,但病毒无细胞结构,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A错误;细胞学说没有揭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C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3.根据题干分析,转动目镜,只见甲异物动,乙、丙不动,说明甲异物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发现丙异物动,甲、乙不动,说明丙异物在装片上;由于异物不可能在反光镜上,故乙异物在物镜上,B正确。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由此可知,图中③④②①的放大倍数依次增大,A错误;物像从③变为①,即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应直接转动转换器,不能提升镜筒,B错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正比,则观察到物像②的物镜镜头长度比观察到物像④的物镜镜头长,C错误;如果物镜为10×的情况下看到视野中布满了16个细胞,那么把物镜换成40×后,观察到的细胞数是原来的1/16,因此至少可看到1个细胞,D正确。
5.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不同,功能也不相同。
6.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无细胞器,与其细胞内具有大量血红蛋白运输氧的功能相适应。
7.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并不能说明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A不符合题意;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不符合题意;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不符合题意;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所以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D符合题意。
8.显微镜使用时,需先用低倍镜观察,对焦看到物像后,欲使用高倍镜继续观察,需将低倍镜下要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再转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高倍镜下的视野较暗,要调节光圈或换用凹面镜,增加进光量,同时,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B正确;用高倍镜后,发现视野中的观察目标图像变大,但清晰度降低,C错误;低倍镜(10×)观察到根尖约64个细胞,换用高倍镜(40×)后,观察到的细胞个数可能为64÷42=4个,D正确。
9.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调亮视野,即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调大光圈,A正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B错误;换用高倍物镜时,一般直接转动转换器换到高倍物镜即可,不需升高镜筒,C错误;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质的顺时针流动方向与实际相同,D错误。
10.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遵循“先低倍镜后高倍镜”的原则,应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A错误;为了使高倍镜下视野更明亮一些,可调大光圈和使用凹面反光镜,B正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玻片标本时为了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生理盐水,再盖上盖玻片,C错误;根据“偏哪往哪移”的原则可知,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丙方向移动,D错误。
11.(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2)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故“像”的移动方向总与“装片(实物)”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上”,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上”。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亮度越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①分析题图可知,③中细胞数目最少,故放大倍数最大,④正好相反,故与图像③④对应的依次是A和C。②由于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故视野最亮的图像是放大倍数最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图像,即④;若图像太亮,则应调为小光圈和平面镜。③B视野的目镜为10×、物镜为2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200×;若换上A组合,目镜为10×,物镜为40×,则放大倍数为400×,放大倍数是原来的2倍。由于视野中细胞呈充满排布,因此换上A组合后,看到的细胞数目为140÷22=35个。④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也不在物镜上;那么此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
1 / 3课时分层作业(5)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
题组一 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1.下列各项中能准确地说明细胞学说及其发展的是(  )
①所有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构成
②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③细胞学说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是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
B.细胞学说揭示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题组二 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
3.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只见甲异物动,乙、丙不动,然后移动装片,发现丙异物动,甲、乙不动。据此可判断甲、乙、丙三异物的位置分别是(  )
A.目镜、装片、物镜 B.目镜、物镜、装片
C.目镜、反光镜、装片 D.物镜、装片、反光镜
4.(多选)显微镜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设备。下图是在用相同目镜下转换不同的物镜对同一个标本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结合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④③的放大倍数依次增大
B.物像从③变为①,更换物镜时应略微提升镜筒
C.观察到物像②的物镜镜头长度比观察到物像④的物镜镜头短
D.若用10×物镜看到有16个细胞布满视野,则换成40×物镜后至少可看到1个细胞
题组三 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5.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器官的大小和细胞的数量成正比
B.鸵鸟的卵细胞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相同
D.细胞是构成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6.细胞具有多样性,下列对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关系的理解有偏差的是(  )
A.卵细胞营养丰富、体积大与其早期胚胎发育相适应
B.精子具有鞭毛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
C.神经元有长的突起与其神经传导功能相适应
D.红细胞无细胞核与其强大的再生功能相适应
7.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
A.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B.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D.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8.低倍镜(10×)观察到根尖约64个细胞。现要选择观察的目标位于视野左下方,则有关显微镜高倍镜(40×)操作的说法或具体操作,错误的是(  )
A.换用高倍镜前,先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再转换为高倍镜
B.换用高倍镜后,若视野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若视野变暗,换用凹面镜
C.换用高倍镜后,发现显微镜中的观察目标图像变大,清晰度升高
D.换用高倍镜后,工作距离变小,并可能只观察到4个左右细胞
9.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可选用凹面反光镜和调大光圈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C.若要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必须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10.下列有关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更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玻片标本时为了防止产生气泡,要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再盖上盖玻片
D.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甲方向移动
11.(14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__。
(2)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上”,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__。
(3)若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
①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与图像③④对应的依次是__________。
A.目镜10× 物镜40× B.目镜10× 物镜20×
C.目镜10× 物镜4× D.目镜10× 物镜10×
②视野最亮的图像是__________(填序号),图像太亮则应调为小光圈和__________。
③若B视野(目镜10× 物镜20×)中细胞为140个,则换上A组合(目镜10× 物镜40×),视野中细胞为__________个。
④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_________。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