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本到培优 12 盘古开天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pdf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从课本到培优 12 盘古开天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pdf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6 14:51:17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12盘古开天地
佛术石尼一源白课中.帮你务实基甜
一、积累运用。
1.下列选项中概括盘古开天地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抡斧劈天地→顶天立地→天地分开→天地成形
B.天地分开→顶天立地→抡斧劈天地→天地成形
C.抢斧劈天地→天地分开→顶天立地→天地成形
D.天地分开→天地成形→顶天立地→抡斧劈天地
2.下列选项中对盘古的形象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盘古勇敢无畏,甘愿奉献,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世间万物。
B.盘古为了不让天和地重新合拢,把自己累死了,真是自不量力。
C.盘古具有不怕牺牲、造福他人的美好品质。
D.盘古为了他人牺牲自己,这种精神不值得提倡。
二、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从上面的句子里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2)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
的过程,体现出了想象的神奇。
2.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这句话把
比作
,突出了盘古的
,由此可
知“巍峨”的意思是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起因:天和地没有分开:学宙
盘古在其问睡了一万八下年。
经过:盘山性米后
的过程。

结采:伟大的巨人盘h川他的
创造了关丽的世界,
塑造了盘雄伟、高人的形象,赞关了他伟人


的美好品质。
58
语文四年级上册(R)
之岛优提富一一生发文小.裙你提升能力
一、开阔视野。
1.将图片和对应的神话故事连在一起。
嫦娥奔月
女娲造人
后界射日
大禹治水
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老师推荐同学们阅读《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于是红红去图书馆借
阅这本书,在图书馆公共查阅系统中,她看到了如下信息:
书籍
条码号
书刊状态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20180921
可借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20180923
借出,归还日期:2022.11.15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20180922
可借
材料二炎帝出现在世间的时候,大地上的人类已经生育繁多,自然界出产
的食物不够吃了,仁爱的炎帝教会人类怎样播种五谷,用自己的劳力来换取生活
的资料。炎帝又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来,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人类便不愁
衣食,大家感念他的功德,便尊称他做“神农”。炎帝不但是农业之神,他同时又
是医药之神。一种传说是他亲自去品尝各种各样的药草,为了尝药,曾在一天当
中中过七十次毒。更有民间传说说,神农尝百草,最后尝到一种有剧毒的断肠
草,为民众牺牲了生命。
(1)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可知,条码号为
的书籍被借出,截至
归还。红红可以借阅条码号为

的书籍。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炎帝和神农是两位不同的神。
第四单元
59部分参考答案
此A选项正确
第一单元
(4)因为杭州湾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
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解析】本题考
1观潮
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阅读材
「课本拓展
料一可找到本题答案。
一、1.C【解析】本題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
二、1,(1)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的理
“浩浩荡荡”原来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后来形
解能力。“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
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与“我
示达到的状态,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
一个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情境不符合
一天。根据句中“至十八日为最盛”也可以推测出
2.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
“既望”表示的时间,用排除法可确定C选项正确。
能力。A、C、D三个选项都是从视觉的角度展开描
(2)①仅如银线②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③如
写,B选项从听觉的角度进行描写。
雷霆,震撼激射①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解析】
二、1.(1)人多观潮者急切的心情(2)从侧面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
描写了江潮的壮观。(3)示例:江潮还没有来,海
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
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有
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这一句是对潮
的伸长脖子、踮起脚尖探头远望,有的三五成群大
水“形、色、声、势”的描写。
声讨论着,还有的举着望远镜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远
(3)示例:潮水渐渐涌近,以汹涌澎湃之势铺天
处的江面。【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盖地地扑来,犹如银白色的城郭,令人躲闪不及
和创意表达的能力。“人山人海”的意思是人群如
白色的江潮层层叠叠就像一条白色的玉带横在大
山似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昂首东望”“等着”
江的中央,那吞天沃日的潮水把沧海蓝天连成一
“盼着”这三个词语写出了人们急切盼望大潮的心
片。
【解析】本题考查创意表达的能力。首先了
情。通过写观潮的人多和人们急切的心情从侧面
解“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的意思是海水涌起
衬托了线塘江大潮非常壮观,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
来,就像玉城雪岭一般,潮水给线塘江系上一条白
看。第三小题根据提示抓住人们的动作、神态,固
玉的腰带。然后再根据文章内容扩写即可。
绕“等、盼”二字,展开想象即可。
2.(1)①风平浪静②居高临下③铺天盖地
2.示例:潮头已经过去,余下的潮水仍然以泰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作答时首
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形成了一排排“雪山”,那声
先认真阅读选文,然后结合具体语境从文中找出与
音如同雄狮的怒吼,震耳欲聋。【解析】本题考查
句子相对应的词语。从第1自然段第一句中可以找
创意表达的能力。根据对本句的理解,虽然潮头已
出与句子①相对应的词语是“风平浪静”,从第3自
经西去,但是大潮的余波仍然声势不减,因此在作
然段“好像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一句
答时围绕关键词“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想象浪潮
中可以找到与句子②相对应的词语是“居高临下”
退去之后的形态和声音即可。
从第3自然段“潮头已经挟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
三、薄雾笼罩一条白线万马齐奔山崩地裂
盖地地来到眼前”一句中可以找到与句子③相对应
漫天卷地【解析】本題考查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
的词语是“铺天盖地”。
概括能力。本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2)中山亭(或:观潮亭)对比【解析】本题
的时间顺序展开描述,作答时找出这三部分中描写
考查对文章段落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自然段描写
钱塘江大潮形态和声音的关键词语,用四字词语概
了潮来前作者看到的景色,重点写了中山亭名字的
括即可。
由来及其朴素的外观,写它的幽静与潮来时的壮观
培优提高
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1.②①②④③【解析】本题考查对
(3)①如同蚊蝇嗡叫②惊湍跳沫(如瓜如豆
文本的理解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阅读文字部分,
似碎银狂泻)③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④好像千
抓住关键词“翻卷回头”可知第一个空应为“回头
万头雪狮怒吼【解析】本题考查从选文中获取信
潮”选②,然后仔细观察图片,从潮的形状方面来
息的能力。作答时要根据题干所指,定位到文章中
辨别。
相关段落,找到相应信息。根据题干中的“潮水的
2.(1)农历八月十八海宁盐官镇东南的一段
样子”和“潮水的声音”,定位到第3自然段。“如素
海塘【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阅读材料
练横江而来”描写的是潮水还在远处时的样子,据
一最后一句和材料二第一句可获取本题答案。
此可从上文找出此时潮水的声音是“如同蚊蝇嗡
(2)潮头【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
叫”。“如雷鸣般”描写的是潮水来到眼前时的声
力,材料二描写了潮来时壮观的景色,将潮头比作
音,据此可从选文找出此时潮水的样子是“惊湍跳
“白练”“一群洁白的天鹅”。
沫,大者如瓜,小者如豆,似满江的碎银在狂泻”。
(3)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接下来对潮水的描写是“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怒
通过关键词句“三四米高的水墙”“高九米的潮峰”
吼”,其中“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是潮水的样子,
可以看出画攒线的句子描写了潮峰气势汹涌的形
“好像千万头雪狮怒吼”则是潮水的声音。
态特点,选项A同样写了浪潮气势恢宏的景象,因
(4)素练雷鸣迅猛壮观【解析】本题考
部分参考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