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 D BD C B C D B BCD B A
12.(共11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高尔基体 多余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或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3分)
(2)脂质(或磷脂或脂类物质) (3)内质网 COPⅠ
(4)受体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识别或传递信息)(3分)
1.线粒体只提供能量。
2.据表格分析,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为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质膜,多肽在核糖体中合成,A错误;高尔基体与内质网膜和细胞质膜之间通过囊泡间接相连,B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均需要能量,C错误;蛋白质在内质网加工后通过出芽的方式形成囊泡到达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再以同样的方式到达细胞质膜,D正确。
3.①为内质网(膜),②为细胞质膜,都属于生物膜,④为中心体,无膜结构,不属于细胞的生物膜,A错误;结构③为细胞的凸起,增大了细胞质膜的面积,B正确;⑤为核膜,与其他生物膜一样有选择透过性,⑥为核孔,对大分子物质具有选择性,C错误;细胞质膜不同部位的结构不同,化学成分和功能有差异,D正确。
4.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质膜,A正确;生物膜是细胞中各种膜结构的统称,B正确;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C错误;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D正确。
5.本题是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综合题目。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核膜,所以没有膜结构;原核细胞的DNA是环状的,而真核细胞的DNA大多数是链状的;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具有核膜;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存在着DNA和RNA,但都只能以DNA为遗传物质。
6.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叶绿体,C错误。
7.水华发生在淡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水中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藻类的大量繁殖会遮蔽照射到水面的阳光,影响水下植物的光合作用,破坏水体中的生态平衡。
8.囊泡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细胞质膜相同,都是磷脂和蛋白质,A正确;核糖体可以将肽链直接转移到内质网中,不需要通过囊泡,B错误;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不直接相连,其加工的消化酶运输到高尔基体需借助囊泡,C正确;生长激素为分泌蛋白,其运输、加工和分泌都要以囊泡形式在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质膜之间运输、转化,D正确。
9.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进入粗面内质网中进行初加工,再进入高尔基体中进行进一步加工,因此放射性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出现,然后依次出现在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A正确;在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粗面内质网膜形成的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质膜融合,该过程中粗面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质膜面积增大,因此乙图中d、e、f三条曲线所代表的膜结构分别是粗面内质网膜、细胞质膜、高尔基体膜,B错误;蛋白质在b(粗面内质网)和c(高尔基体)之间以囊泡的形式运输,在a(核糖体)和b(粗面内质网)之间运输不需要囊泡,C错误;根据上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可知,35S在细胞内依次经过的结构是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小)囊泡→细胞质膜,D错误。
10.图中含有核酸的结构有细胞核、[①]核糖体、[④]线粒体,A错误。②③⑤⑥都具有膜结构,在物质a合成与转运的过程中,各种膜成分相互转换,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联系,B正确。细胞器[②]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⑥]细胞质膜,内质网与[③]高尔基体通过囊泡间接联系,C错误。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的结构是[③]高尔基体,D错误。
11.蓝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叶绿体,A错误;甲和丁都是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而乙为原核生物,所以乙与甲、丁的主要不同是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丙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丙与甲、乙、丁的主要区别是丙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丁是动物,甲是植物,丁与甲的区别之一是丁没有细胞壁,D正确。
12.(1)分析题图可知,甲是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溶酶体是“消化车间”,能清除细胞内多余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某些细胞内的溶酶体也能清除进入细胞内的病原体等,保障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质膜,表明细胞质膜的主要成分中有脂质。(3)由题图可知,COPⅡ具膜小泡将蛋白质从内质网运向高尔基体,而COPⅠ具膜小泡是将蛋白质从高尔基体运向内质网,因此,若定位在内质网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高尔基体中,则题图中的COPⅠ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4)题图中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并与靶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1 / 3课时分层作业(9) 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题组一 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
1.用含有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胰腺腺泡细胞时,发现细胞内放射性物质的量迅速增加,放射性物质不会在以下哪类细胞器内大量出现( )
A.内质网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
2.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细胞结构 附有核糖体 的内质网 高尔基体 靠近细胞质 膜的囊泡
时间/min 3 17 117
A.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内质网内合成,并且有水的生成
B.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向外与细胞质膜相连
C.分泌蛋白合成需要能量,分泌不需要能量
D.靠近细胞质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
3.(多选)如图为某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④属于生物膜
B.结构③能增大细胞质膜的面积
C.⑤具有选择透过性,而⑥具有全透性
D.细胞质膜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有差异
4.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质膜
B.生物膜是细胞中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C.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不同
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题组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5.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有DNA,且具有膜结构
B.原核细胞拟核中DNA的形状与真核细胞DNA的形状不同
C.乳酸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等都不具有核膜
D.真核细胞中存在DNA和RNA,而原核细胞中则只含有DNA
6.下列关于蓝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B.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C.蓝细菌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属于植物
D.蓝细菌细胞中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7.下列有关“水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在淡水湖泊
B.水中N、P等元素增多致使水体富营养化
C.藻类大量繁殖
D.有利于水体中的生态平衡
8.下列有关细胞内部囊泡相关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囊泡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
B.核糖体通过囊泡把肽链转移到内质网
C.内质网加工的消化酶借助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
D.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需要囊泡的运输
9.(多选)用含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质膜的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甲 乙
A.甲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代表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
B.乙图中d、e、f三条曲线所代表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质膜、粗面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C.分泌蛋白在a、b、c三个细胞器之间以囊泡的形式运输
D.35S在细胞内依次经过的结构是核糖体→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
10.下图为细胞内某类物质合成与转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含有核酸的只有细胞核和④
B.物质a经②→③→⑤→⑥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说明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联系
C.与细胞器②有直接联系的膜结构有核膜、③和⑥
D.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的结构是②
11.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和乙的光合作用都在叶绿体中进行
B.乙与甲、丁的主要不同是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丙与甲、乙、丁的主要区别是丙没有细胞结构
D.丁与甲的区别之一是丁没有细胞壁
12.(11分)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具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清除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障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质膜,表明细胞质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
(3)COPⅡ具膜小泡负责从甲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_________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将与靶细胞质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