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0)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含答案)--高中生物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0)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含答案)--高中生物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4:56:18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10)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B D B D B A D A D B A B D
9.(共12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外 
(2)基本不变(或略微变小) 减小
(3)清水 (4)减弱(1分) 变大(1分)
(5)先质壁分离,然后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15.(共12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S1>S2
(2)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有选择透过性,半透膜没有
(3)①X(1分) ②编号(1分) 清水(1分) ③质壁分离(1分)
(4)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1.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吸水,但是不一定会涨破,A错误;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时,红细胞可能会失水皱缩,B正确;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水分子进出红细胞处于动态平衡,C错误;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质膜内外两侧的浓度差,D错误。
2.扩散是物质微粒由相对含量高的地方向相对含量低的地方移动,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扩散具有方向性,而分子的热运动无规则,A正确;红墨水将一杯清水染红是溶质分子在水中扩散的结果,B正确;渗透作用的速率取决于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C正确;渗透作用是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细胞壁是全透的,不是半透膜,水分子通过细胞壁的扩散不属于渗透作用,D错误。
3.加酶前,漏斗内溶液浓度高于漏斗外,水分子向漏斗内部扩散得较多,漏斗内液面上升;加酶后,蔗糖水解为单糖,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使液面继续上升,后随着单糖逐渐进入烧杯,而使漏斗内外溶液浓度差减小,漏斗液面下降。
4.分析题意可知,生理状态相同的叶片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几乎是相同的,甲的浓度变小,说明叶肉细胞失水,即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乙的浓度不变,说明乙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丙的浓度变大,说明叶肉细胞吸水,则丙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A错误;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液的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水分子是双向移动的,C错误;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细胞渗透失水和渗透吸水造成的,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正确。
5.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会使细胞死亡,A不符合题意;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滴加清水,细胞会发生渗透吸水,最终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B符合题意;酒精能使细胞死亡,C不符合题意;质量浓度为0.3 g/L的蔗糖溶液可以使正常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D不符合题意。
6.红细胞的细胞质膜相当于渗透装置的半透膜,细胞质膜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故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会大量吸水导致细胞质膜破裂,A错误;渗透作用中水分子的运动是双向的,过程①②中既有水分子进细胞也有水分子出细胞,B正确;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是有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动物细胞的细胞质膜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可看成半透膜,由于红细胞细胞质的浓度和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均大于清水,过程①②中都会发生渗透作用且方向都是由外到内,C正确;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变化差异是由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D正确。
7.由于洋葱表皮细胞在溶液M中能发生质壁分离,说明使用的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细胞,且溶液M的渗透压比洋葱表皮细胞的渗透压高,A、B均正确;由于处理后的洋葱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说明处理后的洋葱表皮细胞已经死亡,C正确;若溶液M的溶质可以进入洋葱表皮细胞且溶液M的渗透压(渗透压不是太高)高于洋葱表皮细胞的渗透压,则洋葱表皮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错误。
8.本实验包括两组对照实验,质壁分离过程中对照组是自然状态下的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对照组是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A正确;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无色,不易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但并非不可用,B错误;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若观察到b处变为紫色,说明液泡膜破裂,C错误;黑藻叶肉细胞细胞质内有大而清晰的叶绿体,细胞液无色,因此用黑藻叶肉细胞进行图示质壁分离实验,可观察到a、b、c处的颜色分别为无色、绿色、无色,D错误。
9.(1)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带有颜色,便于观察,因此实验室一般选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2)B过程观察的是正常的细胞,D过程观察的是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由于植物细胞最外面是细胞壁,且其伸缩性很小,因此发生质壁分离时整个植物细胞体积基本不变;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从细胞液进入外界溶液中,导致外界溶液浓度减小。(3)E 过程是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溶液浸润整个标本。(4)加清水后,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渗透压变小,导致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减弱,水分子由外界溶液进入液泡中,导致液泡体积变大。(5)把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先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当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进入细胞后,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因此若将蔗糖溶液换为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则D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细胞先质壁分离,然后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10.细胞质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A错误;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B错误;气体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小的不带电的极性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质膜,C错误;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D正确。
11.分析题图,由于实验结束时,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且H1>H2,因此图1和图2中B的浓度均大于C的浓度,A正确,B错误;由于与C相比,B的浓度较高,与清水之间的浓度差更大,因此图1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C正确;图2中液面高度不再变化,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D正确。
12.刚放入时,由于袋中蔗糖溶液浓度大于袋外蔗糖溶液浓度,水由于渗透作用进入袋中,H增大,随着袋外蔗糖溶液浓度不断增加,透析小袋吸水能力逐渐减弱,到袋内外蔗糖浓度相同时,水进出达到动态平衡,H不再增加;之后随袋外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加,袋外蔗糖溶液浓度大于袋内蔗糖溶液浓度,袋内水外流增多,H减小。
13.图中a是从细胞的两端测量的,代表的是细胞的长度,b是细胞内缩小的原生质层,代表的是原生质层的长度,A错误;将图中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细胞长度基本保持不变,B正确;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b/a的值越小,由于a一般是不变的,则b越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越大,质壁分离程度越大,细胞失水越多,紫色越深,C错误;图中b/a的值越大,由于a一般是不变的,则b越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越小,质壁分离程度越小,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低,D错误。
14.据图分析,A溶液中的细胞失水量持续增加,即A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逐渐增加,A错误;若B溶液的渗透压稍减小,则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差减小,相同时间内细胞失水量减小,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到复原所需要的时间变短,即b点左移,B错误;在0~4 min内,两种溶液中细胞的失水程度不同,有可能是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差不同引起的,C错误;若A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仍有生物活性,则将其放入清水中,会发生复原,D正确。
15.(1)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故两者浓度关系仍是S1>S2。(2)图中半透膜模拟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从功能上,半透膜只是利用孔径大小控制物质进出;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靠能量和载体控制物质出入,具有生物活性,可以完成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3)①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KNO3溶液能够通过半透膜,渗透平衡时装置X能出现液面差,装置Y不能出现液面差。②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成熟植物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选洁净的载玻片分别编号,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清水,制作临时玻片后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初始状态。③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原生质层,蔗糖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不会自动复原,KNO3溶液能被细胞吸收,导致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的逆转,从而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
1 / 5课时分层作业(10)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题组一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1.下列有关红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吸水涨破
B.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时,红细胞可能会失水皱缩
C.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红细胞
D.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
2.下列关于扩散和渗透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的热运动是无规则的,而分子的扩散是有方向的
B.红墨水将一杯清水染红是溶质分子在水中扩散的结果
C.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决定了渗透作用的速率
D.水分子通过细胞质膜和细胞壁的扩散都可称为渗透作用
3.设计渗透装置如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牛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该酶能将蔗糖催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
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4.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叶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已知实验过程中蔗糖分子不进出该植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水分子是单向移动的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移动引起的
题组二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5.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了进一步观察其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可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  )
A.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B.清水
C.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D.质量浓度为0.3 g/L的蔗糖溶液
6.将动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现象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红细胞  细胞涨破  植物细胞  细胞膨胀
A.人的红细胞破裂,说明红细胞没有类似半透膜的结构
B.过程①②中既有水分子进细胞也有水分子出细胞
C.过程①②中都会发生渗透作用且方向都是由外到内
D.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变化差异是由于二者结构不同
7.某同学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某种溶液M中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自动复原,然后将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依然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的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细胞
B.溶液M的渗透压比洋葱表皮细胞的渗透压高
C.处理后的洋葱表皮细胞已经死亡
D.将溶液M稀释,重复该实验,洋葱表皮细胞也不能自动复原
8.如图为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A.质壁分离过程中,①是②的对照组,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②是①的对照组
B.该实验不能选用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若观察到b处变为紫色,说明细胞质膜破裂
D.用黑藻叶肉细胞进行图示质壁分离实验,可观察到a、b、c处的颜色分别为无色、无色、绿色
9.(12分)取洋葱的少量组织细胞制成图A的临时玻片,再用0.3 g/mL的蔗糖溶液和清水按照如图所示流程研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整个实验过程保证细胞始终为生活状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一般选用洋葱鳞片叶__________(填“内”或“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2)与B过程相比,D过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的体积变化是__________;D过程中植物细胞所处外界溶液的浓度变化是__________。
(3)E过程是在盖玻片一侧滴加__________,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溶液浸润整个标本。
(4)F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液泡体积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5)若将蔗糖溶液换为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则D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三 细胞质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
10.下列关于选择透过性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质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和糖类组成
B.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体现了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C.气体分子、不带电的极性分子难通过细胞质膜
D.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
11.如图为渗透装置示意图,开始状态如图1所示,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液面的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2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1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
D.图2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
12.将高浓度的蔗糖溶液装入一个人工半透膜制成的小袋中,就制成了一个“人造细胞”。如图所示,把它沉在装有低浓度蔗糖溶液的容器底部,其上放一适当质量(m)的砝码,细胞高度为H。如果砝码质量m不变,当逐渐增大容器中蔗糖溶液的浓度(保持梯度变化)时,细胞高度H与容器中蔗糖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注:横坐标为容器中蔗糖溶液浓度)(  )
A     B    C     D
13.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b和a表示(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B.若将图中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入清水中,a基本保持不变
C.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b/a的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D.图中b/a的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
14.将生理状况完全相同的两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图所示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逐渐减小
B.若B溶液的渗透压稍减小,则曲线中的b点会右移
C.在0~4 min内,两条曲线的差异不可能是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差导致的
D.图中放入A溶液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再将其放入清水中有可能会复原
15.(12分)如图是探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Δh,此时S1和S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清水、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_________(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________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_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玻片并分别观察玻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玻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