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本到培优 23梅兰芳蓄须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pdf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从课本到培优 23梅兰芳蓄须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pdf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6 14:51:17

文档简介

23*
梅兰芳蓄须
本0
瓶自课木,方实基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四字词语可以用来形容梅兰芳的是(多选)
A.德艺双馨B.深明大义
C.孤芳自赏D.平易近人
2.“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
吟唱,这对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选项是(多选)
()
A.表现了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B.表现了梅兰芳对国家解放的渴望
C.衬托了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
D.体现了梅兰芳对日本人的惧怕
二、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
会去了。”
“斩钉截铁”的意思是:
这句话表达了
2.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
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
站着看。
通过“
”一词,可以看出梅兰芳激动的心情,为
而高兴,体现了他强烈的
情怀。
三、回顾课文内容,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炉国:日本人
因:多次迈道
不断纠
随时骚扰
原因:批令登台

蓄须
小然:藏身狙界
小法:
小法:
、深片简

困雅和危险:
因难和危验
困雅利危险:
第七单元
117
盛优提盒一生发文中.帮你堤升能力
一、开阔视野。
1.中国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
、评
剧、
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其中,中国四大古典戏剧:王实甫的《
》、汤显
祖的《
》、洪昇的《
》和孔尚任的《
》代表了中国古典戏剧最高
艺术成就,在我国乃至世界戏剧史、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2.下列人物中,与梅兰芳并称为京剧四大名旦的是(多选)
(
A.程砚秋
B.程长庚
C.尚小云
D.荀慧生
E.谭鑫培
二、素养提升。
1.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人物名片
姓名
孙家栋
国籍
中国
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首任总设
职业
“两弹一星”功勋奖
计师
章,国家科技进步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
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
主要荣誉
奖特等奖,2009年
感动中国颁
度国家最高科学技
奖词
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
术奖,共和国勋章。
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材料二孙家栋是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创
建和发展中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作出
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孙家栋是中国月球探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提出了2020年前中国月球探测
工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线图。
孙家栋是北斗卫星导航工程、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活跃
在中国航天技术的前沿领域。
材料三钱学森曾这样评价:“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
118语文四年级上册(R)部分参考答案
此A选项正确
第一单元
(4)因为杭州湾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
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解析】本题考
1观潮
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阅读材
「课本拓展
料一可找到本题答案。
一、1.C【解析】本題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
二、1,(1)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的理
“浩浩荡荡”原来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后来形
解能力。“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
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与“我
示达到的状态,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
一个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情境不符合
一天。根据句中“至十八日为最盛”也可以推测出
2.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
“既望”表示的时间,用排除法可确定C选项正确。
能力。A、C、D三个选项都是从视觉的角度展开描
(2)①仅如银线②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③如
写,B选项从听觉的角度进行描写。
雷霆,震撼激射①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解析】
二、1.(1)人多观潮者急切的心情(2)从侧面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
描写了江潮的壮观。(3)示例:江潮还没有来,海
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
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有
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这一句是对潮
的伸长脖子、踮起脚尖探头远望,有的三五成群大
水“形、色、声、势”的描写。
声讨论着,还有的举着望远镜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远
(3)示例:潮水渐渐涌近,以汹涌澎湃之势铺天
处的江面。【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盖地地扑来,犹如银白色的城郭,令人躲闪不及
和创意表达的能力。“人山人海”的意思是人群如
白色的江潮层层叠叠就像一条白色的玉带横在大
山似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昂首东望”“等着”
江的中央,那吞天沃日的潮水把沧海蓝天连成一
“盼着”这三个词语写出了人们急切盼望大潮的心
片。
【解析】本题考查创意表达的能力。首先了
情。通过写观潮的人多和人们急切的心情从侧面
解“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的意思是海水涌起
衬托了线塘江大潮非常壮观,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
来,就像玉城雪岭一般,潮水给线塘江系上一条白
看。第三小题根据提示抓住人们的动作、神态,固
玉的腰带。然后再根据文章内容扩写即可。
绕“等、盼”二字,展开想象即可。
2.(1)①风平浪静②居高临下③铺天盖地
2.示例:潮头已经过去,余下的潮水仍然以泰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作答时首
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形成了一排排“雪山”,那声
先认真阅读选文,然后结合具体语境从文中找出与
音如同雄狮的怒吼,震耳欲聋。【解析】本题考查
句子相对应的词语。从第1自然段第一句中可以找
创意表达的能力。根据对本句的理解,虽然潮头已
出与句子①相对应的词语是“风平浪静”,从第3自
经西去,但是大潮的余波仍然声势不减,因此在作
然段“好像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一句
答时围绕关键词“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想象浪潮
中可以找到与句子②相对应的词语是“居高临下”
退去之后的形态和声音即可。
从第3自然段“潮头已经挟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
三、薄雾笼罩一条白线万马齐奔山崩地裂
盖地地来到眼前”一句中可以找到与句子③相对应
漫天卷地【解析】本題考查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
的词语是“铺天盖地”。
概括能力。本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2)中山亭(或:观潮亭)对比【解析】本题
的时间顺序展开描述,作答时找出这三部分中描写
考查对文章段落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自然段描写
钱塘江大潮形态和声音的关键词语,用四字词语概
了潮来前作者看到的景色,重点写了中山亭名字的
括即可。
由来及其朴素的外观,写它的幽静与潮来时的壮观
培优提高
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1.②①②④③【解析】本题考查对
(3)①如同蚊蝇嗡叫②惊湍跳沫(如瓜如豆
文本的理解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阅读文字部分,
似碎银狂泻)③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④好像千
抓住关键词“翻卷回头”可知第一个空应为“回头
万头雪狮怒吼【解析】本题考查从选文中获取信
潮”选②,然后仔细观察图片,从潮的形状方面来
息的能力。作答时要根据题干所指,定位到文章中
辨别。
相关段落,找到相应信息。根据题干中的“潮水的
2.(1)农历八月十八海宁盐官镇东南的一段
样子”和“潮水的声音”,定位到第3自然段。“如素
海塘【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阅读材料
练横江而来”描写的是潮水还在远处时的样子,据
一最后一句和材料二第一句可获取本题答案。
此可从上文找出此时潮水的声音是“如同蚊蝇嗡
(2)潮头【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
叫”。“如雷鸣般”描写的是潮水来到眼前时的声
力,材料二描写了潮来时壮观的景色,将潮头比作
音,据此可从选文找出此时潮水的样子是“惊湍跳
“白练”“一群洁白的天鹅”。
沫,大者如瓜,小者如豆,似满江的碎银在狂泻”。
(3)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接下来对潮水的描写是“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怒
通过关键词句“三四米高的水墙”“高九米的潮峰”
吼”,其中“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是潮水的样子,
可以看出画攒线的句子描写了潮峰气势汹涌的形
“好像千万头雪狮怒吼”则是潮水的声音。
态特点,选项A同样写了浪潮气势恢宏的景象,因
(4)素练雷鸣迅猛壮观【解析】本题考
部分参考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