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同步练习
1.“一壶开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瓦特和爱迪生的突出贡献分别是( )
A.研制发电机 提出进化论
B.改良蒸汽机 提出进化论
C.研制发电机 发明电灯
D.改良蒸汽机 发明电灯
答案:D
2.电力作为工业生产的动力开始出现于( )
A.18世纪末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1世纪初
答案:B
3.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重要基础的国家是( )
A.美国
B.德国
C.苏联
D.中国
答案:A
4.(2014·浙江文综卷)某《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车车厢④公共马车。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汽车发明在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火箭发明在开始于20世纪中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火车发明在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期间,马车出现于4000多年前,故选D项。
答案:D
5.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电气革命”。对此理解最为确切的是( )
A.电气产品的发明层出不穷
B.电力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C.此后人类普遍用上了电
D.电的发明及其广泛使用扮演着重要角色
答案:D
6.1998年,《时代》杂志预测:大型购物中心将消亡!杂志封面以黑体字告诉我们:“吻别你的mail: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这说明互联网( )
A.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推动信息时代的到来
C.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D.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的信息说明互联网购物方便快捷,改变了传统的购物方式,故C项正确。
答案:C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以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 科学一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纱、采矿、冶金等工业革命之初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该如何理解材料一所说的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角”?
(2)联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
答案:(1)蒸汽机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促使工厂大量出现,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应用于汽船、火车机车,促进了近代交通运输的巨大发展。由此可见,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成为一切生产和交通运输部门必不可少的“万能原动机”。
(2)第一次工业革命当中,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几乎同时发生。
1.(2014·广东文综卷)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
A.蒸汽机
B.牛顿经典力学
C.达尔文进化论
D.计算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动脉”和“神经”是指电力既能传输能量也能传递信息,电影不能传递信息,故A项错误;电动机可以传输能量,电话可以传递信息,故B项正确。
答案:B
2.(2015·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有人说:“电从一诞生开始,就在现代社会扮演了‘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角色。”有助于成功扮演这两个角色的重要发明分别是( )
A.发电机 电影
B.电动机 电话
C.电灯 电报
D.电车 无线电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动脉”和“神经”是指电力既能传输能量也能传递信息,电影不能传递信息,故A项错误;电动机可以传输能量,电话可以传递信息,故B项正确。
答案:B
3.(2015·湖州期末调研)蒸汽和电力作为19世纪两种主要动力,成为两次工业革命标志性产物,它们( )
A.都源于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都是科学家反复实验的结果
D.都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跨越性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第一次工业革命源于工匠实践经验,没有科学家反复实验,故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出现,都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跨越性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
4.(2015·厦门期末质检)有文章说,欧美国家在上世纪结束进入本世纪时,一个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现许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特别是繁重的家庭清洁工作,由于电动洗衣机、电熨斗和真空吸尘器的使用而大大减轻。材料中的“本世纪”应是( )
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
D.21世纪
解析:“电动洗衣机、电熨斗和真空吸尘器”这些都是用电电器,电的广泛应用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也就是20世纪初,故C项正确。
答案:C
5.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和“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认为网络就是传媒,就是“交通”和“交流”,这成为了人类交往的一种方式,故选择D项。
答案:D
6.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材料认为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 )
A.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D.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流行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可知科技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故选A项。
答案:A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的优越性。
(3)根据材料二,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一例。
答案:(1)历史信息及影响: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人类开始告别用油灯照明的时代。
(2)优越性:用途更广;动力更大;应用更方便。
(3)特点:世界各地的时空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成为一个有
机的系统。
例子: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任举其中一例即可);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任举其中一例即可);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互联网(任举其中一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