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27 第三章 重点突破练(五)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课件--高中生物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27 第三章 重点突破练(五)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课件--高中生物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4:5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三章 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重点突破练(五)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题组一 叶绿体与光能的捕获
1.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C [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可溶于无水乙醇中,A正确;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B正确;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C错误;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D正确。]
14
题组二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2.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实验组别 光照时间(s) 放射性物质分布
1 2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2 20 12种磷酸化糖类
3 60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B.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
C.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12种磷酸化糖类
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C [该实验是利用放射性的14CO2探究光合作用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题表结果表明C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A正确;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防止细胞内化学反应的进行,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B正确;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C错误;表中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3.(12分)如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关甲、乙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物质及能量代谢途径示意图(NADPH指[H]),请回答下列问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甲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大多数高等植物的__________需在光照条件下合成。
(2)甲输出的三碳糖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__________后进入乙,继而在乙的__________(填场所)被彻底氧化分解成CO2。
(3)乙产生的ATP被甲利用时,可参与的代谢过程包括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C3的还原 ②内外物质运输 ③H2O裂解释放O2 ④酶的合成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3分)
叶绿素
丙酮酸 
基质中
①②④(3分)
[解析] (1)由题图可知甲为叶绿体,乙为线粒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参与光合作用的两类色素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大多数高等植物的叶绿素需在光照条件下合成。(2)叶绿体输出的三碳糖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丙酮酸后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氧化分解成CO2。(3)线粒体产生的ATP被叶绿体利用时,可参与叶绿体内C3的还原、内外物质运输、有关酶的合成等代谢过程,水裂解释放O2利用的是光能。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组三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4.(多选)如下所示为水稻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过程。若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6H12O6丙酮酸+[H]CO2+a
A.细胞质基质中会出现[H]的大量积累
B.物质a和CO2中的氧原子都来自丙酮酸
C.水分子作为反应物参与过程②的反应
D.过程②中存在能量的释放和ATP的合成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ACD [若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说明水稻细胞中发生的是无氧呼吸,[H]会将丙酮酸还原,生成CO2和酒精,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物质a为酒精,物质a和CO2中的氧原子都来自丙酮酸,B正确;无氧呼吸过程中不消耗水,C错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5.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时,只能释放少量能量,那么未释放的其他能量(  )
A.贮藏在葡萄糖中
B.存留于乙醇中
C.存留于乳酸中
D.以热能形式散失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C [马铃薯块茎在缺氧时,进行无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不彻底,产生乳酸,并释放出少量能量,其他能量存留于乳酸中。释放的能量中有少部分用于形成ATP,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6.玉米根部细胞中含有两种脱氢酶,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催化不同类型的无氧呼吸,如图所示(甲~丙表示物质,①~③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为丙酮酸,丙为酒精
B.乙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
C.①~③过程中均有ATP的合成
D.长时间淹水的情况下,玉米根部细胞内可发生①②③过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C [分析题图可知,甲为丙酮酸,乙为乳酸,丙为酒精,A正确;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所以乙(乳酸)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B正确;①~③过程中,只有①过程中有ATP的合成,C错误;长时间淹水的情况下,玉米根部细胞会因氧气供应不足而发生①②③过程,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组四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7.右图表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
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降低
B.曲线中d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
C.ab段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bc段影响光合速率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温度等其他条件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B [a点转向b点时,光反应增强能提供更多的[H]和ATP用于C3的还原,故C3浓度会下降;d点转向b点时CO2浓度增加,会有更多的C5用于CO2的固定,故C5浓度会下降;ab段表示随光照强度的增大,光合速率增加,故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bc段光照强度已经饱和,温度等成为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8.如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某一晴天的光合作用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比c点时弱
B.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逐渐增强
C.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在a点,而不是b点
D.植物从b点后开始积累有机物,到f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B [分析曲线图可知,d点时CO2的吸收量少于c点时的吸收量,所以d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比c点时弱,A正确;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温度稍微降低,气孔张开,吸收的CO2逐渐增加,B错误;从a点开始CO2的释放量逐渐减少,说明从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点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C正确;b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植物开始积累有机物,f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f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9.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夏季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的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细胞呼吸减弱
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量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A [AC段处于黑夜,由图可知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此时温度较低,细胞呼吸减弱,A正确;CO2下降从D点开始,D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之前开始的,B错误;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强度太强,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减弱,C错误;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玻璃罩内CO2被吸收得最多,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并不是光合作用最强,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0.(10分)图1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该植物在最适温度、不同光照强度下净光合作用速率(用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净光合作用速率是指总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之差。分析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图1
图2
(1)图1中过程②属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_阶段,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2)图2中C点时该植物总光合作用速率_____(填“>”“=”或“<”) 细胞呼吸速率。B点对应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完成图1中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叶肉细胞中C3含量短时间内会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当光照强度为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一、二
叶绿体类囊体膜
>
①②③④(3分)
减少 
CO2浓度
(4)如果将该植物先放置在图2中A点对应的条件下4 h,B点对应的条件下6 h,接着放置在C点对应的条件下14 h,则在这24 h内该植物每平方厘米叶面积的有机物积累量(用CO2吸收量表示)为_______mg。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260 
(5)研究小组另选甲、乙两种植物,分别从两种植物上取多片彼此相似且等量的叶片,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甲、乙两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速率,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光照强度/klx 0 1 3 5 7 9 11 13
CO2吸收速率 (μmol·m-2·s-1) 叶片甲 -5 0.5 5 16 25 29 30 30
叶片乙 -4 1.5 5 8 10 12 12 12
从表中可以看出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klx时,甲、乙两叶片中叶绿体的CO2固定速率相等。
1
[解析] (1)图1中过程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过程③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膜。
(2)图2中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植物的光饱和点,此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0,故该植物总光合作用速率>细胞呼吸速率;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的补偿点,此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植物可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故该植物能完成图1中的生理过程有①②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3)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大,则光反应增强,产生的NADPH和ATP增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3还原加快,而CO2的固定速率基本不变,故叶肉细胞中C3含量短时间内会减少。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植物的光饱和点,由于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故限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的环境因素主要是CO2浓度。
(4)如果将该植物先放置在图2中A点对应的条件下4 h,B点对应的条件下6 h,接着放置在C点对应的条件下14 h,则在这24 h内该植物每平方厘米叶面积的有机物积累量(用CO2吸收量表示)为14×20-5×4=260(mg)。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5)CO2固定速率表示总光合速率,CO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0时的CO2吸收速率可表示呼吸速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光照强度为1 klx时,甲的总光合速率(0.5+5)等于乙的总光合速率(1.5+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1.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C [风干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呼吸强度降低,有机物消耗减慢,A正确、C错误;风干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减少,其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B正确;风干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较风干前大,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2.如图表示光照、储藏温度对番茄果实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A.番茄果实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的抑制作用8 ℃时比15 ℃时更强
C.低温、黑暗条件下更有利于储存番茄果实
D.储藏温度下降时果实呼吸减弱,可能与细胞内酶活性降低有关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C [番茄果实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CO2,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中产生CO2,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CO2,A正确;由题图可看出,8 ℃时黑暗条件下与光照条件下呼吸强度差值比15 ℃时大,即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的抑制作用更强,B正确;图示信息表明,光照条件下细胞呼吸比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弱,所以光照条件更有利于番茄果实的储存,C错误;温度降低会使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减弱,D正确。]
题组六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B.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造成毒害
C.破伤风芽孢杆菌在氧气充足环境下易大量繁殖
D.人体骨骼肌细胞处于剧烈运动状态下进行细胞呼吸时,葡萄糖分解过程中消耗的氧气量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D [有氧呼吸的产物水是由[H]和O2结合而成的,且O2中18O不具有放射性,故不能在水中检测到放射性,A错误;水稻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错误;破伤风芽孢杆菌是厌氧菌,在O2不足环境下易大量繁殖,C错误;人体骨骼肌细胞处于剧烈运动状态下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产生CO2,所以葡萄糖分解过程中消耗的O2量等于产生的CO2量,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4.(10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被建筑物或冠层叶片遮挡阳光的情况,为了探究植物对遮阴的反应,研究人员首先测定了不同遮阴环境中光合有效辐射(P)以及蓝光(B)、红光(R)在光合有效辐射中所占的比例。然后,将生长一致的某种盆栽植物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置于阳光直射、建筑遮阴和冠层遮阴环境中生长数周,测定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结果如表所示。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环境条件 光合有效辐射(P) (μmol· m-2·s-1) 蓝光比例 (B/P) 红光比 例(R/P) 叶绿素a含量(mg·g-1) 叶绿素b含量(mg·g-1)
阳光直射 10 500 0.25 0.39 1.21 0.28
建筑遮阴 1 160 0.36 0.29 1.45 0.39
冠层遮阴 800 0.33 0.27 1.58 0.45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后A→B→C三组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及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B、C组植物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之比更适应遮阴环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叶绿素含量上升;有利于提高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适应遮光 
环境
B、C组叶绿素a/叶绿素b的值小于A组,叶绿素b在蓝光下吸收峰值大于叶绿素a,有利于在遮阴环境中利用蓝光进行光合作用 
(2)将实验后的A、B、C组植物同时置于建筑遮阴环境中,三组植物叶绿体中生成ATP和NADPH最多的是__________组。
(3)将一定数量的实验后的B组植物分别置于阳光直射、建筑遮阴和冠层遮阴环境中,进行同样时长的光合作用,取叶片作脱色处理,在碘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观察,着色最深的是处于__________环境中的叶片。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C 
阳光直射 
(4)植物体一些新生的嫩叶经常会遇到被其他叶片部分遮挡的情况。研究发现光照会引起图中被遮挡嫩叶叶柄左侧生长速率加快,叶柄向右弯曲,这种生理反应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减少叶片之间的相互遮挡,增大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积累更多光合产物,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合理即可)
[解析] (1)实验后A→B→C三组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上升,有利于植物吸收光能,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适应遮光环境。在遮阴环境中,光合有效辐射降低,蓝光所占的比例增大,红光所占的比例减小,B、C组叶绿素a/叶绿素b的值小于A组,而叶绿素b在蓝光下吸收峰值大于叶绿素a,有利于在遮阴环境中利用蓝光进行光合作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2)将实验后的A、B、C组植物同时置于建筑遮阴环境中,由于C组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大于A组、B组的,故C组植物吸收、利用的光能较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较多。
(3)将一定数量的实验后的B组植物分别置于阳光直射、建筑遮阴和冠层遮阴环境中,进行同样时长的光合作用,由于阳光直射条件下的光照强度最大,故阳光直射条件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最多,叶片经脱色处理后,在碘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着色最深。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4)根据题意,光照会引起图中被遮挡嫩叶叶柄左侧生长速率加快,叶柄向右侧弯曲。叶柄向右侧弯曲,可减少叶片之间的相互遮挡,增大嫩叶叶片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提高了对光能的利用率;同时有利于积累更多光合产物,从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