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0 19:53:5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同步练习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相关背景有(  )
①此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各诸侯国为发展和壮大自身而极力招揽人才 ③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使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并带动了思想的革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百家争鸣”的出现,是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学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①②③都属其列。“诸子百家”中既有唯物主义思想,也有唯心主义思想,各种思想相互批驳,彼此融合,但不存在谁战胜谁的问题,排除④。
答案 B
2.如图是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会徽和吉祥物图案,它们传递出丰富的和谐主题。下列思想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仁者爱人
B.人之性恶
C.人性本善
D.以人为本
解析 “人之性恶”是荀子的人性论,这一主张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世界。
答案 B
3.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解析 题干提供的材料体现的是重视法律、严酷管理的思想,这是法家思想的典型概括。
答案 D
4.“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C.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解析 “涉世”“忘世”“出世”都是个人对社会关注或参与程度的高低。
答案 C
5.十二五规划决策时坚持把民生利益放前头,显示了沉甸甸的百姓分量(下图)。下列主张不能有效体现上述理念的是(  )
A.仁政
B.为政以德
C.兼爱、节用
D.克己复礼
解析 “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思想,意思是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体现了孔子思想中保守的方面,D项不符合题意,A、B、C三项都能体现重视民生的意思。
答案 D
6.“爱是世界最美丽的语言。”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仁”注重(  )
A.调节人际关系
B.倡导重义轻利
C.讲求实际功利
D.区分等级名分
解析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是有差别的“爱”,而墨子的“兼爱”是无差别的“爱”,没有等级名分之分。
答案 D
7.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  )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
解析 孟子的言论强调的是人要经得住富贵的诱惑,贫贱的挫折和武力的威吓,即注重人的气节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答案 A
8.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诸子百家思想观点的认识和理解。甲生强调穿衣要顺乎自然,与道家主张相符;乙生强调穿衣要讲求身份、地位,与孔子所追求的“礼”相吻合;丙生反对浪费,与墨家主张相符;丁生主张遵从规定和制度,符合法家主张。
答案 B
9.韩非子指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外,不为惠法之内……”这里,他强调的是(  )
A.君主制定法律
B.法律受制于君权
C.法律的权威性
D.君臣均受法律制约
解析 材料意思是:明君统治天下,群臣(犯法)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也不能(因受宠)受到超越法律的恩惠,强调的是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
答案 C
10.《道德经》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解析 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关键词“无为”“好静”“无欲”等可判断,这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A项属于儒家思想,B项是法家思想,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11.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解析 材料意思是:统治者要用“礼”“义”“信”的手段对人民进行治理,以使人民对统治者恭敬、服从,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民本思想是以民为本、关注民生,这显然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答案 B
12.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 由材料信息判断,该学派否定贵族政治,并把自己的理论用于政治建设的实践中,压制知识分子(文化专制),抑制商业,符合法家的理论特点。儒家主张“礼”(贵族制度),重视知识分子,排除A项;道家倡导“逍遥”的人生态度,不重视实践,排除B项;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不会蔑视商人,排除C项。
答案 D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袁行霈、严文明等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材料一中“诸子”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作者推崇墨家的哪一主张?又认为法家的主张中存在着怎样的不足?
(3)据材料三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解析 第(1)问“诸子”的含义回忆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应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三个方面回答。第(2)问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第(3)问的历史影响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 (1)含义: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学兴起,“士”阶层的崛起。
(2)儒学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维护君臣、长幼秩序)。墨家“强本节用”。法家“严而少恩”。
(3)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克己复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以上材料均引自《论语》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材料四 在中国的王道(儒家思想),看上去虽然好像是和霸道(法家思想)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孔子所说的“礼”的实质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解析 第(1)问从“克己复礼”可知,孔子希望退回到西周分封制的时代,因此其政治倾向是维护奴隶制度;“礼”即指周礼,即奴隶制统治秩序。第(2)问应从二者阶级立场和治国手段的角度分析异同点。第(3)问要说明鲁迅其实道出了儒法两家思想的阶级实质。
答案 (1)维护奴隶制度。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2)同:都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案。异: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3)法、儒两家思想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人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