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基础课时固基练(12) 氯气的性质及应用--2026版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基础课时固基练(12) 氯气的性质及应用--2026版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5:09:24

文档简介

基础课时固基练(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B C D B B B C B A B C D C
11.(1)Cl2 NaClO NaCl HClO HCl (2)Cl2+2NaOH===NaCl+NaClO+H2O NaClO+HCl===NaCl+HClO 2HClO2HCl+O2↑
17.(1)Cl2 (2)H+ (3)HClO (4)H+ HClO (5)Cl- (6)O2 增强 (7)Cl2、ClO-、HClO
18.(1)Cl2、H2O、HClO  2HClO2HCl+O2↑
(2)NaOH溶液 Cl2+2OH-===ClO-+Cl-+H2O
(3)氯气在瓶内产生较大压强,增大了氯气的溶解度 瓶内产生过多的氯气,瓶内压强过大会使锥形瓶A的橡胶塞弹开
(4)打开活塞2,关闭活塞1,用鼓气球向锥形瓶A中鼓入空气
1.C [液氯成分为Cl2,氯水(新制)成分为Cl2、HCl、HClO、H2O,液氯无漂白性、无酸性,氯水(新制)有漂白性和酸性,液氯溶于水得氯水,故选C。]
2.B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单质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Cu与Cl2反应可获得CuCl2,A不符合题意;Fe与Cl2反应可获得FeCl3,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Na与Cl2反应可获得NaCl,D不符合题意。]
3.B [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躲到地势较高处,A项错误,B项正确;NaOH具有强腐蚀性,C项错误;Cl2随风飘散,应逆风跑开,D项错误。]
4.C [红热的铜丝在Cl2中剧烈燃烧,生成CuCl2,现象为生成棕黄色的烟,A项正确;钠在Cl2中燃烧,生成NaCl,现象为生成白色的烟,B项正确;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生成HCl,HCl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白雾,C项错误;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见光易分解,生成HCl和O2,D项正确。]
5.D [A项,由于氯水中存在HCl,则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表现出酸性,即H+的性质;B项,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溶解在水中使其水溶液呈浅黄绿色;C项,能发生反应HCl+AgNO3===AgCl↓+HNO3,表现出Cl-的性质;D项,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是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与HCl没有关系。]
6.B [次氯酸酸性弱于碳酸,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光照易分解,导致漂白粉失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2HClO+CaCO3、2HClO2HCl+O2↑,选项B符合题意。]
7.B [当打开B时,干燥的氯气直接进入试管C,干燥的Cl2无漂白作用,C中红色布条不褪色;当关闭B时,Cl2先进入D瓶,C中红色布条褪色,说明得到了漂白性物质。通过浓硫酸,C中红色布条不褪色,通过NaOH溶液和NaBr溶液,Cl2均被吸收,故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若通过饱和NaCl溶液,进入试管C的是潮湿的Cl2,其中混有HClO,故能使红色布条褪色。]
8.B [氯气不便于保存和运输,将气体转化为较稳定的固体物质,便于保存和运输,所以工业上将氯气制成漂白粉,A正确;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其中有效成分是Ca(ClO)2,其具有漂白性,而CaCl2不具有漂白性,B错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二者与空气中的CO2、水蒸气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原理相同,C正确;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得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D正确。]
9.C [久置氯水的溶质为HCl,AgNO3溶液与久置氯水、氯化钠溶液、新制氯水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A项不符合题意;酚酞溶液只能鉴别出氢氧化钠溶液,B项不符合题意;紫色石蕊溶液遇久置氯水显红色,遇氯化钠溶液显紫色,遇氢氧化钠溶液显蓝色,遇新制氯水先变红后褪色,故可以鉴别题给四种溶液,C项符合题意;饱和食盐水与题给四种溶液均不反应,无法鉴别,D项不符合题意。]
10.B [HClO具有漂白性,Cl2无漂白性,A项错误;HClO的漂白持久、稳定,将实验后的pH试纸加热不会恢复原来的颜色,C项错误;久置氯水的主要成分为HCl,无漂白性,D项错误。]
12.A [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中混有CaCO3[Ca(ClO)2+CO2+H2O===CaCO3+2HClO],与浓盐酸反应时会有CO2气体产生,而反应过程中带出的水及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氯气中会混有CO2、HCl、H2O。]
13.B [A项,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稀盐酸不能与MnO2反应生成Cl2,错误;C项,Cu在Cl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生成蓝绿色溶液,错误;D项,Cl2没有漂白性,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错误。]
14.C [根据题给信息,Na在Cl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2NaCl,NaCl为固态,故产生大量白烟,A正确;Cl2可与NaOH反应,故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可吸收剩余Cl2,防止污染空气,B正确;Na着火燃烧时火焰颜色为黄色,C错误;Cl2+2NaOH===NaCl+NaClO+H2O为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15.D [由题给化学方程式可知H2CO3的酸性比HClO的强,A项正确;由NaClO+HCl===NaCl+HClO可知,加入少量盐酸可增强NaClO溶液的漂白性,B项正确;由Cl2+H2O HCl+HClO可知,通入少量Cl2可增强NaClO溶液的漂白性,C项正确;“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而不是Ca(ClO)2,D项错误。]
16.C [增加的3.55 g就是Cl2的质量。当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为3.55 g时,对应的另一反应物的质量:
0.9 g P可与Cl2反应生成PCl3与PCl5的混合物,使质量增加3.55 g,Mg~Cl2,m(Mg)=1.2 g,2Al~3Cl2,m(Al)=0.9 g,2Fe~3Cl2,m(Fe)≈1.87 g。]
17.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有Cl2、HClO、H2O、H+、Cl-、ClO-和OH-。
(1)含有Cl2,使溶液呈现黄绿色。(2)滴入Na2CO3溶液有气体生成,证明溶液呈酸性,含H+。(3)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水中含有HClO。(4)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新制氯水中,溶液呈红色,说明有H+存在,很快褪色,则是因为HClO起漂白作用。(5)向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氯水中有Cl-。(6)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放出O2,并生成HCl,由于HClO为弱酸,而HCl是强酸,故溶液酸性增强。(7)氯水中的Cl2、ClO-、HClO具有氧化性。
18.(1)在新制氯水中的分子有Cl2、H2O、HClO;因为HClO见光易分解生成O2和HCl,所以需要临时配制,化学方程式为2HClO2HCl+O2↑。
(2)烧杯中的液体用来吸收多余的氯气,所以使用NaOH溶液;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
1 / 3基础课时固基练(12) 氯气的性质及应用
(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试卷共80分)
1.实验室为了使用方便,通常将氯气溶解于水中形成氯水或将其降温加压形成液氯来使用。下列有关这两种液体的实验描述都正确的是(  )
A.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布条褪色
B.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用这两种液体都可给自来水消毒
D.分别向这两种液体中投入几颗金属锌粒均有气泡产生
2.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单质和氯气直接反应获得的是(  )
A.CuCl2     B.FeCl2
C.FeCl3 D.NaCl
3.氯气有毒,毒气弹爆炸后,氯气随风飘散。能有效防御氯气的方法是(  )
A.躲到地势低洼处
B.躲到地势较高处
C.可用NaOH溶液浸湿的布捂住口鼻
D.可顺风跑开
4.(易错题)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
C.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在集气瓶口形成白色烟雾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
5.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产生(H+)
B.氯水呈浅黄绿色(Cl2)
C.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D.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6.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是(   )
A.吸收了氧气和水蒸气
B.吸收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C.漂白粉风化
D.漂白粉不稳定,见光分解
7.如图所示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若先打开B,从A通入干燥氯气,C中干燥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中干燥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浓硫酸
B.饱和NaCl溶液
C.浓NaOH溶液
D.浓NaBr溶液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氯气制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使其转变为较稳定、便于贮存的Ca(ClO)2
B.漂白粉中的Ca(ClO)2和CaCl2都具有漂白性
C.“84”消毒液与漂白粉的作用原理相似
D.工业上,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得
9.现有久置氯水、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新制氯水,可用来鉴别它们的试剂是(  )
A.AgNO3溶液
B.酚酞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D.饱和食盐水
10.(素养题)某同学在一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的氯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Cl2分子具有漂白性
B.该实验说明H+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
C.将实验后的pH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D.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同样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
11.(11分)A、B、C、D、E五种物质都含有元素X,这五种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已知X元素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由此推断这五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5分)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2.(易错题)漂白粉在生活、生产中用途广泛。已知浓盐酸和次氯酸钙能发生反应:+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①CO2 ②HCl ③H2O ④O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用下列装置制备或检验Cl2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Ⅰ         Ⅱ
Ⅲ         Ⅳ
A.Ⅰ图:若MnO2过量,浓盐酸可全部反应
B.Ⅱ图: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的气体约为10 mL(条件相同)
C.Ⅲ图:生成蓝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绿色
D.Ⅳ图: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14.“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作如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吸收氯气时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15.已知NaClO溶液与CO2能发生如下反应:NaClO+H2O+CO2===NaHCO3+HCl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HClO比H2CO3的酸性弱
B.加入少量盐酸可增强NaClO溶液的漂白性
C.通入少量Cl2可增强NaClO溶液的漂白性
D.“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可用于消毒
16.0.9 g某元素的单质与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3.55 g,则这种元素可能是(已知Cl2和P反应生成PCl3和PCl5的混合物)(  )
①P  ②Mg  ③Al  ④Fe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9分)为探究新制氯水的成分及其中某些微粒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观察氯水颜色,发现氯水呈黄绿色,证明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1分)
(2)向氯水中滴入碳酸钠溶液,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是________。(1分)
(3)在盛有氯水的试管中加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是____________。(1分)
(4)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新制氯水中,溶液呈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过一会儿,溶液的颜色褪去,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2分)
(5)向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是________。(1分)
(6)氯水经光照后,颜色逐渐消失,并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溶液的酸性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2分)
(7)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8.(15分)氯水是实验室常需临时配制的一种试剂。图甲所示的是实验室配制氯水时的一种常用装置,图乙是某化学实验小组自行设计的一种配制氯水的装置(图中的鼓气球是一种具有气体单向阀,可用于向瓶中鼓入空气的仪器)(已知常温下KMnO4固体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
图甲       图乙
(1)新制氯水中含有七种微粒,其中的分子为________(填化学式);需临时配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分)
(2)图甲所示装置中,烧杯内的液体为___________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用图乙所示装置配制氯水时,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2,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打开活塞1,将少量浓盐酸注入大试管内。
②关闭活塞1,盖上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浓盐酸和大试管内的高锰酸钾粉末反应产生氯气。
③轻轻摇动锥形瓶A,使氯气不断溶入水中。
用图乙装置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饱和氯水。除了在摇动过程中增大了气体和水的接触面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应分数次加入试管内。若一次加入太多的浓盐酸,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配制氯水完成后,不必拆卸装置即可从锥形瓶A中取用少量氯水,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