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基础课时固基练(23) 元素周期律--2026版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基础课时固基练(23) 元素周期律--2026版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5:09:24

文档简介

基础课时固基练(23)
1 2 3 4 5 6 7 8 9
A C D A C A C C
7.(1)-2 R2O5 (2)< < < > 
(3)C  CO CO2
10.(1)同周期 (2)试管 酒精灯 烧杯
(3)B F A C D E
①Mg+2H2OMg(OH)2+H2↑  ②Cl2+Na2S===S↓+2NaCl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束缚能力增强,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1.A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B>C>N>H,故A正确。]
2.C [A.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大,但不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故A错误;B.元素的原子半径属于元素的性质,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的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故B错误; C.由原子的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故C正确;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的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故D错误。]
3.D [A.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故A错误;B.在第一周期,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从1到2,故B错误; C.元素的最低负价是-4价,故C错误;D.元素周期律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规律,故D正确。]
4.A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该元素是铝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3价,故选A。]
5.C
6.A [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Na>Mg>Al,故A错误; B.同周期从左往右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所以热稳定性:HCl>H2S>PH3,故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iNa>CO2,故D正确。]
7.(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其最低负化合价为-2;某元素R与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该氢化物中R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其最高正化合价为+5价,则其最高价氧化物为R2O5。(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同一周期元素,其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其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非金属性PI,所以酸性:H3PO4HI。(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4、次外层电子数为2,为C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能与氧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O、CO2。
8.C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半径:S>Cl,故A正确;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则非金属性:S9.C [根据B、C的化合价及原子半径可知,其分别是C(碳)、Si。B、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则A、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由题意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5和6,再结合原子半径可知A、D分别是S、N。四种元素都有+4价,A项正确;C(碳)在高温条件下可以从SiO2中置换出Si,B项正确;C(碳)、Si的最高价含氧酸都是弱酸,C项错误;S的非金属性强于Si,故H2S的热稳定性强于SiH4,D项正确。]
1 / 2基础课时固基练(23) 元素周期律
(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试卷共50分)
1.美国化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液态储氢材料——硼氮-甲基环戊烷。该材料能在室温下工作,适用于由燃料电池提供能量的便携式设备。组成该新材料的各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硼 B.氮
C.氢 D.碳
2.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3.关于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B.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C.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从-7到-1重复出现
D.元素周期律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规律
4.某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比M层电子数多5个,(M层电子数大于0),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
A.+3 B.+4
C.+5 D.+6
5.原子序数为11~17号的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的是(  )
A.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6.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NaB.热稳定性:HCl>H2S>PH3
C.酸性强弱:H2SiO3D.熔点:NaCl>Na>CO2
7.(10分)(1)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其最低负化合价为________,某元素R与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分)
(2)下列各题中有关物质的比较,请用“>” “<” “=” 填空。(4分)
酸性:H3PO4________HNO3,H2SO4____________HClO4 
热稳定性:CH4________NH3,HCl____________HI
(3)1~18号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能与氧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4分)
8.有关硫和氯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半径:S>Cl
B.非金属性:SC.酸性:H2SD.稳定性:H2S9.现有A、B、C、D四种原子序数小于18的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在化合物中,这四种元素的常见化合价均有多种,但有一种相同的化合价。其部分性质如表所示:
元素 A B C D
原子半径/pm 104 77 117 70
最高化合价或最低化合价 -4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四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具有一种相同的化合价,即+4价
B.高温下,B可以从C的氧化物中置换出C的单质
C.四种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均为强酸
D.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A>C
10.(16分)(素养题)某同学在研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________元素性质递变规律。(1分)
(2)实验用品:
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的氯水、新制的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3分)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①②的化学方程式及此实验的结论)
实验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实验现象 (填A~F)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
(4)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