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案
课标点击
(一)课程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二)目标分解:
1.掌握董仲舒儒学思想的内容、特点,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2.知道汉武帝尊儒的措施,了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课前预览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
1.汉初采用道家“__________”思想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无为而治)
2.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汉武帝加强________、巩固统一的需要。(中央集权)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1.思想来源:以____________思想为基础,糅合道家、__________、阴阳五行家思想而形成。(儒家、法家)
2.主要内容:
(1)提出“春秋________”和“________,独尊儒术”(针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大一统、罢黜百家)
(2)宣扬“________”并提出“天人合一”和“________”(加强君权需要)。(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3)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_________”。(三纲五常)
应用思考:
董仲舒是如何改造儒学以适应时代需要的?
提示:针对当时的王国问题和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为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而提出“三纲五常”。
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政治方面:重用儒者参与国政;儒家学说作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主要标准。
(2)教育方面:将儒家经典“________”规定为教科书;兴办中央________与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五经、太学)
2.影响:
(1)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________。(正统思想)
(2)儒家思想逐渐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
应用思考:
汉代儒学是怎样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
提示: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改造,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建立了一个“儒表法里”的适应了当时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新思想体系。汉武帝在思想上全面肯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在政治上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政;在教育方面兴办大学和郡国学校,使天下文人都学习儒家经典,提高儒学的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有人认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
提示:有道理。秦朝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
互动释疑
一、如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
方法点拨: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要结合当时的现实和内容,剖析其实质、特点和影响。
精讲阐释:(1)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增强了儒家思想的生命力。
(2)
从实质看:“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
(3)从特点看:①“君权神授”思想神化了专制皇权。②外儒内法,兼采各家。③
“天人感应”思想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实际上也是先秦儒学民本、仁政、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从目的和影响来看: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成为正统思想。
特别提示: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体现了儒学的包容性,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应用示例:
1.《汉书·董仲舒传》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再现能力。根据信息“道、教化、正法度”可知董仲舒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等思想,B项正确;A项在题干没有体现;三教合一是指儒道释三家,C项错误;董仲舒是对传统儒家进行改造,D项错误。
答案:B
二、如何认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方法点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因为董仲舒的新儒学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本质上是一种专制主义文化政策。
精讲阐释:(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完全排斥其他学派思想,而是把儒家思想作为其统治的主导思想加以扶植。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新儒学以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巩固国家统一,实质上是思想文化的专制。
(3)评价:①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由此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②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确立了在统治思想上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③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
特别提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加强专制集权的思想文化措施,体现了治国思想趋向成熟。
应用示例:
2.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给儒学带来的影响是( )
A.儒学功利化
B.儒学思辨化
C.儒学理论化
D.儒学宗教化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说明指儒家学者地位提高,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重视儒学的道德教化功用,由此很多士人凭借儒学入仕,由此可以看出士人政府给儒学带来的影响是儒学的日渐功利化,故A项正确。
答案:A
课堂点睛
关键信息
一个主题
儒学成为正统
两位人物
董仲舒、汉武帝
四大内容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本课要旨
1.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系列措施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