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重点突破练(四) 植物生长素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 ③产生部位就是作用部位 ④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⑤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⑥化学本质是有机物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⑥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A [植物激素由植物的一定部位产生,能由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③错误;植物激素是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起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①④正确、②错误;目前还没发现蛋白质类植物激素,⑤错误、⑥正确。]
√
2.拜尔将胚芽鞘尖端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
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只能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为胚芽鞘不生长
D.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D [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即不能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A错误;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也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哚乙酸,B错误;拜尔的实验没有设置空白对照组,通过相互对照,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错误;因为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所以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3.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
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
C.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D [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部位并积累,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生长,从而表现出顶芽优先于侧芽生长的现象。摘除顶芽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逐渐降低到适宜的浓度,顶端优势解除,A、B叙述正确。高浓度生长素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植物的生长,是通过调节与乙烯合成有关的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C叙述正确。同种植物的根、芽、茎几种器官中,根对生长素最敏感,茎对生长素最不敏感,D叙述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4.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B.在太空中,横向放置的植物的根不会表现出向地弯曲生长的特性
C.如果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尖端的胚芽鞘的正中,并给予单侧光照射,生长素会在琼脂块中进行横向运输
D.在存在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极性运输会受到抑制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C [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A正确。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横向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征,但能进行极性运输,B正确。生长素进出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光照不会使生长素在琼脂块中进行横向运输,C错误。极性运输以主动运输形式进行,在缺氧或有呼吸抑制剂存在的条件下,能量供应不足,主动运输会受到抑制,从而使极性运输受到抑制,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5.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
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
A.生长素对这两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B.若植物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点对应浓度,则背光侧的浓度一定在d点~e点对应的浓度范围内
C.植株倒伏一段时间后,根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应大于c点的对应浓度
D.该植物根比茎对生长素敏感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B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生长素都能促进根、茎生长,而当大于一定浓度时,对根、茎生长都有抑制作用,说明生长素对这两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茎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生长较快,若植物茎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对应浓度,则背光侧浓度为b点~e点对应浓度范围(不包括b、e两点),B错误;植株倒伏一段时间后,由于重力的作用,生长素由根的远地侧向根近地侧运输,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故近地侧的生长受到抑制,即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c点对应浓度,C正确;分析题图可知,该植物根比茎对生长素敏感,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6.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
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
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背光侧,IAA的含量低于乙侧和
对照组
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C [甲为背光侧,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A错误;由图可知,对照组的胚芽鞘可以生长,B错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既不能感受光刺激也没有生长素来源,所以既不生长也不弯曲,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C正确;单侧光处理会使IAA先发生横向运输,再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7.已知植物存在顶端优势现象,在将如图所示的茎剪断一段时间后,本来已经停止生长的侧芽又开始生长。在顶芽中合成并向下运输的生长素和这一现象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A.将茎剪断,一段时间后侧芽开始生长的原因可能是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
B.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时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
C.剪断茎前,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至侧芽,侧芽不合成生长素
D.若在剪断的茎处涂抹大量的生长素,侧芽的生长不会受到抑制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A [剪断茎一段时间后侧芽开始生长,原因是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从而促进了侧芽的生长,A正确;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B错误;剪断茎前,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可向下运输至侧芽,但侧芽也会合成生长素,从而使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C错误;若在剪断的茎处涂抹大量的生长素,涂抹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侧芽的生长会受到抑制,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8.(多选)下列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都是激素调节
B.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和动物体内的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同
C.生长素和生长激素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D.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BD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是神经调节,A错误;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动物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的,无专门的分泌器官,C错误;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一定部位的活细胞产生的,动物激素是特定的内分泌腺(或细胞)产生的,故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9.(多选)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图2表示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顶部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图1 图2
A.当琼脂块中含有的生长素浓度为b时,α最小
B.生长素浓度高于c时,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C.当生长素浓度大于b小于c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逐渐变小
D.据图1分析,生长素浓度小于b时促进生长,大于b时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
CD [当琼脂块中含有的生长素浓度为b时,左侧生长最快,α最小,A正确;生长素浓度小于c时,促进胚芽鞘生长,等于c时,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大于c时,会抑制胚芽鞘生长,B正确;当生长素浓度大于b小于c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变弱,α逐渐变大,C错误;生长素浓度大于b但小于c时,仍为促进生长,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0.(多选)图甲是一株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生长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甲 乙
A.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植物弯向右侧生长,未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如将该植物倒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地生长,⑧处的生长素浓度高于⑦处
C.切除①,在①处放置一块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侧芽②的生长依然被抑制,说明顶端的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能通过主动运输到达②处
D.浓度为10-8mol·L-1的生长素对该植物芽和茎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对根的作用是抑制生长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
AC [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植物弯向右侧生长,是因为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长得快,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长得慢,植物的向光性体现出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未能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如将该植物倒向左侧水平放置,受重力影响,生长素由⑧处向⑦处运输,⑦处的生长素浓度高于⑧处,根对生长素敏感,⑦处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⑧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因此根将向地生长,B错误。切除①,在①处放置一块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侧芽②的生长依然被抑制,②处生长素浓度依然较高,说明顶端的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还可以通过极性运输的方式运输到②,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C正确。由图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0-8 mol·L-1时,对该植物根、芽、茎的作用均是促进生长,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1.(多选)如图所示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A.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
B.b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小
C.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可能会抑制d点对应细胞的生长
D.a点的生长素浓度较高是b、c点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致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BD [生长素主要在芽、幼嫩的叶、发育中的种子等生长旺盛的部位合成,A正确;a点是芽尖分生区部位的细胞,b点是芽尖下部伸长区细胞,与a点相比,b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大,B错误;d点细胞是根细胞,根细胞对生长素比芽敏感,若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因为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d点对应细胞的生长,C正确;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只能从a点向b、c点运输,不能倒过来,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二、非选择题
12.(10分)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3组植株均切除顶芽。乙组植株的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的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的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生长受抑制;乙组__________;丙组__________;丁组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抑制___________。
(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对侧芽生长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生长
生长
生长受抑制
顶芽
侧芽的生长
琼脂块
没有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侧芽发育受到抑制,而顶芽优先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__________。
生长素
较高
两重性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解析]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经过处理后的4组植株中,由于甲组植株和丁组植株的顶端依然有生长素的存在,故对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为生长受抑制。而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相当于顶端没有生长素的存在,故对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为生长。(2)通过甲组与乙组的对照,单一变量为顶芽,故得出顶芽抑制了侧芽的生长。(3)通过乙组和丙组的对照,单一变量为琼脂块,故得出琼脂块对侧芽生长没有影响。(4)通过丙组和丁组的对照,单一变量为生长素,故得出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5)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较多,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这种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特点,即两重性。
13.(14分)图甲表示植物横放之后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甲 乙
(1)若图甲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m,则B处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的向地性生长能否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____(填“能”或“不能”)。由图乙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定相同”“一定不同”或“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器官的___________(填“幼嫩”或“成熟”)部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否受光照影响?________(填“是”或“否”)。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大于m且小于n(或m~n)(4分)
能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幼嫩
否
(3)某实验小组为证明茎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抑制了侧芽的生长,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把下列实验补充完整:
①正常的植株,不做处理,观察侧芽的生长情况。
②去除顶芽,在顶端放置一个________________琼脂块,观察侧芽的生长情况。
③去除顶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侧芽的生长情况。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含生长素的
在顶端放置一个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4分)
[解析] (1)在图甲中,当植物横放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会向近地侧运输,导致近地侧(B、D处)生长素的浓度高于远地侧(A、C处)。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低,因此对于根而言,近地侧(D处)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远地侧(C处)低浓度的生长素则促进生长,根表现为向地性生长;对于茎而言,近地侧(B处)高浓度的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强于远地侧(A处),茎表现出背地性生长。综上分析,若图甲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m,则B处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m且小于n(或m~n)。根的向地性生长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分析图乙可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2)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为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可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器官的幼嫩部位,而且不受光照等外界因素的影响。(3)为通过实验证明茎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则自变量为有无顶芽、是否补充外源生长素,因变量是侧芽生长情况,所以需要设置3组实验。依据实验设计遵循的对照原则和题干中给出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可推知,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补充完整的实验步骤:①正常的植株,不做处理,观察侧芽的生长情况。②去除顶芽,在顶端放置一个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观察侧芽的生长情况。③去除顶芽,在顶端放置一个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观察侧芽的生长情况。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