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专题4 第三单元 基础课时22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课件--2026版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专题4 第三单元 基础课时22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课件--2026版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5:0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基础课时22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学习 任务 1.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并认识利用化学知识避免污染环境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核心素养。
2.了解化工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
必备知识 自主预习储备
一、自然界中的硫循环
1.转化途径
矿物通过风化分解、燃烧、火山爆发等方式释放出_____、_____等气体,这些气体有些进入大气,有些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溶入河流或海洋,还有些则被土壤中的硫化细菌吸收。
2.过度排放的危害
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SO2过度排放,影响了自然界中硫的循环,造成了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问题,留下了许多惨痛的教训。
SO2
H2S
亚硫酸盐
硫酸盐
酸雨
土壤酸化
想一想 自然界中的硫循环涉及了哪些价态?
[提示] 自然界中的硫循环涉及了-2价的硫化物、0价的硫单质、+4价的SO2或亚硫酸盐、+6价的硫酸盐。
二、酸雨及其治理
1.SO2的主要来源、危害与防治
SO2
来源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和某些含硫的金属矿物的燃烧或冶炼
危害 引起大气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呼吸道疾病;形成硫酸型酸雨
SO2
防治 (1)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核能等);(2)研究含硫燃料的脱硫技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SO2的排放;(3)加强工厂废气的处理或回收利用;(4)健全法律法规,严格规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2.酸雨的形成
(1)酸雨: pH<______的降雨。
(2)硫酸型酸雨形成的主要反应:
5.6
3.酸雨的危害
湖泊______、土壤贫瘠、森林大面积死亡、饮用水中________元素含量增加。
4.酸雨的防治措施
(1)消除________,研究开发________(如太阳能、核能、氢能)。
(2)对含硫燃料进行______处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并对生产中的二氧化硫废气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
(3)对含SO2的废气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用石灰乳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O。
酸化
重金属
污染源
新能源
脱硫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硫可以在自然界中循环,所以不必担心排放SO2会造成环境问题。 (  )
(2)酸雨的pH<7。 (  )
(3)酸雨的形成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  )
×
×

三、空气质量评价
1.空气质量指数
(1)根据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空气质量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就越小。
(2)质量指数最大的污染物被确定为首要污染物,首要污染物的质量指数即为该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
细颗粒物(PM2.5)
可吸入颗粒物(PM10)
二氧化硫
2.认识雾霾
(1)大量极细微的颗粒物均匀地悬浮在空中,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雾滴,使空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这种空气混浊现象叫作雾霾。
(2)根据颗粒物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细颗粒物(PM2.5,直径
小于2.5 μm)
可吸入颗粒物(PM10,直径小于10 μm)
3.大气污染防治
(1)企业必须转变能源结构,坚持绿色发展,控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2)政府要提高污染排放标准,社会各界要大力监督,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想一想 空气质量指数中不包括空气中CO2的含量,为什么?
[提示] 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所以空气质量指数中不包括CO2的含量。
关键能力 情境探究达成
[情境素材]
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钙、镁会流失,所以长期酸雨天气会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改变土壤结构,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影响植物正常生长。酸雨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农作物大幅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34%,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与防治
酸雨使大豆、蔬菜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产量下降。此外,酸雨还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损坏建筑物。酸雨使建筑材料变脏、变黑,影响城市市容和城市景观,被人们称为“黑壳”效应。
[合作探究]
1.如何治理酸雨地区已经酸化的土壤和湖泊?
[提示] 治理酸化的土壤和湖泊,可以根据酸化程度向土壤和湖泊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降低其酸性。
2.由SO2溶于雨水形成的酸雨,长时间在空气中放置,酸性将如何变化?
[提示] SO2溶于雨水形成H2SO3,在空气中久置,H2SO3会被氧气氧化生成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3+O2===2H2SO4,故酸性增强。当H2SO3被完全氧化后,pH不再改变。
3.酸雨有哪些危害?
[提示] 酸雨流入江河湖泊,导致鱼类难以生存,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酸雨渗透至土壤中,使土壤中钙、镁、磷等营养元素溶出而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植被遭到破坏,危害农作物生长;酸雨还能加快桥梁、雕塑等建筑物的腐蚀,许多文物古迹因此遭到严重破坏。
[归纳总结]
1.酸雨的防治
(1)首先要从消除污染源着手,开发能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核能等),这既有利于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这一有限的资源,又能从根本上防止酸雨的产生。
(2)利用物理及化学方法对含硫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处理,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3)对燃煤、工业生产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硫废气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
如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SO2+CaO===CaSO3,2CaSO3+O2===2CaSO4(形成煤渣)。
含有SO2的尾气用氨水吸收:(一种化肥)。
石灰水—石膏法吸收SO2:SO2+Ca(OH)2===CaSO3↓+H2O,2CaSO3+O2===2CaSO4(形成石膏CaSO4·2H2O)。
(4)健全法律法规,严格规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2.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
(1)酸雨主要是由硫的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造成的,会使土壤、湖泊酸化并腐蚀建筑物等。
(2)臭氧空洞主要是由氮氧化物和氟氯代烃等的排放引起的,会使太阳对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量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等。
(3)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大气中CO2含量的不断增加造成的,会使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4)白色污染是由难降解塑料的大量使用和随意丢弃造成的,它会破坏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等。
(5)赤潮和水华是由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及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造成的,会导致藻类过度繁殖,鱼类死亡,水质恶化等。
[能力达成]
1.酸雨被称为“天堂的眼泪”,会造成水土酸化、加速建筑物腐蚀等危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酸雨是指pH<7的雨水,酸雨长时间放置,酸性变强
B.SO2的过度排放是形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原因
C.使用新型能源不会对酸雨的防治产生效果
D.酸雨不会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任何影响

B [pH<5.6的雨水叫酸雨,A错误;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SO2的过度排放引起的,B正确;减少酸雨发生的措施有使用脱硫煤、使用新型能源等,C错误;酸雨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D错误。]
2.酸雨是对pH小于5.6的降水的统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SO2溶于水,最终形成酸雨
B.空气中的烟尘在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是造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原因
D.为了减少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必须减少SO2的排放量,对含硫燃料进行脱硫处理

C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引起江河湖泊污染,而硫酸型酸雨是由SO2引起的。]
学习效果 随堂评估自测

1.下列做法不能防治大气污染的是(  )
A.提高燃烧效率,安装除尘设备,保持路面清洁
B.使煤转化为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
C.植树造林,减少裸地面积
D.提高烟囱的高度
D [A、B、C项可减少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植物可以吸收多种大气污染物,使大气净化。D项,提高烟囱的高度仅能使地表污染降低,但污染物的量没有减少。]

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汽车排出大量的尾气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B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会产生大量硫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汽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符合题意。]

3.空气质量指数(AQI)是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指标,AQI数值越小,空气质量越好。AQI中涉及的污染物肯定不包括(  )
A.N2 B.SO2
C.NO2 D.可吸入颗粒物
A [SO2、NO2、可吸入颗粒物是污染物,N2、CO2等不属于污染物。]
4.(1)下列气体的排放容易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CO2 B.SO2
C.N2 D.CO
B
(2)某实验小组采集硫酸型酸雨样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次测定该样品的pH,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测定时间/h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2 4.56 4.55 4.55
酸雨样品放置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pH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H2SO3+O2===2H2SO4
(3)为减少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C
[解析] (1)SO2排放到大气中易形成酸雨。(2)酸雨样品放置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pH变小,是由于酸雨中的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H2SO4,H2SO4是强电解质,可电离出更多的H+。(3)增加烟囱的高度时SO2的总排放量不变,不能减少酸雨的产生;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不能减少酸雨的产生。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自然界中的硫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基础课时固基练(22)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试卷共40分)
A.①和②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B.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SO2的排放
C.含硫有机物和含硫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D.SO2只具有还原性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D [①中SO2被氧化为,②中的岩石中硫以金属硫化物或硫单质的形式存在,火山爆发时硫元素被氧化为SO2,A正确;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SO2的排放,B正确;动植物遗体、碎屑、排出物中的硫元素能转化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中的有机物,化石燃料燃烧时硫元素会转化为SO2进入大气,动植物遗体、碎屑、排出物中的硫元素也可以被细菌等分解转化为进入土壤或水体中,SO2、被吸收后又可转化为有机物,从而实现了含硫有机物和含硫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C正确;SO2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D错误。]

2.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呈酸性的雨水都称为酸雨
B.酸雨的形成只与SO2的排放有关
C.煤的脱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酸雨的形成
D.为了不形成酸雨,应停止使用一切化石燃料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C [A.正常雨水中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也呈酸性,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故A错误;B.酸雨分为硝酸型酸雨和硫酸型酸雨,硝酸型酸雨的形成与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关,故B错误;C.利用石灰石等物质,使燃煤中的含硫物质最终转化为硫酸钙,达到脱硫的目的,减少SO2的排放,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酸雨的形成,故C正确;D.化石燃料是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不可能一点都不使用,应推广使用脱硫技术,大力开发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减少酸雨的形成,故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灰石在高温下可用于消除燃煤烟气中的SO2
B.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
C.二氧化碳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C [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高温时其可将SO2最终转化为CaSO4,A项正确;氨水过量,SO2与NH3·H2O发生反应可生成(NH4)2SO3,B项正确;正常雨水中溶解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硫可导致酸雨的形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4,C项错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烟尘等污染物,造成雾霾天气,D项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海水淡化技术以缓解淡水资源紧缺问题
B.燃煤中加入CaO主要是为了减少CO2气体排放
C.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D.研制高性能的耐磨轮胎,可以减少PM2.5等颗粒物的产生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B [A.研究海水淡化技术以缓解淡水资源紧缺问题,故A正确;B.燃煤中加入CaO主要是为了减少SO2气体排放,而不是减少CO2气体排放,故B错误;C.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故C正确;D.研制高性能的耐磨轮胎,可以减少PM2.5等颗粒物的产生,故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5.相对于火力发电厂,三峡工程的建成和使用有助于控制(  )
①氮氧化物的排放 ②酸雨的形成 ③臭氧空洞扩大 ④温室效应 ⑤白色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⑤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6.有人提出利用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冶炼铜的炉渣冶炼铁。黄铜矿冶炼铜的步骤大致可分为①富集,将硫化物矿石进行浮选;②焙烧,主要反应为2CuFeS2+4O2Cu2S+3SO2+2FeO(炉渣);③制粗铜,1 200 ℃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粗)+SO2;④电解精炼铜。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冶炼铜的炉渣可冶炼铁
B.不计损耗时,冶炼出6 mol Cu,共消耗15 mol O2
C.反应③中氧化剂只有O2
D.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尾气可造成酸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C [A.炉渣的主要成分为FeO,利用FeO可冶炼Fe,A正确;B.据反应过程可知6CuFeS2~12O2~3Cu2S~3O2~6Cu,故不计损耗时,冶炼出6 mol Cu,共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12+3) mol=15 mol,B正确;C.分析反应③中各种元素的价态变化可知,O2、Cu2O、Cu2S均作氧化剂,C错误;可造成酸雨,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7.某燃煤发电厂的废气中有SO2,它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处理SO2一般用生石灰或类似物质。如图是处理该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中既有分解反应,也有化合反应
B.CaSO4仅是氧化产物
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D.理论上整个过程每转移电子2 mol,会对应生成 1 mol CO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B [A.CaCO3受热分解成CaO和CO2,CaO和SO2反应生成CaSO3,CaSO3和O2反应生成CaSO4,所以过程中有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故A正确;B.CaSO3和O2反应生成CaSO4,CaS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C.此过程可以吸收SO2,减少酸雨的形成,故C正确;D.根据反应得关系式2CO2~O2,即每转移2 mol电子,会对应生成1 mol CO2,故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8.30 ℃时,酸性环境中,含硫天然气在
T.F菌作用下脱硫过程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脱硫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Fe2 (SO4)3
B.过程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2-===2Fe2++S↓
C.过程ii中每消耗1.12 L O2可脱去3.2 g S
D.天然气脱硫有利于控制酸雨的产生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D [A.从脱硫过程图可知,Fe2(SO4)3先被H2S还原成FeSO4,FeSO4又被O2氧化成,所以脱硫过程中不需要补充,故A错误;B.H2S 是弱电解质,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故B错误;C.本题未表明是否在标准状况下,故C错误;D.天然气若不脱硫,在燃烧过程中生成SO2引起酸雨,所以天然气脱硫有利于控制酸雨的产生,故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9.(8分)某工业烟气中含有CO、CO2、N2、SO2等气体,用Na2SO3溶液吸收并回收SO2的过程如图所示。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SO2的浓度:Ⅰ________Ⅱ(填“>”或“<”)。(1分)
(2)图示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1分)
(3)上述吸收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
Na2SO3
Na2SO3+SO2
+H2O===2NaHSO3 
(4)解吸过程需要加热,在这个过程中常伴有少量产生。
①证明产物中含的实验方法是取少量解吸后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2分)
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先加入过量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加热过程中(或)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
[解析] (1)烟气中含有CO、CO2、N2、SO2等气体,通过亚硫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相当于富集了二氧化硫,亚硫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因此SO2的浓度:Ⅰ<Ⅱ。(2)亚硫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硫、水和亚硫酸钠,因此可以循环利用的是Na2SO3。(3)亚硫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时发生反应:Na2SO3+SO2+H2O=== 2NaHSO3。(4)① 取少量解吸后的溶液, 先加入过量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产物中含。 或中S为+4价,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6价的硫,得到。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0.旅途中,处处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近年来环境治理卓有成效。有关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与目的不对应的是(  )
A.降低CO2排放,以减少酸雨形成
B.使用不含铅的汽油,以减少重金属污染
C.开发利用太阳能,以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对大气的污染
D.有机化工厂加装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挥发性有机物对大气的污染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A [A.酸雨是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降低CO2排放,不能减少酸雨的形成,故A错误;B.铅属于重金属,故不使用含铅的汽油,可以减少重金属污染,故B正确;C.化石燃料的废气中均含有CO2、SO2、NOx等气体,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可以降低大气中的CO2、SO2、NOx浓度,故C正确;D.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可减少挥发性有机物对大气的污染,故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1.(5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2分)
A.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形成稀硫酸
B.稀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
C.烟花爆竹燃烧产生的SO2和可吸入颗粒物均属于大气污染物
(2)某学习小组想检验某地区的雨水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设计实验:取少量雨水于试管中,加入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加入________ (填“BaCl2”或“”)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地区雨水中含有硫酸根离子。(2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C
BaCl2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业生产中通常在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进行脱硫处理,解决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的问题,完成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2__________+2CO2。(1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CaSO4
[解析] (1)A.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形成亚硫酸,故A错误;B.稀硫酸具有弱氧化性,不能用于杀菌消毒,故B错误;C.烟花爆竹燃烧产生的SO2和可吸入颗粒物均属于大气污染物,故C正确。(2)检验酸雨中硫酸根离子操作:取少量雨水于试管中,加入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地区雨水中含有硫酸根离子。(3)工业生产中通常在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进行脱硫处理,解决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的问题,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2CaSO4+2CO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