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9) 水盐平衡的调节
(本套共9小题,共45分。第1、2、4、5、7、8小题,每小题2分;第3小题9分;第6、9小题,每小题12分。)
题组一 水平衡的调节
1.下列有关水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外液的浓度越高,渗透压越低
B.大量出汗时应补充淡盐水以维持机体水盐平衡
C.下丘脑中存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可产生渴觉
D.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而增加尿量
2.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产生渴感
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3.(9分)如图为人体水盐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__,其合成部位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当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b产生的活动是__________。
(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产生兴奋;图中c表示__________,其位于__________。
(3)如果某人肾功能出现问题,不能从肾脏排出多余的钠离子,则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从而可能会产生__________的症状。
题组二 盐平衡的调节
4.下列关于醛固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当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以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B.醛固酮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C.醛固酮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D.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就是在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5.下列有关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醛固酮的分泌都受下丘脑的直接控制
B.大量出汗使体液流失,能进一步引起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
C.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部位和作用部位都不同
D.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
6.(12分)某“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为5克。保证每天正常的食盐摄入量有利于机体维持水盐平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经过______________系统进入内环境,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表现为__________(填“内流”或“外流”)从而产生兴奋。
(2)人体长期Na+和Cl-摄入不足,会造成水分子向细胞内流动,导致细胞__________,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同时,使血液中由__________(填器官)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减少,导致尿量__________。
(3)食物过咸,Na+和Cl-的浓度升高,会出现口渴现象。产生该现象的过程图解为______________(用箭头表示)。
7.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刺激后( )
A.在下丘脑部位产生渴觉,进而调节对水的摄入量
B.垂体后叶分泌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D.在下丘脑的调节下,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的量增加
8.不属于醛固酮分泌异常引起的不良反应是( )
A.K+在体内贮存,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B.Na+在体内贮存,造成水肿
C.腹泻丢掉大量的Na+,血压下降
D.肾小管排出K+过量,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9.(12分)肾小管和集合管主要通过水通道蛋白从管腔中吸收水分。抗利尿激素(ADH)可促进该过程。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过程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填“神经—体液”或“体液”)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刺激还可传递到__________,使人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2)若某原因使肾小管液的渗透压偏高,则会导致排尿量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从水通道蛋白的角度,结合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分析当抗利尿激素减少时,尿量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节渗透压平衡的过程中,除了上述的水调节过程,还存在盐平衡的调节。盐平衡调节过程主要需要肾上腺皮质产生的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参与,这种激素运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上所述,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1 / 3课时分层作业(9)
1 2 4 5 7 8
B D D B C C
3.(每空1分,共9分)(1)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 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2)渗透压感受器 渴觉中枢 大脑皮层 (3)升高 组织水肿(或全身浮肿)
6.(每空2分,共12分)(1)消化、循环 内流 (2)吸水膨胀 下丘脑 增加 (3)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
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神经—体液 大脑皮层(渴觉中枢) (2)增加 肾小管液的渗透压偏高将导致重吸收的水分减少,生成的尿液会增多(3分) (3)含水通道蛋白的囊泡经a过程与细胞膜融合减弱,水通道蛋白经b过程被回收(与细胞膜分离)增强,使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减少,重吸收的水减少(3分) (4)醛固酮 自由扩散 (5)尿量和尿的成分
1.人体细胞外液的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A错误;大量出汗时,机体排出部分水和无机盐,应补充淡盐水以维持机体水盐平衡,B正确;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C错误;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D错误。
2.人体水分丢失过多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渴感;由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增强,以减少水分随尿液流失,D项符合题意。
3.(1)题图中a为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b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当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b会减少对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图中c表示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3)如果某人肾功能出现问题,不能从肾脏排出多余的钠离子,则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能会引起组织液增多,出现组织水肿。
4.当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以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的平衡,A正确;醛固酮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故其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B、C正确;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D错误。
5.水平衡调节过程中抗利尿激素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受下丘脑的直接控制,而在盐平衡调节中,醛固酮的分泌不受下丘脑的直接控制,A错误;大量出汗使体液流失水分和钠离子,因而能进一步引起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B正确;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但它们的作用部位均为肾小管和集合管,C错误;摄入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多,醛固酮的分泌量减少,D错误。
6.(1)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经过消化系统吸收后,经循环系统进入内环境;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表现为内流,从静息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从而产生兴奋。(2)人体长期Na+和Cl-摄入不足,造成水分子向细胞内流动,导致细胞吸水膨胀,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同时,使血液中由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加。(3)当人体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Na+和Cl-的浓度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同时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这一过程的调节图解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
7.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渴觉在大脑皮层产生;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分泌的醛固酮的量应减少。
8.醛固酮分泌过少,K+会在体内贮存,心肌自动节律异常,A不符合题意;醛固酮分泌过多,Na+在体内贮存,造成水肿,B不符合题意;腹泻丢失Na+,不属于醛固酮的作用范围,C符合题意;醛固酮分泌过多,肾小管排出K+过量,心肌自动节律异常,D不符合题意。
9.(1)图示过程中由于饮水不足等原因导致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水盐平衡中枢兴奋,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了尿量的排出,使得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这一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产生渴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2)肾小管液中的水分经过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利用,如果肾小管液中渗透压偏高,则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的水分会减少,使得尿量增多。(3)据图分析可知,抗利尿激素可促进细胞中的含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增加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促进对水的重吸收。当抗利尿激素减少时,含水通道蛋白的囊泡经a过程与细胞膜融合减弱,水通道蛋白经b过程被回收(与细胞膜分离)增强,使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减少,重吸收的水减少,尿量增多。(4)盐平衡调节过程主要需要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醛固酮参与。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醛固酮的本质为固醇类,运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5)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