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0) 体温稳定的调节(含答案)--高中苏教版生物学选必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0) 体温稳定的调节(含答案)--高中苏教版生物学选必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5:10:28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10) 体温稳定的调节
(本套共10小题,共40分。第1~6、8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3分;第9小题12分;第10小题11分。)
题组一 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1.下列关于人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维持在37 ℃恒定不变
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C.人的体温维持依赖于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下表表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在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的产热量占人体热量的百分比,从表中数据不能推导出的结论是(  )
组织、器官 产热量所占百分比(%)
安静状态 运动状态
脑 16 1
内脏 56 8
骨骼肌 18 89
A.安静状态下还有其他组织、器官参与产热
B.运动状态下产热量比安静时多8%
C.安静状态下产热主要来自内脏
D.运动状态下产热主要来自骨骼肌
3.如图表示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都是恒温动物
B.甲是恒温动物、乙是变温动物
C.甲、乙都是变温动物
D.甲是变温动物、乙是恒温动物
题组二 体温的调节
4.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发热和寒战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战
C.寒战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5.下图为人的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主要依靠D、E和F散热
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可通过B→C→G完成调节
C.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细胞呼吸完成的
D.人的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6.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的皮肤血管内的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 ℃突然升至40 ℃;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然降至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B段,皮肤血管收缩,竖毛肌舒张
B.在AB段,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C.在AB段,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高
D.在BC段,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7.(多选)下列有关低温环境中健康机体出现的一系列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在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B.低温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C.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
D.寒冷刺激使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8.如图是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
B.图中①→③→④→⑤→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
D.最初的一小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
9.(12分)将室温(25 ℃)饲养的某种体温为 37 ℃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 41 ℃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结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_________,汗液分泌会_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的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_________。
(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_________,分解代谢会__________。
10.(11分)如图为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的部分生理变化过程(字母表示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人体产生冷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填字母),体温调节的中枢是__________(填字母),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时,信号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受到寒冷刺激时,C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激素__________(填序号)可作用于大多数细胞,这与细胞质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____有关。
(3)人在寒冷环境中更易集中精力、兴奋性也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饮水量相同的情况下,人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冬天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对C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能使C的代谢速率__________;另一方面能__________C的分泌功能。
(5)图中的E主要是指__________。在血糖调节方面,与④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______。
1 / 4课时分层作业(10)
1 2 3 4 5 6 7 8
A B B D A D AD D
9.(每空2分,共12分)(1)舒张 增加 (2)增加 (3)排除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 41 ℃引起的 (4)增加 增强
10.(每空1分,共11分)(1)B A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③ 受体(或糖蛋白) (3)甲状腺激素分泌较多,提高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汗液分泌较少 (4)提高 抑制 (5)肝脏 胰岛素
1.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在37 ℃左右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体温的相对恒定,可以使酶保持正常的活性,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B正确;人体体温的来源是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C正确;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二者不平衡则出现体温升高或降低的现象,D正确。
2.据表格数据可知,安静状态下脑、内脏、骨骼肌的产热量的百分比之和为16%+56%+18%=90%,小于100%,说明安静状态下还有其他组织、器官参与产热,A正确;表中只是给出了两种状态下部分组织、器官产热量所占的百分比,没有给出两种状态下的总产热量,因此无法比较两种状态下产热量的多少,B错误;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安静状态下内脏器官的产热量最多,且大于50%,故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C正确;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运动状态下骨骼肌的产热量所占百分比最多,且大于50%,故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D正确。
3.恒温动物体温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当外界温度低时,为了维持正常体温,需增加耗氧量,而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降低体温下降,需要消耗的氧气量减少。所以题图中甲是恒温动物,乙是变温动物。故选B。
4.人体每时每刻都进行产热、散热过程。题图中ab段说明产热大于散热,bc段说明散热增强;剧烈运动导致产热增加,出汗增加引起散热增强,D符合曲线变化;A、B、C均与曲线变化不符。
5.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E(皮肤血管舒张)和F(汗液分泌量增加)散热,A错误;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此过程是通过B→C→G途径完成调节的,B正确;D途径通过骨骼肌战栗产热,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细胞呼吸完成的,C正确;人的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
6.AB段气温升高,皮肤血管舒张,竖毛肌舒张,A错误;高温下人体主要依靠皮肤排汗散热,并不是不散热,B错误;人为恒温动物,高温及低温环境下均可通过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人体内酶的活性不变,C错误;BC段室温下降,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增强代谢,增加产热,D正确。
7.正常人无论处于炎热环境还是寒冷环境中,体温都是相对恒定的,即散热量等于产热量,由于在寒冷环境中散热量增多,产热量也增多,故正常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在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A正确;低温通过神经调节促进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从而促进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产热量增加,B错误;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具有拮抗作用,C错误;冷觉在大脑皮层形成,D正确。
8.人体的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A正确;图中①→③→④→⑤→⑥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参与调节,故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C正确;当人从温暖环境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时,人体会迅速大量散热,而体温调节特别是体液调节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最初进入寒冷环境的很短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可能小于散热速率,但总体来看,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保持体温相对恒定,机体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保持动态平衡,D错误。
9.(1)41 ℃环境对于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来说为炎热环境,在炎热环境中,哺乳动物的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作用之一是增强心脏活动,故其增加时可使实验动物出现焦虑不安等行为。(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41 ℃和室温),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即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 ℃引起的。(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即寒冷环境)中,则在寒冷环境中哺乳动物机体做出的反应是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耗氧量增加,分解代谢增强等。
10.(1)据题图分析可知,图中A是下丘脑,B是大脑皮层,C是垂体,D是胰腺,E是肝脏。人体所有的感觉(包括冷觉)都是在B大脑皮层形成的;体温调节的中枢是A下丘脑;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在受到寒冷刺激时,C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而③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大多数细胞,这与细胞质膜上具有特定的受体有关。(3)寒冷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较多,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人在寒冷环境中更易集中精力;饮水量相同的情况下,人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冬天汗液分泌较少。(4)③甲状腺激素对C垂体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能使C垂体细胞的代谢速率提高;另一方面能抑制C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这种调节方式叫负反馈调节。(5)图示为饥饿和寒冷时的血糖和体温调节过程,此时④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并发挥主要作用,而胰高血糖素发挥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所以E主要是指肝脏。在血糖调节方面,与④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的激素是胰岛素。
1 /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