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3)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含答案)--高中苏教版生物学选必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3)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含答案)--高中苏教版生物学选必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5:10:28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13)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
(本套共14小题,共50分。第1~4、6~10、14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2小题,每小题3分;第5小题14分;第13小题10分。)
题组一 免疫失调
1.下列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超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免疫反应
B.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超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免疫反应
C.鱼、虾、室内尘土和宠物皮屑等是过敏原,过敏体质的人一旦接触就会出现超敏反应
D.过敏原和抗原经免疫应答产生的物质不同,前者是血管活性胺类物质,后者是抗体
2.如图为超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超敏反应发作都很迅速,过敏者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反应
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
C.超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D.许多超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胺类物质等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
3.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细胞毒性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出现的疾病。临床上可通过注射免疫抑制剂缓解该糖尿病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一类免疫失调疾病
B.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健康人
C.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的抗体与之结合
D.治疗该病的过程不会引起患者免疫能力的改变
4.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个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6个月后,母源抗体耗尽后出现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B.该病可以通过注射抗原的方式治疗
C.免疫缺陷病就是艾滋病
D.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生来就有的
5.(14分)糖尿病有多种病因,如图①②③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同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不同受体主要分布在胰岛B细胞和靶细胞的__________(结构名称)上。
(2)图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造成胰岛B细胞对__________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3)图中②所示的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4)图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___________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5)从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的角度来说,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均属于__________病,其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为__________(填数字)。
题组二 器官移植
6.据《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称,肺具有造血功能。这给血液病患者和需要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移植的肺属于(  )
A.病原体   B.抗原
C.抗体 D.免疫器官
7.器官移植不仅会发生细胞免疫性排斥反应,也会产生体液免疫性排斥反应。所以在器官移植后,若要排除“排斥反应”,则需要抑制(  )
①T细胞 ②抗体 ③细胞因子
A.仅① B.仅②
C.①②③ D.①③
8.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  )
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
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D.治疗艾滋病
9.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B.接种在膜片上的细胞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细胞
C.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的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D.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10.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细胞毒性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引发的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细胞毒性T细胞将抗原提呈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11.(多选)免疫失调包括过强与过弱两种情况,下图是重症肌无力致病的机理。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注:AChR为乙酰胆碱受体。
A.图示的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重症肌无力致病机理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
B.物质a属于抗原,在此过程产生抗体的细胞仅来自B淋巴细胞
C.由图示过程可以推测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
D.超敏反应和重症肌无力都是机体二次接触抗原时才会有的病症
12.(多选)柯萨奇病毒会使婴幼儿患手足口病,部分患儿感染柯萨奇病毒康复后对手足口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B.柯萨奇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引起B细胞的活动增强
C.康复患儿的体液中存在可特异性识别柯萨奇病毒的记忆细胞
D.再次侵入机体细胞的柯萨奇病毒会直接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13.(10分)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因感染HIV发病。为预防艾滋病,科学家曾给老鼠注射HIV制剂(减毒HIV+生理盐水),实验成功,但在人体实验中失败。如图是HIV制剂引发老鼠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数字编号代表细胞):
(1)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侵入人体后,主要侵染__________细胞,使人体几乎丧失免疫功能。
(2)图中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⑤是______________。
(3)已注射HIV制剂的老鼠再次接触HIV时,图中__________(填序号)能迅速增殖、分化。
(4)为检测已注射HIV制剂的老鼠对HIV是否具有免疫能力,进行以下实验:
①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分为两组。
②第一组每只注射3 mL HIV制剂,第二组每只注射______________。
③两周后,给两组老鼠注射等量的HIV。
随之检测两组老鼠体内相应抗体的水平,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
(5)请提出一项预防艾滋病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点 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的判断
14.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
(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5)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 ④超敏反应
A.②③①④③  B.④③②②①
C.②①④①③ D.④③②①①
1 / 5课时分层作业(13)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4
B D A A B C A C A AC ABC B
5.(每空2分,共14分)(1)蛋白质 细胞质膜 (2)葡萄糖 (3)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功能受损 (4)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5)自身免疫 ①②
13.(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T (2)细胞因子 浆细胞 (3)④ (4)①身体健康、体重、大小等相同的老鼠若干(3分) ②3 mL生理盐水 ③第一组老鼠体内的抗体水平高于第二组 (5)避免注射吸毒(或洁身自爱等其他合理答案)
1.超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所以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超敏反应;但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A错误,B正确。鱼、虾、室内尘土和宠物皮屑等是过敏原,过敏体质的人初次接触不会出现超敏反应,C错误。过敏原和抗原都能使机体产生抗体,两者抗体的分布位置不同,D错误。
2.超敏反应发作有快慢之分,过敏者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反应,也可能24小时后才有症状,A错误;超敏反应为同一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B错误;过敏反应过程中产生抗体,属于体液免疫,C错误;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等,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症状,D正确。
3.结合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可知,该病为自身免疫病,而系统性红斑狼疮也是一种自身免疫病,A正确;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接近健康人,B错误;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与之结合使其裂解死亡,C错误;治疗该病的过程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进而导致患者免疫能力下降,D错误。
4.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先天性免疫缺陷病,A正确;该病患者体内B细胞成熟的过程受阻,即使注射抗原,也不能产生浆细胞和抗体,B错误;艾滋病只是免疫缺陷病的一种,C错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不是生来就有的,D错误。
5.(1)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同受体主要分布在胰岛B细胞和靶细胞的细胞质膜上。(2)由分析可知,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3)图中②所示的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4)图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靶细胞(细胞质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结合而发挥不了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5)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均属于自身免疫病。图中①②型糖尿病都是由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造成的,所以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6.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属于外来物,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移植的肺属于抗原。
7.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作战”,细胞免疫主要依靠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细胞因子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所以在器官移植后,若要排除“排斥反应”,T细胞、抗体、细胞因子都需要抑制。
8.T细胞数量减少使细胞免疫能力下降,因而环孢霉素A不利于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不能用于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治疗艾滋病,B、C、D错误;由于降低细胞免疫能力有利于减弱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反应,因而可用于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9.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识别功能)有关,A正确;接种在膜片上的细胞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细胞,否则容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细胞毒性T细胞对异体细胞有杀伤作用,C错误;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D正确。
10.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被过度激活为细胞毒性T细胞后,与胰岛B细胞接触,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这是损伤了自身正常的组织细胞,因此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的胰岛B细胞死亡,胰岛素分泌减少,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较正常人低。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提呈抗原,而是把胰岛B细胞作为抗原(自身靶细胞),并与之结合,使其裂解死亡;提呈抗原的细胞为吞噬细胞。用免疫增强剂促进T细胞增殖后,细胞毒性T细胞仍会与胰岛B细胞接触使其死亡,此方法不能治疗该病;治疗该病应抑制T细胞被过度激活。
11.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只有体液免疫过程能产生抗体,说明物质a引发的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图中抗a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是由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A正确;物质a属于抗原,在此过程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可以来自B细胞或记忆B细胞,B错误;乙酰胆碱不能发挥作用,导致重症肌无力,说明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引起肌肉收缩,C正确;超敏反应和重症肌无力都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前者是在机体二次接触抗原时才会有病症,后者不是,D错误。
12.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A正确;柯萨奇病毒侵入机体后,B细胞在柯萨奇病毒、辅助T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会增殖、分化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B正确;康复患儿的体液中存在可特异性识别柯萨奇病毒的记忆细胞,该病毒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C正确;抗体不能与细胞内的病毒结合,D错误。
13.(1)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侵入人体后,主要侵染T细胞,使人体几乎丧失免疫功能。(2)图中物质A是细胞因子,⑤是浆细胞。(3)已注射HIV制剂的老鼠再次接触HIV时,图中④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4)为检测已注射HIV制剂的老鼠对HIV是否具有免疫能力,进行以下实验:①选取身体健康、体重、大小等相同的老鼠若干,均分为两组。②第一组每只注射3 mL HIV制剂,第二组每只注射3 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③两周后,给两组老鼠注射等量的HIV。二次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数量多且速度快,因此随之检测两组老鼠体内相应抗体的水平,预期结果是第一组老鼠体内的抗体水平高于第二组。(5)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主要有避免注射吸毒、洁身自爱等。
14.(1)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是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形成的,属于④超敏反应;(2)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说明其免疫力过弱,是③免疫缺陷导致的;(3)抗体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成分,属于②自身免疫病;(4)抗体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成分,属于②自身免疫病;(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抗体)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属于①正常免疫,故选B。
1 /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