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8) 血糖平衡的调节(含答案)--高中苏教版生物学选必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8) 血糖平衡的调节(含答案)--高中苏教版生物学选必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5:10:28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8)
1 2 3 4 5 6 7
D D B B D B B
8.(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1分)(1)神经递质 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 (2)葡萄糖(1分) 甘油三酯、糖原 (3)抗体1 胰岛B细胞质膜上的葡萄糖受体
1.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等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A正确;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促使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使血糖升高,B正确;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二者在血糖水平调节上相互拮抗,C正确;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仍会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使机体内血糖水平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
2.分析题图,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表示胰岛A细胞,a表示胰高血糖素、b表示胰岛素、c表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都能升高血糖浓度,二者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A正确,D错误。血糖浓度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通过胞吐的方式被分泌到细胞外,B正确。结构①是血糖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影响甲(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C正确。
3.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0.8~1.2 g·L-1,曲线a所示的血糖浓度居高不下,说明此人为糖尿病患者,A错误;4名受试者在口服葡萄糖 30 min 内,其血糖浓度都表现为升高,这是由于葡萄糖被肠道迅速吸收,B正确;曲线b在120 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被氧化分解,C错误;曲线c能代表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变化,而曲线d的血糖浓度明显偏低,其代表低血糖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D错误。
4.同一个体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内的基因是相同的,只是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胰岛A细胞转化为胰岛B细胞是γ-氨基丁酸诱导了相关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胰岛A细胞合成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合成胰高血糖素的能力逐渐减弱,B错误;由于胰岛A细胞可以转化为胰岛B细胞,所以可以推测在合适的条件下,胰岛B细胞也具有转化为胰岛A细胞的潜能,C正确;胰岛素是动物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D正确。
5.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会影响无氧呼吸的强度,从而改变细胞内的乳酸含量,A正确;由题图可知,乳酸能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可见乳酸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基因表达的信号分子,B正确;初到高原,空气中的氧气较少,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葡萄糖消耗增加,乳酸含量增多,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C正确;进食后,血糖上升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和下丘脑相关神经中枢,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D错误。
6.胰岛素可作用于下丘脑某些神经元从而直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7.激素甲为甲状腺激素,激素乙为胰高血糖素,它们对脂肪细胞中的油脂代谢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促进脂肪细胞中油脂的分解,A错误;血糖浓度变化可调控胰岛细胞对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B正确;高糖饮食升血糖明显,促进激素丙胰岛素的分泌,进而加速脂肪的合成,C错误;重度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高血糖,高血糖促进激素丙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可促进脂肪合成,不会加速脂肪的分解,D错误。
8.(1)据题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质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从题图可以看出,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因素还有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2)根据图示,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甘油三酯、糖原的合成。(3)抗体1与胰岛B细胞质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抗体2与组织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与组织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不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1 / 2课时分层作业(8) 血糖平衡的调节
(本套共8小题,共25分。第1~7小题,每小题2分;第8小题11分。)
题组一 血糖平衡的调节
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
B.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水平调节上相互拮抗
D.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不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表示胰岛A细胞
B.血糖浓度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相应激素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影响甲的分泌活动
D.图中a与c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表现为拮抗作用
3.4名受试者口服100 g葡萄糖后,在180 min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d代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
B.4条曲线在30 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
C.曲线b在120 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
D.曲线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变化
题组二 调节血糖的激素
4.体外实验研究发现,γ-氨基丁酸持续作用于胰岛A细胞,可诱导其转化为胰岛B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胰岛A细胞转化为胰岛B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胰岛A细胞合成胰高血糖素的能力随转化的进行而逐渐增强
C.胰岛B细胞也具有转化为胰岛A细胞的潜能
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靶细胞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5.如图所示,人体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细胞内乳酸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会影响无氧呼吸的强度,进而改变细胞内的乳酸含量
B.乳酸的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基因表达的信号
C.初到高原,细胞内氧气减少导致乳酸含量增加,进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D.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使细胞内乳酸含量发生变化,进而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题组三 血糖代谢失调症
6.下列有关糖尿病和血糖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B.胰岛素可以通过降低血糖,间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C.近些年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可能与人们饮食结构的不健康有关
D.肝脏细胞、脂肪细胞、胰岛A细胞质膜上均分布有胰岛素的受体分子
7.如图是人体的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调控脂肪细胞代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甲和乙对脂肪细胞中的油脂代谢的作用是相反的
B.血糖浓度变化可调控胰岛细胞对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C.高糖饮食会使血糖上升明显,促进激素乙的分泌,进而加速脂肪的合成
D.重度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高血糖,高血糖促进激素丙分泌,从而加速脂肪的分解
8.(11分)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
请分析回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与胰岛B细胞质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______________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
(3)糖尿病的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可与图中相应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其结构改变而失活)。图中因__________(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此种抗体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1 /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