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本到培优 26 好的故事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从课本到培优 26 好的故事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6 15:14:00

文档简介

26
好的故事
课本五
额门课本.帮你夯文某础
一、积累运用
1.填一填。
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比较陌生,我们可以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借助注释可以
知道“石油”的意思是
;联系上下文可以猜出“膝髁”的意思是
,“伽蓝”是

2.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差(c)蓑笠(Suo)
B.胭脂(yan)瘦削(xue)
C.伽蓝(qié)膝髁(hudi)
D.皱蹙(cd)虹霓(ni)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妈妈凝视着手中的照片,脸上露出微笑。
B.同学们审视着国旗冉冉升起。
C.他注视着试管中的液体慢慢地改变颜色。
D.老师上课前扫视了一圈教室。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
B.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C.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
D.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二、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
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1)这段话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
(2)结合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下列对“昏沉的夜”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昏沉的夜”表面指作者写作的夜晚时分,其实指当时黑暗的社会。
B.“昏沉的夜”象征着北洋军阀统治下,政治混乱,人民被压迫的局面。
C.“昏沉的夜”中灯光昏暗,美好的梦境无法继续,只好回到现实之中。
D.作者表达了另一种期盼:既是昏沉的“夜”,就总会过去,天总是要亮的,太阳终究会照
亮大地。
2.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
手去取笔,一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第八单元119
(1)句中的“他”指的是
(2)请你用“一”画出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好的故事的
。其中,作者用“
”三个词语体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执着
追求和眷恋
(3)下列对“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
B.表现了梦境的虚幻与空洞。
C.表现了梦境的凄凉和无助。
D.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现实环境一(1)
、冷寂、沉闷、迷茫
孤独
梦中意象丰富
梦中阳光明亮
冷寂
好的故事梦中
梦中(2)
沉闷——梦中景象富于变化
迷茫—
梦中意象相互联系,完美融合
梦醒后—(3)
岛优提盒一4发文本,带:升能力
一、开阔视野。
1.下面是关于“北京鲁迅博物馆”的介绍,请按要求完成练习。
中文名
北京鲁迅博物馆
1.基本资料
周二至周日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9:00~16:00
2.展厅
(周一闭馆)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3.鲁迅传记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
地址
4.文库工程
门口二条19号
目录
5.美食
全国最早建立的“人物传记性文学
6.住宿
荣誉
博物馆”
7.交通
8.购物
景区等级
国家一级博物馆
9.小贴士
所在地
北京
10.鲁迅研究
120
语文六年级上册(R)部分参考答案
三、回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跳舞、唱歌、
第一单元
骑马主客联欢BC【解析】本题考查课文的理
解与概括。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可知考查的是
1草原
课文第4、5自然段的内容。这两个自然段主要描写
「课本拓展
了蒙古族同胞和客人联欢的情景,所以思雏导图展
一、1.静寂平静安静静谧【解析】本题考查
示的是主客联欢时的情景;根据“敬酒”“唱民歌”
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静寂”指“沉寂无声”。“平
“套马”“掉跤”等内容可知,这展现的是习俗美。
静”形容心情平和安静。“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
(1)根据“千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
吵闹和喧哗”。“静谧”形容静寂无声或恬静的模
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可知,蒙
样。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再结合语境及词语
古同胞“敬酒”,客人“回敬”。(2)根据“鄂温克族姑
搭配完成即可。
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
2.(1)B【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修辞手法及
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可知,“鄂温克族姑娘
其理解。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像回味着
们唱民歌”,客人的“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草原的无限乐趣”赋予骏马和大牛以人的情思:
(3)根据“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
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
将“河”比作“带子”;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蒙古马”可知,蒙古同胞“表演套马、摔跤、民族舞
“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比作“彩虹”。
蹈”,客人“跳舞、唱歌、骑马”。
(2)D【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这句话的
[培优提高]
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
一、1.(1)示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风景如画
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解析】本题考查图文
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所以A、B两项正确。
转换和文学常识。图片上有广阔的天空、无边无际
这句话位于文章结尾,起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
的草原和散落在草原上数不尽的牛羊。据此,我们
用,C项正确。D项中“希望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永
能想到描写草原的成语要表现出草原的广阔、青
远在一起”与句意不符,D项错误。
翠、美丽。根据诗句“天苍苍”,再结合图片,不难写
二、1.(1)绿毯【解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记忆
出下面两句诗。
能力,回答时注意正确书写。
(2)示例:纯净的天空下,纯净的草原让你拥有
(2)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解析】本题考
纯净的心。【解析】本题考查宣传语写作。所写
查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
宣传语要包含两个要,点:(1)展现草原的美,吸引大
的修辞手法,将“草原”比作了“无边的绿毯”,将“羊
家来草原旅游:(2)呼吁大家爱护草原环境。此外
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
宣传语的语言要流杨、生动、简短、富有号召力。
(3)示例:碧绿的湖面上漂浮着朵朵盛开的白
2.(1)①√③√【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
莲花【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要求仿写的是一个
解。根据材料一中“塞罕坝两代人通过近50年的艰
比喻句,其中需要包含两个比喻关系,即草原像什
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
么,羊群像什么,两个喻体之间要有联系。据此,发
洲的绿色奇迹”可知,①表述正确;②表述过于绝
挥想象,按要求作答即可。
对,不正确;③对材料三中图片的描绘正确。
2.(1)①②【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
(2)C【解析】本题考查对图片的理解。材料
据第①句中“那些小丘的线条…”可知,此句直接
三中的图片,画面为一片大树叶托着一个地球,整
描写草原景色。根据第②句中“既使人惊叹,又叫
个图形的轮廓似一只亮晶晶的眼睛,意在启示我们
人舒服……”可知,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
(2)BC【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
(3)示例:塞罕坝人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将原
“在写景中融入人的感受的写法的好处”即“寓情于
本荒芜的塞罕坝建设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
景”,其好处是既写了景,又表达了情,容易让读者
优良、经济富有的绿洲。这就告诉我们保护和建设
感同身受:情与景交融在一起,情因景生,景因情
好自然环境,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
美。所以B、C两项正确。
是我们现在和将来最大的财富。【解析】本题考
部分参考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