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参考答案
三、回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跳舞、唱歌、
第一单元
骑马主客联欢BC【解析】本题考查课文的理
解与概括。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可知考查的是
1草原
课文第4、5自然段的内容。这两个自然段主要描写
「课本拓展
了蒙古族同胞和客人联欢的情景,所以思雏导图展
一、1.静寂平静安静静谧【解析】本题考查
示的是主客联欢时的情景;根据“敬酒”“唱民歌”
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静寂”指“沉寂无声”。“平
“套马”“掉跤”等内容可知,这展现的是习俗美。
静”形容心情平和安静。“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
(1)根据“千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
吵闹和喧哗”。“静谧”形容静寂无声或恬静的模
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可知,蒙
样。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再结合语境及词语
古同胞“敬酒”,客人“回敬”。(2)根据“鄂温克族姑
搭配完成即可。
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
2.(1)B【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修辞手法及
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可知,“鄂温克族姑娘
其理解。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像回味着
们唱民歌”,客人的“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草原的无限乐趣”赋予骏马和大牛以人的情思:
(3)根据“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
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
将“河”比作“带子”;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蒙古马”可知,蒙古同胞“表演套马、摔跤、民族舞
“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比作“彩虹”。
蹈”,客人“跳舞、唱歌、骑马”。
(2)D【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这句话的
[培优提高]
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
一、1.(1)示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风景如画
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解析】本题考查图文
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所以A、B两项正确。
转换和文学常识。图片上有广阔的天空、无边无际
这句话位于文章结尾,起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
的草原和散落在草原上数不尽的牛羊。据此,我们
用,C项正确。D项中“希望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永
能想到描写草原的成语要表现出草原的广阔、青
远在一起”与句意不符,D项错误。
翠、美丽。根据诗句“天苍苍”,再结合图片,不难写
二、1.(1)绿毯【解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记忆
出下面两句诗。
能力,回答时注意正确书写。
(2)示例:纯净的天空下,纯净的草原让你拥有
(2)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解析】本题考
纯净的心。【解析】本题考查宣传语写作。所写
查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
宣传语要包含两个要,点:(1)展现草原的美,吸引大
的修辞手法,将“草原”比作了“无边的绿毯”,将“羊
家来草原旅游:(2)呼吁大家爱护草原环境。此外
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
宣传语的语言要流杨、生动、简短、富有号召力。
(3)示例:碧绿的湖面上漂浮着朵朵盛开的白
2.(1)①√③√【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
莲花【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要求仿写的是一个
解。根据材料一中“塞罕坝两代人通过近50年的艰
比喻句,其中需要包含两个比喻关系,即草原像什
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
么,羊群像什么,两个喻体之间要有联系。据此,发
洲的绿色奇迹”可知,①表述正确;②表述过于绝
挥想象,按要求作答即可。
对,不正确;③对材料三中图片的描绘正确。
2.(1)①②【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
(2)C【解析】本题考查对图片的理解。材料
据第①句中“那些小丘的线条…”可知,此句直接
三中的图片,画面为一片大树叶托着一个地球,整
描写草原景色。根据第②句中“既使人惊叹,又叫
个图形的轮廓似一只亮晶晶的眼睛,意在启示我们
人舒服……”可知,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
(2)BC【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
(3)示例:塞罕坝人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将原
“在写景中融入人的感受的写法的好处”即“寓情于
本荒芜的塞罕坝建设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
景”,其好处是既写了景,又表达了情,容易让读者
优良、经济富有的绿洲。这就告诉我们保护和建设
感同身受:情与景交融在一起,情因景生,景因情
好自然环境,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
美。所以B、C两项正确。
是我们现在和将来最大的财富。【解析】本题考
部分参考答案128*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本拓
源的课木,帮你夯实某
一、积累运用
1.结合课文内容,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话,我想到了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舍己为人拾金不昧。
B.“把名字刻入石头的”是想流芳百世,可“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说明其早已臭名昭著。
C.“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对他恨之人骨。
D.“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对他肃然起敬。
2.下列对句子引号的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表示强调)
B.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表示引用)
C.把名字刻人石头,想“不朽”。(表示强调)
D.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色的浪花吗?(表示特殊含义)
3.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
B.这首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批判了反动统治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
献的精神。
C.诗歌是同散文、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D.“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表明了诗人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二、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
他!
1.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2.下列对这节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憎恨,对革命者的无比爱戴和永
久怀念。
B.说明了人民的力量十分强大,可以推翻反动统治者。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有的人活着
一行尸走肉
生与死的评价
有的人死了—(1)
骑在头上
-(2)
有的人
对人民的态度刻入石头
愿作野草
甘于奉献的人精神永驻
纪念鲁迅有感
(3)
甘为他人
一味索取的人虽生犹死
f(4)
永远记住
人民的态度烂得更早
野草青青
看到下场一(5)
126语文六年级上册(R)
之岛优提高一生发文本.帮你提升能力
一、开阔视野
1.我们常常用动物比喻“有的人”,请写出相对应的动物名称。
(1)比喻外貌和善而内心严厉凶狠的人。一笑面(
(2)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
一变色(
(3)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一过街(
(4)比喻代人受过的人。一替罪(
2.阅读下面借书规则,完成练习。
少儿图书室借书规则
一、未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交纳一定押金(退卡还款)即可借阅图书。
二、50元押金,一次可借书3册,借期30天,可续借一次,续借30天。100元押金,一次
可借书6册,借期30天,可续借一次,续借30天。
三、借期期满未还,每天每册应交纳超期费0.10元。
四、借阅卡损坏或遗失,可更换或补办。
五、退还借阅卡须凭押金收据及借阅卡,先还清所借图书,再退押金。
六、本馆开放的时间:上午8:00一11:30,下午1:30一5:00;如遇寒假、暑假,开放时间为
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午8:30一下午5:00。
续借电话:6573X×××
6571××××
(1)该少儿图书室借书的对象是
(2)按借书规则,如果6月1日借了书,在
月
日前就要归还,或者可以再
续借
天。
(3)退还借阅卡时要凭
和
二、素养提升。
1.类文阅读,完成练习。
老马
藏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他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他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他有泪只往心里咽,
第八单元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