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本到培优 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从课本到培优 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6 15:14:00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
一、下列关于课堂笔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B.有了疑问,需要继续思考或者查找资料的,认真记下来。
C.记录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D.把老师讲课的内容一处不漏地记下来。
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填序号)
①余音绕()
②轻歌(
)舞
③巧夺天(
)
④黄(
)大吕
⑤画龙点()⑥笔走(
)蛇
⑦栩栩如(
⑧惟妙惟()
1.以上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音乐的有

意思相
近,再写出一个和词语⑥类似的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2.景区门口的塑像雕刻得
,放在这里有
之妙。
三、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完成练习。
亮相
压轴
唱白脸
科班出身
行头
花架子
跑龙套
粉墨登场
1.以上词语都和
有关,这样的词语还有:
2.选词填空。
(1)爷爷在戏班子里虽然是一个
的,但他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得一丝不苟。
(2)春节晚会,演员们准备好
,只听锣鼓声一响,大家都
四、一位同学根据下面的说明书做玩具秋千,但说明书写得不够请楚,下列对说明书的修改建
议不合理的一项是
玩具秋千制作说明书
材料:几张彩纸、一小块硬纸板、一个牙膏盒、五根筷子、一些皱纹纸、几根彩绳、胶带、剪
刀等。
做法:1.把四根筷子粘在一起,用彩绳将粘好的筷子的一头绑在作为秋千的吊杆的另一
根筷子的两头(不要绑得太靠边上),另一头插在牙膏盒上。
2.在硬纸板上穿好两根彩绳做成秋千的吊板。
3.把皱纹纸剪成波浪形纸条,再将纸条搓成藤蔓状。
4.用彩纸做一个小女孩,并为她画上眼睛和嘴巴。
5.将小女孩粘在吊板上,把吊板绑在秋千的吊杆上,最后缠上“藤蔓”
A,“把四根筷子粘在一起”应改为“将四根筷子分两组分别粘在一起”。
B.“在硬纸板上穿好两根彩绳”应改为“在筷子上绑好两根彩绳”。
C.“最后缠上‘藤蔓’”应改为“最后在秋千架上缠上‘藤蔓”。
D.这张说明书中最好加上成品的图片。
第七单元111部分参考答案
三、回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跳舞、唱歌、
第一单元
骑马主客联欢BC【解析】本题考查课文的理
解与概括。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可知考查的是
1草原
课文第4、5自然段的内容。这两个自然段主要描写
「课本拓展
了蒙古族同胞和客人联欢的情景,所以思雏导图展
一、1.静寂平静安静静谧【解析】本题考查
示的是主客联欢时的情景;根据“敬酒”“唱民歌”
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静寂”指“沉寂无声”。“平
“套马”“掉跤”等内容可知,这展现的是习俗美。
静”形容心情平和安静。“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
(1)根据“千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
吵闹和喧哗”。“静谧”形容静寂无声或恬静的模
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可知,蒙
样。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再结合语境及词语
古同胞“敬酒”,客人“回敬”。(2)根据“鄂温克族姑
搭配完成即可。
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
2.(1)B【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修辞手法及
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可知,“鄂温克族姑娘
其理解。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像回味着
们唱民歌”,客人的“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草原的无限乐趣”赋予骏马和大牛以人的情思:
(3)根据“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
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
将“河”比作“带子”;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蒙古马”可知,蒙古同胞“表演套马、摔跤、民族舞
“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比作“彩虹”。
蹈”,客人“跳舞、唱歌、骑马”。
(2)D【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这句话的
[培优提高]
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
一、1.(1)示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风景如画
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解析】本题考查图文
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所以A、B两项正确。
转换和文学常识。图片上有广阔的天空、无边无际
这句话位于文章结尾,起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
的草原和散落在草原上数不尽的牛羊。据此,我们
用,C项正确。D项中“希望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永
能想到描写草原的成语要表现出草原的广阔、青
远在一起”与句意不符,D项错误。
翠、美丽。根据诗句“天苍苍”,再结合图片,不难写
二、1.(1)绿毯【解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记忆
出下面两句诗。
能力,回答时注意正确书写。
(2)示例:纯净的天空下,纯净的草原让你拥有
(2)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解析】本题考
纯净的心。【解析】本题考查宣传语写作。所写
查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
宣传语要包含两个要,点:(1)展现草原的美,吸引大
的修辞手法,将“草原”比作了“无边的绿毯”,将“羊
家来草原旅游:(2)呼吁大家爱护草原环境。此外
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
宣传语的语言要流杨、生动、简短、富有号召力。
(3)示例:碧绿的湖面上漂浮着朵朵盛开的白
2.(1)①√③√【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
莲花【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要求仿写的是一个
解。根据材料一中“塞罕坝两代人通过近50年的艰
比喻句,其中需要包含两个比喻关系,即草原像什
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
么,羊群像什么,两个喻体之间要有联系。据此,发
洲的绿色奇迹”可知,①表述正确;②表述过于绝
挥想象,按要求作答即可。
对,不正确;③对材料三中图片的描绘正确。
2.(1)①②【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
(2)C【解析】本题考查对图片的理解。材料
据第①句中“那些小丘的线条…”可知,此句直接
三中的图片,画面为一片大树叶托着一个地球,整
描写草原景色。根据第②句中“既使人惊叹,又叫
个图形的轮廓似一只亮晶晶的眼睛,意在启示我们
人舒服……”可知,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
(2)BC【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
(3)示例:塞罕坝人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将原
“在写景中融入人的感受的写法的好处”即“寓情于
本荒芜的塞罕坝建设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
景”,其好处是既写了景,又表达了情,容易让读者
优良、经济富有的绿洲。这就告诉我们保护和建设
感同身受:情与景交融在一起,情因景生,景因情
好自然环境,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
美。所以B、C两项正确。
是我们现在和将来最大的财富。【解析】本题考
部分参考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