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本到培优 文本补充阅读二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从课本到培优 文本补充阅读二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6 15:14:00

文档简介

文本补充阅读
一、现代诗歌阅读。
(一)成功的花
冰心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诗中最能表现花的成功来之不易的词语是“
”和“
”。在结构上起承上
启下的作用的词语是“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作者运用比喻进行说理。诗中的“花”指的是(),“芽儿”指的是
()。(填写序号)
A,人事业的成功
B.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
3.“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中的“惊羡”能否换成“羡慕”?说说你的看法。
4.读了这首小诗,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那些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那些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第二单元39
都变成声音
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1.“歌唱”的意思是
“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实则是
2.全诗揭示主题的诗句是“
3.全诗的感情基调为
,应读出
的情绪。所押的韵为
,用“○”在
诗中画出韵脚
4.最后一节中“梦想”和“渴望”的含义是什么?
5.四节诗分别应该把握怎样的尺度来朗读?在横线上填上正确项的序号。
A.真挚炽热
B.舒缓欣慰
C.情不自禁
D.深情祝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二、小古文阅读。
(一)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孤。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
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
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孤也。
1.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其内容,并作为本文的标题。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虎求百兽而食之(寻找)
B.子无敢食我也(食物)
C.天帝使我长百兽(派遣)
D.虎以为然(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4.读了这则寓言后,你有什么感悟?
40
语文六年级上册(R)
(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
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郑人有欲买履者(想要)
B.反归取之(同“返”,返回)
C.先自度其足(测量)
D.吾忘持度(尺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阅读寓言,按顺序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4.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
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遽契其舟/他俩配合得很默契
B.是吾剑之所从坠‘自以为是
C.求剑若此.精益求精
D.不亦惑乎大惑不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根据课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文字。
渡江→
→刻舟→
4.楚国人错在哪里?
5.你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楚国人找到剑?
第二单元41部分参考答案
三、回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跳舞、唱歌、
第一单元
骑马主客联欢BC【解析】本题考查课文的理
解与概括。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可知考查的是
1草原
课文第4、5自然段的内容。这两个自然段主要描写
「课本拓展
了蒙古族同胞和客人联欢的情景,所以思雏导图展
一、1.静寂平静安静静谧【解析】本题考查
示的是主客联欢时的情景;根据“敬酒”“唱民歌”
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静寂”指“沉寂无声”。“平
“套马”“掉跤”等内容可知,这展现的是习俗美。
静”形容心情平和安静。“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
(1)根据“千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
吵闹和喧哗”。“静谧”形容静寂无声或恬静的模
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可知,蒙
样。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再结合语境及词语
古同胞“敬酒”,客人“回敬”。(2)根据“鄂温克族姑
搭配完成即可。
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
2.(1)B【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修辞手法及
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可知,“鄂温克族姑娘
其理解。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像回味着
们唱民歌”,客人的“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草原的无限乐趣”赋予骏马和大牛以人的情思:
(3)根据“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
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
将“河”比作“带子”;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蒙古马”可知,蒙古同胞“表演套马、摔跤、民族舞
“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比作“彩虹”。
蹈”,客人“跳舞、唱歌、骑马”。
(2)D【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这句话的
[培优提高]
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
一、1.(1)示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风景如画
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解析】本题考查图文
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所以A、B两项正确。
转换和文学常识。图片上有广阔的天空、无边无际
这句话位于文章结尾,起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
的草原和散落在草原上数不尽的牛羊。据此,我们
用,C项正确。D项中“希望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永
能想到描写草原的成语要表现出草原的广阔、青
远在一起”与句意不符,D项错误。
翠、美丽。根据诗句“天苍苍”,再结合图片,不难写
二、1.(1)绿毯【解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记忆
出下面两句诗。
能力,回答时注意正确书写。
(2)示例:纯净的天空下,纯净的草原让你拥有
(2)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解析】本题考
纯净的心。【解析】本题考查宣传语写作。所写
查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
宣传语要包含两个要,点:(1)展现草原的美,吸引大
的修辞手法,将“草原”比作了“无边的绿毯”,将“羊
家来草原旅游:(2)呼吁大家爱护草原环境。此外
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
宣传语的语言要流杨、生动、简短、富有号召力。
(3)示例:碧绿的湖面上漂浮着朵朵盛开的白
2.(1)①√③√【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
莲花【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要求仿写的是一个
解。根据材料一中“塞罕坝两代人通过近50年的艰
比喻句,其中需要包含两个比喻关系,即草原像什
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
么,羊群像什么,两个喻体之间要有联系。据此,发
洲的绿色奇迹”可知,①表述正确;②表述过于绝
挥想象,按要求作答即可。
对,不正确;③对材料三中图片的描绘正确。
2.(1)①②【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
(2)C【解析】本题考查对图片的理解。材料
据第①句中“那些小丘的线条…”可知,此句直接
三中的图片,画面为一片大树叶托着一个地球,整
描写草原景色。根据第②句中“既使人惊叹,又叫
个图形的轮廓似一只亮晶晶的眼睛,意在启示我们
人舒服……”可知,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
(2)BC【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
(3)示例:塞罕坝人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将原
“在写景中融入人的感受的写法的好处”即“寓情于
本荒芜的塞罕坝建设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
景”,其好处是既写了景,又表达了情,容易让读者
优良、经济富有的绿洲。这就告诉我们保护和建设
感同身受:情与景交融在一起,情因景生,景因情
好自然环境,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
美。所以B、C两项正确。
是我们现在和将来最大的财富。【解析】本题考
部分参考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