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补充阅读
一、小古文阅读。
(一)黄鹤楼记
[唐]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鹩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
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能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
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一处)》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3.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交代了黄鹤楼名称的由来。
B.文章重点写了黄鹤楼的高大巍峨和作者的所见所感。
C.“坐窥井邑,俯拍云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侧面表现出黄鹤楼的高耸。
D.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临仙境,“仙”字可谓贯穿全文。
(二)于园
[明]张岱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
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
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
槛外,一壑旅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国灌木蒙丛,禽鸟
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
于琢磨搜别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他奇(特殊的,罕见的)
B.缘坡(顺着,沿着)
C.后厅临大池(临近)
D.处处款之(题词)》
2.于园的特点是“
”。作者从“
”“幽阴深邃奇”三个方面来介
绍于园的这一特点。
3.文中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于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三单元53
二、说明文阅读。
(一)可爱的地球
①我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是对地球爱得更深了。地球虽然有缺点,可是比其他星球强
多了。月球满目凄凉、到处窟窿,金星被炽热的气体包裹着,火星周围则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
氧化碳…它们都不适合人类居住。
②地球对我们却非常合适。它有个美妙的大气层。氧的含量恰到好处,使我们不至于过
度兴奋,也不会自行焚化。混合而成的空气又有足够的强度,使我们到处感觉到它的存在。这
无疑是太阳系中最美好的大气层。在工厂密布和汽油味充斥的城市,偶尔吹过一阵清风,就会
提醒我们,清洁的空气的确有益于人们的健康。
③地球的一大优点,是它有斜轴。正是斜轴,造成了四季的交替变化。人们可以脱下毛衣
之后穿夏装,看过绿叶之后赏红叶,避免生活单调。
④我们很幸运,地球自转一周是二十四小时,这样的速度也刚好合适。你想一想,地球如
果转得像土星一样快,每十小时自转一次,情形会怎么样?你就要不断地上床起床了。
⑤有些人批评过地球的引力,说它太强,人从一两米那么高的地方跌下来,就会把腿摔断
了。不过它也有一个优点足以与此相抵:房子不会轻易被风吹走。
⑥有时候我们也听到有人埋怨地球上的气候。但是,无论天气多坏,也比根本没有好。如
果人在月球上相遇,也许只能说:“这个季节,陨石似乎多了一点。”接下来就只好僵住,相对无
言了。
⑦地球千秋万世运转不停,只要妥善维护,总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
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杀。谈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曾驾驶太空船绕月飞行的安德斯上校。他
接受电视访问时说过,从太空看地球,他最惊奇的是地球的色彩和渺小。他强调说:“我觉得大
家应该同心协力,雏护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美妙的大气层→
→适时的昼夜更替→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第⑥自然段告诉我们
A.地球上的气候非常坏。
B.月球上没有气候的变化。
C.人们在月球上没有可以说的话。
D.月球也适合人类生存。
4.如何理解“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杀”这句话?请联系上下文谈谈
你的看法。
(二)秦兵马俑
①素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②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
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
54语文六年级上册(R)部分参考答案
三、回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跳舞、唱歌、
第一单元
骑马主客联欢BC【解析】本题考查课文的理
解与概括。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可知考查的是
1草原
课文第4、5自然段的内容。这两个自然段主要描写
「课本拓展
了蒙古族同胞和客人联欢的情景,所以思雏导图展
一、1.静寂平静安静静谧【解析】本题考查
示的是主客联欢时的情景;根据“敬酒”“唱民歌”
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静寂”指“沉寂无声”。“平
“套马”“掉跤”等内容可知,这展现的是习俗美。
静”形容心情平和安静。“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
(1)根据“千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
吵闹和喧哗”。“静谧”形容静寂无声或恬静的模
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可知,蒙
样。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再结合语境及词语
古同胞“敬酒”,客人“回敬”。(2)根据“鄂温克族姑
搭配完成即可。
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
2.(1)B【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修辞手法及
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可知,“鄂温克族姑娘
其理解。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像回味着
们唱民歌”,客人的“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草原的无限乐趣”赋予骏马和大牛以人的情思:
(3)根据“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
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
将“河”比作“带子”;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蒙古马”可知,蒙古同胞“表演套马、摔跤、民族舞
“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比作“彩虹”。
蹈”,客人“跳舞、唱歌、骑马”。
(2)D【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这句话的
[培优提高]
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
一、1.(1)示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风景如画
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解析】本题考查图文
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所以A、B两项正确。
转换和文学常识。图片上有广阔的天空、无边无际
这句话位于文章结尾,起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
的草原和散落在草原上数不尽的牛羊。据此,我们
用,C项正确。D项中“希望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永
能想到描写草原的成语要表现出草原的广阔、青
远在一起”与句意不符,D项错误。
翠、美丽。根据诗句“天苍苍”,再结合图片,不难写
二、1.(1)绿毯【解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记忆
出下面两句诗。
能力,回答时注意正确书写。
(2)示例:纯净的天空下,纯净的草原让你拥有
(2)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解析】本题考
纯净的心。【解析】本题考查宣传语写作。所写
查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
宣传语要包含两个要,点:(1)展现草原的美,吸引大
的修辞手法,将“草原”比作了“无边的绿毯”,将“羊
家来草原旅游:(2)呼吁大家爱护草原环境。此外
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
宣传语的语言要流杨、生动、简短、富有号召力。
(3)示例:碧绿的湖面上漂浮着朵朵盛开的白
2.(1)①√③√【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
莲花【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要求仿写的是一个
解。根据材料一中“塞罕坝两代人通过近50年的艰
比喻句,其中需要包含两个比喻关系,即草原像什
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
么,羊群像什么,两个喻体之间要有联系。据此,发
洲的绿色奇迹”可知,①表述正确;②表述过于绝
挥想象,按要求作答即可。
对,不正确;③对材料三中图片的描绘正确。
2.(1)①②【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
(2)C【解析】本题考查对图片的理解。材料
据第①句中“那些小丘的线条…”可知,此句直接
三中的图片,画面为一片大树叶托着一个地球,整
描写草原景色。根据第②句中“既使人惊叹,又叫
个图形的轮廓似一只亮晶晶的眼睛,意在启示我们
人舒服……”可知,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
(2)BC【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
(3)示例:塞罕坝人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将原
“在写景中融入人的感受的写法的好处”即“寓情于
本荒芜的塞罕坝建设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
景”,其好处是既写了景,又表达了情,容易让读者
优良、经济富有的绿洲。这就告诉我们保护和建设
感同身受:情与景交融在一起,情因景生,景因情
好自然环境,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
美。所以B、C两项正确。
是我们现在和将来最大的财富。【解析】本题考
部分参考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