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本到培优 16 夏天里的成长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从课本到培优 16 夏天里的成长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6 15:14:00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16夏天里的成长
速赤0剩
新的课木,祁你文某础
一、积累运用
1.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柏油(bǎi)
高粱(liang)
菜畦(x)
B.苞蕾(bāo)
处暑(ch心)
铁轨(gui)
C.成长(zhǎng)
长度(chang)
长年累月(chang)
D.尽管(in)
尽力(jin)
尽人皆知(jin)
(2)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夏天是万物(
)生长的季节。
②小燕子已经长出了(
)的羽毛。
③随着温度的(
),人们换上了短袖。
A.迅猛
丰满
增加
B.迅猛
圆满
增强
C.迅速
丰满
增加
D.迅速
圆满
增强
(3)“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下列对这句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
项是
A,人在热天的时候长得快。
B.这里的“热天”指有利于学习知识、有利于成长的时间和环境等。
C.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不要错过良机。
D.由这句话我们可以联想到两句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六月六,
②处暑不出头,
(1)这两句谚语都属于(
)谚语。
A.气象
B.农业
C.学习
D.社会
(2)下列与以上两句谚语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B.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C.麦要浇芽,菜要浇花。
D.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方。
二、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
第五单元71
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1)这几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夏天是
的季节。
(2)根据这三句话,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山、地或河在夏天变化快的原因。
2.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这句话运用一系列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现了植物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巾心句:
在生长
在生长
在生长
优提高一牛发文中。#你捉升能力
一、开阔视野。
1.夏季是万物生长、充满生机的季节。把下列与夏季有关的诗词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

,早有蜻蜓立上头。

,麦花雪白菜花稀。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
看到梅子、杏子即将成熟,小麦扬花,菜花调落,我不禁想起了诗句“
”;看到满池碧绿的荷叶、红艳艳的荷花,我不禁吟诵起杨万里的诗句“
2.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春季从何时开始
材料一:
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从节气意义上讲,指立春至立夏期间。立春至
立夏,包含的节气有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江浙一带的农民们
会在春天抓紧时间种植水稻。
材料二:
春天在北半球的公历为3月~5月,而南半球则是公历9月一11月。春天气候温暖适中,
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材料三:
在气象学意义上的入春标准为:以5天的日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连续5天日平均
72
语文六年级上册(R)部分参考答案
三、回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跳舞、唱歌、
第一单元
骑马主客联欢BC【解析】本题考查课文的理
解与概括。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可知考查的是
1草原
课文第4、5自然段的内容。这两个自然段主要描写
「课本拓展
了蒙古族同胞和客人联欢的情景,所以思雏导图展
一、1.静寂平静安静静谧【解析】本题考查
示的是主客联欢时的情景;根据“敬酒”“唱民歌”
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静寂”指“沉寂无声”。“平
“套马”“掉跤”等内容可知,这展现的是习俗美。
静”形容心情平和安静。“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
(1)根据“千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
吵闹和喧哗”。“静谧”形容静寂无声或恬静的模
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可知,蒙
样。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再结合语境及词语
古同胞“敬酒”,客人“回敬”。(2)根据“鄂温克族姑
搭配完成即可。
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
2.(1)B【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修辞手法及
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可知,“鄂温克族姑娘
其理解。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像回味着
们唱民歌”,客人的“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草原的无限乐趣”赋予骏马和大牛以人的情思:
(3)根据“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
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
将“河”比作“带子”;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蒙古马”可知,蒙古同胞“表演套马、摔跤、民族舞
“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比作“彩虹”。
蹈”,客人“跳舞、唱歌、骑马”。
(2)D【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这句话的
[培优提高]
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
一、1.(1)示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风景如画
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解析】本题考查图文
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所以A、B两项正确。
转换和文学常识。图片上有广阔的天空、无边无际
这句话位于文章结尾,起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
的草原和散落在草原上数不尽的牛羊。据此,我们
用,C项正确。D项中“希望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永
能想到描写草原的成语要表现出草原的广阔、青
远在一起”与句意不符,D项错误。
翠、美丽。根据诗句“天苍苍”,再结合图片,不难写
二、1.(1)绿毯【解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记忆
出下面两句诗。
能力,回答时注意正确书写。
(2)示例:纯净的天空下,纯净的草原让你拥有
(2)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解析】本题考
纯净的心。【解析】本题考查宣传语写作。所写
查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
宣传语要包含两个要,点:(1)展现草原的美,吸引大
的修辞手法,将“草原”比作了“无边的绿毯”,将“羊
家来草原旅游:(2)呼吁大家爱护草原环境。此外
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
宣传语的语言要流杨、生动、简短、富有号召力。
(3)示例:碧绿的湖面上漂浮着朵朵盛开的白
2.(1)①√③√【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
莲花【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要求仿写的是一个
解。根据材料一中“塞罕坝两代人通过近50年的艰
比喻句,其中需要包含两个比喻关系,即草原像什
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
么,羊群像什么,两个喻体之间要有联系。据此,发
洲的绿色奇迹”可知,①表述正确;②表述过于绝
挥想象,按要求作答即可。
对,不正确;③对材料三中图片的描绘正确。
2.(1)①②【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
(2)C【解析】本题考查对图片的理解。材料
据第①句中“那些小丘的线条…”可知,此句直接
三中的图片,画面为一片大树叶托着一个地球,整
描写草原景色。根据第②句中“既使人惊叹,又叫
个图形的轮廓似一只亮晶晶的眼睛,意在启示我们
人舒服……”可知,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
(2)BC【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
(3)示例:塞罕坝人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将原
“在写景中融入人的感受的写法的好处”即“寓情于
本荒芜的塞罕坝建设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
景”,其好处是既写了景,又表达了情,容易让读者
优良、经济富有的绿洲。这就告诉我们保护和建设
感同身受:情与景交融在一起,情因景生,景因情
好自然环境,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
美。所以B、C两项正确。
是我们现在和将来最大的财富。【解析】本题考
部分参考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