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11课 反对党八股(节选) 晨读晨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11课 反对党八股(节选) 晨读晨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6 15:1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反对党八股(节选)
一、读准字音,写对字形。(括号内填字音,横线上写字形)
1.接洽(  ) 2.量体裁衣(  )
3.靶子(  ) 4.枯燥(  )
5.蹩脚(  ) 6.芒硝(  )
7.______(yōnɡ)俗 8.明______(xī)
9.祸国______(yānɡ)民 10.______(xí)文
二、辨析下列近义词,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滥用·乱用
[辨词]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指使用不当。滥用:指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乱用:指随便地用,用的对象不适当。
[运用]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对象及范围,使用时要格外注意,不能不看对象________一通,也不能为了增加文章文采而________。
2.装腔作势·装模作样
[辨词] 二者都有“故意做出姿态”的意思。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装模作样: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样子给人看。
[运用] 许先生是某学校的国学教员,他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喜欢________,他________地在研讨会上侃侃而谈,让人觉得他好像挺有学问的。
三、识记下列成语,在下面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成语积累]
1.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这里讽刺那些不看对象盲目地写文章的同志。
2.言之无物:文章或言论内容空洞。
3.量体裁衣:按照身材剪裁衣裳,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成语填空]
1.但是面对性格执拗的小李,老王知道和他讲道理简直就是(    )。
2.教师应当从语用的规范性、艺术性、修养性三方面评价学生的语用水平,避免学生陷入(    )、言之无序、言之无力的困境。
3.应始终坚持将申请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情况(    ),制定符合申请人自身情况的方案。
[提示] 一、1.qià 2.liànɡ 3.bǎ 4.zào 5.bié 6.xiāo 7.庸 8.晰 9.殃 10.檄
二、1.乱用 滥用 2.装腔作势 装模作样
三、1.对牛弹琴 2.言之无物 3.量体裁衣
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节选)》中说:“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至于以装腔作势来达到名誉和地位的目的,那更是卑劣的念头,不待说的了。”“党八股”的实质,就是主观主义作祟。主观主义的表现就是:假、大、空,只务虚,不唯实,说白了就是官僚主义思想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脱离实际的坏习气。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由弱变强、由小变大,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革命和建设的风雨,最终取得了今日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伟大成就,靠的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的一股精气神。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顺利前行;什么时候没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适用角度]  务实创新 实事求是 求实进取
1.名句识记
(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2)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4)谨于言而慎于行。 (《礼记·缁衣》)
(5)君子强学而力行。 (杨雄《法言·修身》)
(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7)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王充《论衡·薄葬》)
2.名段诵读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事求是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不然,岳麓书院的牌匾只能挂在墙上而走不进人的心里,毛主席的题词也只是束之高阁的历史经典。吾辈青少年,培养实事求是的品质,不仅要学习理论,更要身体力行。
(2)实事求是,人生的大智慧。你可曾记得那古战场上的赵括,人称其谋略有加,的确如此,于纸上谈兵法,头头是道,但用于实战之中,却输得一败涂地。你可曾记得那战场上的秦家军,所向披靡,人称其勇猛,的确如此,而这勇猛的背后,是秦叔宝率其士兵日夜苦练成就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战场上的勇猛正是战场下的实事求是成就的。相较于赵括“在云端跳舞”的行为,我更欣赏秦叔宝“在地面步行”的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踏出的是实力,踏出的是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的成功。由此可见,于战场之上,实事求是,为取胜的大智慧。
(3)实事求是,有利于我们客观地完善自我。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不断地完善自我,而这一切又不得不立足于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实事求是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开创出一条崭新的大道。邓小平根据国内、国际形势,毅然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引发市场经济革命,让中国走上和平崛起和繁荣的道路。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于他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完善自我,也使国家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实事求是能够完善自我的。完善自我使我们更加充实,增添新的力量,勇敢地面对挑战。
1.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学而》)
[明理知义] 有子说:“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现。态度容貌的庄矜恭敬合于礼,就不致遭受侮辱。与人交往保持亲和的态度,这样的人值得别人尊重。”
[成长启示] 信义是社会道德共同之所尚,故古人有一诺千金之说,有重然诺而轻生死者。并非人不重生死,而是信义高于生死,惟其义尽,所以至于仁。背信弃义者遭人唾弃是信义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人还必须坚持内心的自律,保持一种恭肃近于礼的状态。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明理知义] 子夏问孝道。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成长启示] 孝的本质不仅仅是对父母的物质照顾,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的精神关怀和尊重。保持愉悦和婉的容色,这很简单,也是极难的。简单在于只是一个简单的表情,极难在于天长日久,始终保持,因为这需要发自内心的爱和尊重。如果只注重外在的行为,而没有内心的敬意,那么这种孝顺就可能流于表面,甚至变成虚伪。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