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一、读准字音,写对字形。(括号内填字音,横线上写字形)
1.稻菽( ) 2.山麓( )
3.一蔸( ) 4.颖果( )
5.淤泥( ) 6.花蕊( )
7.扎布条( ) 8.屏气静神( )
9.米______(kānɡ) 10.分______(niè)
二、辨析下列近义词,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流传·留传
[辨词] 二者都有“留存下传”之意。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多指消息、故事等。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多指物件。
[运用] 关于烟斗的消息在到处________着,听爷爷说,那个烟斗是这家人的祖上________下来的。
2.退化·蜕化
[辨词] 二者都有“变化”之意。退化: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功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也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虫类脱皮,借指事物向坏的方面变化,多指腐化堕落。
[运用] (1)战争年代叛徒的变节,和平时期一些人走向腐败,其根源都在于思想道德上的________变质。
(2)作品通过展现作者在达森草原的见闻和经历,表达出其对冻土生态系统问题、草原________问题、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的直观感受和深入思考,非常具有价值。
3.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辨词] 二者都有“缺乏主见,模仿、追随别人”之意。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指语言上的,还指行动上的模仿、追随。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运用] (1)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________,不敢越雷池一步。
(2)每当一部所谓的大片上映后,人们都挤破脑袋去观看,然后在网上大加评论。而很多人,也习惯了________。
三、识记下列成语,在下面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成语积累]
1.刻骨铭心:刻在骨头上或心上,形容感念很深,永远不忘。也说镂骨铭心、铭心刻骨。
2.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
3.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4.力排众议:极力排除、反驳各种不同的意见。
5.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成语填空]
1.在生死关头,战机上的海军航空兵飞行员任永涛、粘金鑫想到的是人民的安危。为了人民,他们( )地做出抉择。
2.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 )的水稻植株上。
3.烹饪是一种调和的艺术。一次次练习,不只为完美调和自然的食材,精确调出酸甜苦辣咸之五味,更为调和出人间( )的美味关系。
[提示] 一、1.shū 2.lù 3.dōu 4.yǐnɡ 5.yū 6.ruǐ 7.zā 8.bǐnɡ 9.糠 10.蘖
二、1.流传 留传 2.(1)蜕化 (2)退化 3.(1)亦步亦趋 (2)人云亦云
三、1.义无反顾 2.鹤立鸡群 3.无与伦比
弘扬创新精神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荣誉。
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2004感动中国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适用角度] 勇于创新 向传统挑战 志与力 勇于奉献 淡泊名利 勤奋
1.名句识记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习近平)
(2)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 (徐悲鸿)
(3)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 (苏步青)
(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
(5)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梁启超)
(6)科学研究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这个是关键。搞科研,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应该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如果不尊重权威、不读书,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如果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创新就没有了空间。 (袁隆平)
2.名段诵读
(1)面对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既要拨开雾霭,找寻前人足迹,勤于借鉴,日拱一卒;也要打破时代之障壁,从更广大的视角和维度认识世界,而不局限于先前的“茧房”中。唯有勤于借鉴、勇于创新,我们才能找到时代问题的出路,行稳致远。
(2)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言:“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创新路子。”地衣真菌学家魏江春,就是一个敢于开创新路子的人。在国内地衣真菌科学领域尚且是一片空白时,年轻的他敢于挑此重担,将中国的地衣真菌科学研究提升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无数个像魏江春这样的开拓者,就像孤峰一样,创造并发展了我国的基础科学领域。作为青年人,我们也要做时代的开拓者,去开辟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3)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进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更宏伟的目标等待我们去实现,更辉煌的成就等待我们去创造。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焕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我们必能不断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中国必能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1.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为政》)
[明理知义]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成长启示] 这里讲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他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能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2.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
[明理知义]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成长启示]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一、读准字音,写对字形。(括号内填字音,横线上写字形)
1.模范( ) 2.熙熙攘攘( )
3.肺腑( )( ) 4.桃______(sū)
5.兵______(pǐ) 6.和______(ǎi)
二、辨析下列近义词,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传颂·传诵
[辨词] 传颂:指辗转传布颂扬,如“人们传颂着这个感人的英雄事迹”。传诵:有辗转传布称道的意思,但多用辗转传布诵读之义。
[运用] 杜甫心忧天下的精神在历史上________,他忧国忧民的诗歌也是________不止。
2.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辨词] 二者都可以形容人多。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运用] 商场前的公路上各种车辆________,显示了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商场内________的顾客,则直接证明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动力。
3.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辨词] 二者都有“对人很关心,很照顾”的意思,都用作褒义。关怀备至:关心得无微不至,着重于周到,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关心,适用范围较窄。体贴入微:着重于细致,多指对人照顾和关怀十分细致周到;用于各种人之间的互相关心,适用范围较宽。
[运用] 这次生病,老师对我________,同学们对我________,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浓浓的情谊和集体的温暖。
三、识记下列成语,在下面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成语积累]
1.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2.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3.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
[成语填空]
1.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践行慈孝,可用《论语》中的“色难”二字来概括,即对长辈( )很重要。
2.瞬息即逝的机会是极难把握的,这就要求我们要( )地加以观察。
3.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的扶危助困下,甘肃省和青海省( )打好抗震救灾攻坚战。
[提示] 一、1.mó 2.xī 3.fèi fǔ 4.酥 5.痞 6.蔼
二、1.传颂 传诵 2.川流不息 熙熙攘攘 3.关怀备至 体贴入微
三、1.和颜悦色 2.全神贯注 3.全力以赴
实干精神
张秉贵从1955年到北京市百货大楼当售货员,30多年接待顾客数百万人,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从为国家争光、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信念出发,他在问、拿、称、包、算、收六个环节上不断摸索,练就了“一抓准”“一口清”的过硬本领,接待一个顾客的时间从三四分钟减为一分钟。他通过特有的眼神、语言、动作、表情、步伐、姿态等,为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几乎成了那个时代商业领域的服务规范。20世纪70年代,他将自己几十年如一日满腔热情的服务精神归纳概括为“一团火”精神,响亮地提出“心有一团火,温暖顾客心”口号;80年代,他将自己的柜台服务经验,编写成《张秉贵柜台服务艺术》,并到各单位表演、讲课,听众达十多万人次。他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适用角度] 劳动精神 服务意识 执着信念 持之以恒
1.名句识记
(1)实干是青春最响亮的誓言,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人民日报》)
(2)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俗语)
(3)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
(4)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顾炎武《日知录》)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荀子·修身》)
(7)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刘基《拟连珠》)
(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2.名段诵读
(1)青年要脚踏实地,关注民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脚踏实地,是实现理想的基石。关注民生,是青春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杨宁脚踏实地,关注民生,积极探索贫困地区的扶贫模式,多次组织村民自主创业,帮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袁隆平脚踏实地,关注百姓饭碗里的安全,躬耕田间一辈子,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有的在救灾一线挥洒青春汗水,有的在高精尖领域贡献青春力量,有的在运动赛场上展现青春风采。吾辈青年,亦当关心社会,关注民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成功需要用心实干。这就像酿酒一样,不能只想着酒香四溢的一刻,而应该用心地挑选原料、精心地酿制。同样地,想要成功,就必须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与学习,不畏艰难险阻,不怕困苦挫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价值。
(3)干在实处,勇立潮头。这是一种勇往直前的姿态,也是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实干家们从不空谈,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人生的华章。他们知道,只有站在潮头,才能领略最美的风景,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明理知义]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做事。”
[成长启示] 孔子在这里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荣华富贵。
2.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论语·泰伯》)
[明理知义] 孔子说:“尧真是了不得呀!真高大得很呀!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他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成长启示] 孔子一连用了几个赞美之辞对尧进行称颂。在孔子的眼中,帝尧的德行深厚、广博。在人民面前,他有着广泛的爱、深厚的爱,这种大爱是无私的。帝尧的德行不仅顺应天道,建立了礼仪制度以及文化体制等,更是开启了中华的文明史,其功绩足以彪炳千秋,这也是孔子及其弟子想要实现的终极理想。
一、读准字音,写对字形。(括号内填字音,横线上写字形)
1.毛坯房( ) 2.调侃( )
3.拯救( ) 4.烫手山芋( )
5.撰写( ) 6.奇葩( )
7.收______(liǎn) 8.悲______(chuànɡ)
二、辨析下列近义词,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收集·搜集
[辨词] 收集:使聚集在一起。“收集”的事物是不用费多大工夫的。或许这东西原本就在这儿,只不过乱了、散了;或许这东西是别人送来的,你只需要归纳整理。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
[运用] 事实上,进行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都必须从________资料入手;钟扬________种子进行研究,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2.开门见山·开宗明义
[辨词] 二者都有“不绕弯子”的意思。开门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重在提及话题。开宗明义:《孝经》第一章的篇名,说明全书宗旨,后来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说出主要的意思,重在阐明主旨。
[运用] 读书要注意读第一章,因为第一章往往________,阐明全书的主旨;写文章要写得短小精悍,最好是直截了当,________,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3.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辨词] 二者都有“内容丰富,一切都有”的意思。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前者侧重于丰富繁杂;后者侧重于齐全完备,无一遗漏。
[运用] 本届戏剧节剧目题材多样,现实题材、传统故事、经典童话、世界名著________。表演内容丰富,________。
三、识记下列成语,在下面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成语积累]
1.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2.雷厉风行:像雷一样猛烈,像风一样快,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也泛指做事情声势大而行动快。
3.跌宕起伏:形容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也比喻感情、关系等起落变化。
4.烫手山芋:比喻有好处而想得到、但又有麻烦不好处理的事物。
[成语填空]
1.这部电视剧情节( ),扣人心弦。
2.夏雨骤然而作,( ),来得粗犷、豪爽,不若秋雨的缠绵悱恻,散乱如丝,乱人心扉。
3.动员全市上下对标先进,比学赶超,( ),快干实干,努力争创一流业绩,为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提示] 一、1.pī 2.kǎn 3.zhěnɡ 4.yù 5.zhuàn 6.pā 7.敛 8.怆
二、1.搜集 收集 2.开宗明义 开门见山 3.应有尽有 包罗万象
三、1.跌宕起伏 2.戛然而止 3.雷厉风行
探索与追求
钟扬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30余年,学术援藏16年,在雪域高原跋涉50多万公里,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填补了世界种质资源库没有西藏种子的空白;帮助和推动了西藏大学的植物学专业从“三个没有”(即没有教授、教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申请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到创造一个又一个“第一”,不仅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一系列空白,更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功推向世界……一项项成就,足以镌刻于中国学术史。
钟扬作为知识分子,他的一生中既留下了学术巨著,更写就了精神史诗。古人有期许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指向长空的远大抱负,起点却在泥土之中。真正的知识分子,既光风霁月,也泥泞满身,钟扬就是如此:33岁就已经是副局级,却毅然放弃所有的职级待遇,做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16年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最荒芜的地区,匍匐在雪域高原研究种子,经历过无数生死一瞬,为的是“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的信念。他拥抱土地、尘土扑面,却又精神高洁、心忧天下,在显微镜里,看到的是浩瀚无垠的祖国大地。
[适用角度] 探索与追求 心忧天下 初心使命 坚守与执着
1.名句识记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2)探索真理是人类的最高追求。 (爱因斯坦)
(3)勇敢地去探索,才能发现生活的真谛。 (歌德)
(4)追求真理比拥有真理更可贵。 (莱辛)
(5)探索是人类的本质,求知是生命的动力。 (郭沫若)
(6)探求未知,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阿姆斯特朗)
(7)勇敢地迈出探索的脚步,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爱迪生)
(8)探求真理,就是摆脱愚昧的束缚。 (伏尔泰)
(9)先锋者敢为人先,不断攀登,虽可能失败,但对成功者来说,仍有意义和价值;成功者以先锋者为基石,他们的成功是对先锋者最好的馈赠。 (钟扬)
2.名段诵读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青年成长的道路上,勇于向未知领域进军是不可或缺的品质。青年是时代的先锋,他们的每一次勇敢尝试都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挑战。“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做不成的”俞鸿儒独辟蹊径,一往无前。拨开科学的雾,荡去岁月的尘,我们看到一位科学家黄金般的心。他的事迹告诉青年,只有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才能不断开拓新的天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时代呼唤青年勇于向未知领域进军。这不仅是对青年个人的期望,更是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嘱托。在人工智能这一前沿领域,我们见证了无数的未知与挑战,但同时也看到了它所带来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教育培训,人工智能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然而,这一领域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青年一代的勇敢探索和创新精神。
(3)我们要以试错精神,寻人生进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不可否认,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选择知足与安逸,但不敢试错的人生是懦弱的,是没有希望的。试错的人生,虽败犹荣。雷军曾说过,人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其实试错的成本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试错是生命历程的一种标记,生而为人,敢于试错,才能对生命产生激励,“每一次尝试,都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1.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明理知义] 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作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成长启示] 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育都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司马牛正直善言而性情急躁,所以在这里,孔子耐心地引导他加强修养,向内省察自己。一切无负于人,自然心中无所愧疚,心胸开阔、坦荡,也就无所忧愁、无所畏惧了。从司马牛和孔子的对话中也可以感觉到他的浮躁和轻率,未及深思就以为什么都很容易。
2.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
[明理知义] 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成长启示] “无为而治”是道家所称赞的治国方略,符合道家思想的一贯性。这里,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这表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在孔子的观念中,这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礼治。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