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四章 阶段提升课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讲义--2026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四章 阶段提升课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讲义--2026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5:45:56

文档简介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素养 目标 1.掌握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能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同主族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提升“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考点一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减弱,元素的金属性也减弱。
3.根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1)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较活泼的金属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Zn+Cu2+===Zn2++Cu,则金属性:Zn>Cu。
5.根据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
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弱,如氧化性:Cu2+>Fe2+,则金属性:Cu<Fe。
1.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比KOH的碱性强
B.铯与水或酸溶液反应剧烈,都生成氢气
C.Cs的还原性比Na强,故Na+的氧化性大于Cs+
D.Cs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Cs2O
D [A项,Cs和K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电子层数Cs比K的多,故Cs的金属性比K强,CsOH的碱性比KOH的碱性强,正确;B项,铯与Na性质相似,与水或酸溶液反应更剧烈,都生成H2,正确;C项,Cs的还原性比Na强,所以Na+的得电子能力比Cs+强,正确;D项,因为Cs的金属性强于Na,碱金属元素只有Li与O2反应的产物为Li2O一种,其他与O2反应的产物至少有两种,错误。]
2.下列叙述中金属M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N的活泼性强的是(  )
A.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N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常温时,M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N不能
C.1 mol M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 N 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
D.M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N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
B [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以及从酸中置换出H2的多少与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无关,A、C两项错误;金属的活泼性越强,越易与水反应,常温时,M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N不能,说明金属M的活泼性比N的活泼性强,B项正确;由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金属性的强弱,而不是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D项错误。]
考点二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根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1)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或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活泼的非金属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Cl2+2Br-===2Cl-+Br2,则非金属性:Cl>Br。
4.根据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判断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如还原性:Cl-<I-,非金属性:Cl>I。
1.不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
A.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
B.H2S水溶液暴露于空气中变浑浊
C.常温下H2O是液体,H2S是气体
D.O2和H2化合比S和H2化合容易
C [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故A不符合题意;H2S水溶液暴露于空气中因和氧气反应生成硫单质而变浑浊,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可以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故B不符合题意;常温下H2O是液体,H2S是气体,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元素的非金属性没有关系,故C符合题意;O2和H2化合比S和H2化合容易,可以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故D不符合题意。]
2.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元素比Y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①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
②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
③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④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⑤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高
⑥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的酸性:X强于Y
A.②⑤⑥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③⑤⑥
D [①与H2越容易化合,则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不符合题意;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不符合题意;③两元素如果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则在元素周期表中,X在Y右边,则X非金属性更强,如果不在同一周期,则不能判断,符合题意;④该置换反应说明X单质氧化性更强,因此X的非金属性强,不符合题意;⑤最高正价的高低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如非金属性:F>Cl,但是F没有正价,符合题意;⑥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弱可以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但是根据对应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弱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关于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铍的金属性比镁强
B.氯化镁的氧化性比氯化铍强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易和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C [Be位于第ⅡA族,Be、Mg、Ca的金属性依次增强,A、B错误,C正确;镁与冷水很难反应,Be与冷水更难反应,D错误。]
2.下列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的事实的是(  )
A.HClO4的酸性强于HBrO4
B.HBr的分解温度低于HCl
C.BrCl中氯为-1价
D.FeBr2溶液中滴少量氯水,溶液变黄
D [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强弱,HClO4的酸性强于HBrO4,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A不符合题意;HBr的分解温度低于HCl,说明HBr较不稳定,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B不符合题意;BrCl中Br为+1价、Cl为-1价,可说明Cl易得到电子,非金属性较强,C不符合题意;还原性:Fe2+>Br-,FeBr2溶液中滴少量氯水,亚铁离子先被氧化,溶液变黄色,不能证明氯气一定置换了溴,也就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D符合题意。]
3.有A、B、C、D、E五种金属元素。在相同条件下,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弱;A、B单质均可以从C盐溶液中置换出C;D单质可以与冷水剧烈反应并放出氢气;A、B、C、E四种单质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E不放出氢气。则五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D>B>A>C>E   B.D>A>B>C>E
C.A>B>C>E>D D.D>E>B>A>C
B [元素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即金属性:A>B;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可得金属性:A>C、B>C,且可推知A、B均不与水反应;D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说明D的金属性最强;E不能和盐酸反应,另外几种可以,说明E的金属性最弱,因此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D>A>B>C>E。]
4.借助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已知Ca是第四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
B.已知As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多,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
D [由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可知,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增强,金属活动性增强,与水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A、B、C错误;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递增,D正确。]
5.为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2)装置C中盛放的是烧碱稀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得出氯元素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依据为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原子比硫原子更容易获得电子形成离子 ②次氯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 ③S2-比Cl-的还原性强 ④HCl比H2S稳定
(4)若B瓶中盛放KI溶液,实验时,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为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则需要用氯气置换出硫单质,在给定试剂中只能选取Na2S溶液。该过程中发生置换反应,有淡黄色沉淀S生成,化学方程式为Na2S+Cl2===2NaCl+S↓。(2)Cl2是有毒气体,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所以装置C中盛放烧碱稀溶液的目的是吸收多余的尾气,防止污染空气。(3)得电子能力越强,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①正确;通过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可以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不能通过HClO和稀硫酸的氧化性进行比较,故②错误;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故S2-比Cl-的还原性强,可以说明Cl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③正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④正确。(4)若B瓶中盛放KI溶液,通入氯气后,会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碘单质,溶液变为棕色,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2Cl-+I2。
[答案] (1)A 产生淡黄色沉淀 Na2S+Cl2===2NaCl+S↓ (2)吸收氯气,防止污染大气 
(3)①③④ (4)溶液变为棕色 2I-+Cl2===2Cl-+I2
数智分层作业(二十七)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分值: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碲(T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5周期第ⅥA族,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TeO4
B.碲的原子半径比铷(Rb)的小
C.硫单质与氢气反应比氧单质与氢气反应更容易
D.硫化氢比碲化氢更稳定
C [碲(Te)是第ⅥA族元素,最高价为+6价,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TeO4,A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碲的原子半径比铷(Rb)的小,B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与氢气反应逐渐困难,故硫单质与氢气反应比氧单质与氢气反应更难,C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硫化氢比碲化氢更稳定,D正确。]
2.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  )
A.Cl2+2I-===2Cl-+I2
B.稳定性:HCl>HI
C.酸性:HClO4>HIO4
D.酸性:HClO3>HIO3
D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Cl2+2I-===2Cl-+I2,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I2,则元素的非金属性:Cl>I,A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氯化氢比碘化氢稳定,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B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ClO4>HIO4,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C正确;酸性:HClO3>HIO3,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I,因为两种酸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D错误。]
3.下列事实不能用于判断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
A.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1 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C.溶液中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D.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B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A项正确;元素的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B项错误;还原性强的金属可以把还原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项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D项正确。]
4.A、B代表两种非金属元素,下列不能说明A的非金属性比B强的是(  )
A.B的简单阴离子(B2-)的还原性强于A的简单阴离子(A-)的还原性
B.A的含氧酸比B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A的单质A2能将B的阴离子(B2-)氧化,并发生置换反应
D.A、B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时,前者产物中Fe的化合价为+3价,后者产物中Fe的化合价为+2 价
B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B的阴离子(B2-)的还原性强于A的阴离子(A-)的还原性,则非金属性:A>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A的含氧酸比B的含氧酸的酸性强,但不一定是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确定A、B的非金属性强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A的单质A2能将B的阴离子(B2-)氧化,并发生置换反应,可说明非金属性:A>B;A、B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前者产物中Fe为+3价,后者产物中Fe为+2价,说明A的非金属性比B强。]
5.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
选项 事实 结论
A 与冷水反应,Na 比Mg剧烈 金属性: Na>Mg
的碱性强于 金属性:Ca>Mg
C 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非金属性: S>C
D t ℃时,Br2+H2===2HBr,I2+H2 2HI 非金属性: Br>I
C [与冷水反应,Na 比Mg剧烈,说明钠的活泼性比镁强,因此金属性:Na>Mg;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也增强,根据的碱性强于Mg(OH)2,可得金属性:Ca>Mg; 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说明酸性:H2SO3>H2CO3,但不能说明非金属性: S>C,判断非金属性强弱主要通过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HI的稳定性比HBr的稳定性弱,根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因此能得出非金属性:Br>I。]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6.如图所示是氯气的制备以及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比较实验,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装置D的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已知卤族元素的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不能与NaCl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
B.装置B中可盛放水,吸收氯气中的HCl气体
C.装置E下层呈现紫红色
D.装置E中有机试剂层呈现紫红色,能说明非金属性:Br>I
A [A项,F2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所以F2不能与NaCl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正确;B项,氯气易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所以不能用水吸收氯气中的杂质,错误;C项,苯的密度比水的小,应在上层,所以装置E上层呈现紫红色,错误;D项,Cl2通入D与NaBr反应生成Br2,可能有Cl2剩余,把D中溶液加入E中,也有可能是Cl2将I-氧化为I2,所以不能说明非金属性:Br>I,错误。]
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关于图中阴影部分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阴影部分元素为第ⅥA族元素
B.H2S的稳定性比H2O强
C.该纵列元素(除O外)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均为H2RO4(R表示阴影部分元素)
D.H2SeO4的酸性比H2SO4强
A [阴影部分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ⅥA族,A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则H2S的稳定性比H2O弱,B错误;该纵列元素(除O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表示为H2RO4,还存在H2RO3等其他价态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C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则H2SeO4的酸性比H2SO4弱,D错误。]
8.X、Y、Z为同主族的3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XO4>HYO4>H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Y>HZ
C.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HX>HY>HZ
BC [由同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XO4>HYO4>HZO4,可知非金属性:X>Y>Z。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XY>Z,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Y>HZ,B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X>Y>Z,C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X>Y>Z,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HX三、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3分)
9.(9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1 ①
2 ② ⑤
3 ③ ⑥
4 ④ ⑦
(1)表中元素________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的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_的单质在室温下呈液态(填写元素符号)。(3分)
(2)表中元素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2分)
(3)表中元素⑥、⑦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2分)
(4)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的分子式是________。(2分)
[解析] (1)据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可知,F的非金属性最强,K的金属性最强,单质在室温下呈液态的是Br2。(2)元素③为N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3)元素⑥、⑦分别为Cl、Br,其非金属性:Cl>Br,所以氢化物稳定性:HCl>HBr。(4)F无正化合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HClO4。
[答案] (1)F K Br (2) ? (3)HCl HBr (4)HClO4
10.(14分)某同学学习过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后,在做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的实验现象。现在请你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查阅资料
Ⅰ.四氯化碳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Ⅱ.卤素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1) 实验目的: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 实验用品:
仪器:________、________。(请填写两件主要的玻璃仪器)
试剂:氯水、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四氯化碳溶液。(2分)
(3) 实验内容(在如表横线中填写相关内容):(2分)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 向盛有少量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溶液,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________色
② 向盛有少量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溴水,振荡,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溶液,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________色
(4)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问题和讨论:
①上述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于F2过于活泼,所以很难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事实说明氟的非金属性比氯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解析] (2)需要试管盛放试剂,用胶头滴管滴加试剂。(3)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溴单质在CCl4溶液中显橙红色;溴单质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在CCl4溶液中显紫红色。(4)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来得出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5)①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溴单质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该元素的单质和氢气化合得到的氢化物就越稳定,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可以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F>Cl;或者F2能置换出水中的氧,而Cl2不能置换出水中的氧,所以F的非金属性比Cl强。
[答案] (2)试管 胶头滴管 (3)①橙红 ②紫红 (4)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5)①Cl2+2Br-===2Cl-+Br2 Br2+2I-===2Br-+I2 ②F2能置换出水中的氧,而Cl2不能置换出水中的氧(或HF的稳定性强于HCl)
12 / 1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素养 目标 1.掌握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能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同主族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提升“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考点一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减弱,元素的金属性也减弱。
3.根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1)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较活泼的金属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Zn+Cu2+===Zn2++Cu,则金属性:Zn>Cu。
5.根据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
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弱,如氧化性:Cu2+>Fe2+,则金属性:Cu<Fe。
1.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比KOH的碱性强
B.铯与水或酸溶液反应剧烈,都生成氢气
C.Cs的还原性比Na强,故Na+的氧化性大于Cs+
D.Cs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Cs2O
2.下列叙述中金属M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N的活泼性强的是(  )
A.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N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常温时,M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N不能
C.1 mol M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 N 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
D.M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N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
考点二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根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1)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或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活泼的非金属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Cl2+2Br-===2Cl-+Br2,则非金属性:Cl>Br。
4.根据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判断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如还原性:Cl-<I-,非金属性:Cl>I。
1.不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
A.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
B.H2S水溶液暴露于空气中变浑浊
C.常温下H2O是液体,H2S是气体
D.O2和H2化合比S和H2化合容易
2.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元素比Y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①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
②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
③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④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⑤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高
⑥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的酸性:X强于Y
A.②⑤⑥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③⑤⑥
1.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关于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铍的金属性比镁强
B.氯化镁的氧化性比氯化铍强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易和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C [Be位于第ⅡA族,Be、Mg、Ca的金属性依次增强,A、B错误,C正确;镁与冷水很难反应,Be与冷水更难反应,D错误。]
2.下列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的事实的是(  )
A.HClO4的酸性强于HBrO4
B.HBr的分解温度低于HCl
C.BrCl中氯为-1价
D.FeBr2溶液中滴少量氯水,溶液变黄
3.有A、B、C、D、E五种金属元素。在相同条件下,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弱;A、B单质均可以从C盐溶液中置换出C;D单质可以与冷水剧烈反应并放出氢气;A、B、C、E四种单质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E不放出氢气。则五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D>B>A>C>E   B.D>A>B>C>E
C.A>B>C>E>D D.D>E>B>A>C
4.借助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已知Ca是第四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
B.已知As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多,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
5.为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2)装置C中盛放的是烧碱稀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得出氯元素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依据为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原子比硫原子更容易获得电子形成离子 ②次氯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 ③S2-比Cl-的还原性强 ④HCl比H2S稳定
(4)若B瓶中盛放KI溶液,实验时,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