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一章 阶段提升课 第1课时 突破离子反应的三大题型 讲义--2026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一章 阶段提升课 第1课时 突破离子反应的三大题型 讲义--2026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5:45:56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突破离子反应的三大题型
素养 目标 1.学会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方法。 2.明确溶液中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方法和技巧。 3.了解常见离子的推断与检验方法和策略。
考点一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1.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是“两易、两等、两查”
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六个角度”
(1)看是否遵循客观事实、不能主观臆造
离子方程式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书写的,因此书写离子方程式必须遵循客观事实,以事实为基础。如铜粉与盐酸的反应:Cu+2H+===Cu2++H2↑(错误,该反应不能发生或不存在);铁粉与稀硫酸的反应:2Fe+6H+===2Fe3++3H2↑(错误,生成物为Fe2+)。
(2)看各物质形式书写是否正确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易溶、易电离的物质须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弱酸、弱碱、气体和水等须写成化学式形式。
如实验室制备CO2的反应:+2H+===CO2↑+H2O(错误,CaCO3是难溶物,须写成化学式;正确书写为CaCO3+2H+===Ca2++CO2↑+H2O);NaHCO3与醋酸的反应:+H+===CO2↑+H2O(错误,CH3COOH为弱酸须写成化学式,正确书写为+CH3COOH===CH3COO-+CO2↑+H2O)。
(3)看是否遵循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书写离子方程式同样也要遵循元素守恒、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还要遵循得失电子守恒等关系。
如:Cu和AgNO3溶液反应:Cu+Ag+===Cu2++Ag(错误,不遵循电荷守恒,正确书写为Cu+2Ag+===Cu2++2Ag)。
(4)看是否符合“少量”“过量”等限定条件
某些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由于反应物用量(或滴加顺序)、浓度、溶液酸碱性等不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也不同,因此在判断或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这些限定条件。
如:过量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2++2OH-===CaCO3↓+H2O(错误,CO2过量应生成,正确书写为===;CO2少量时生成CaCO3);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OH-===CaCO3↓+H2O(正确,即等物质的量反应)。
(5)看是否漏写某些离子间的反应
有的离子反应中有多种离子参加反应,有时可能漏写某些离子,比较常见的有:
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的反应:Cu2++2OH-===Cu(OH)2↓[错误,漏写与Ba2+的反应,正确书写为+Ba2++2OH-===Ca(OH)2↓+BaSO4↓]。
(6)看各离子的配比情况是否正确
某些离子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均正确,但有可能各离子配比不正确。
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的反应:+Ba2++OH-===BaSO4↓+H2O(错误,正确书写为+Ba2++2OH-===BaSO4↓+2H2O)。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  )
(2)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BaSO4↓。 (  )
(3)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 (  )
(4)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  )
(5)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OH-+H+===H2O。 (  )
(6)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Mg+Ag+===Mg2++Ag。 (  )
2.镉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防腐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但镉的毒性较大,一旦受其影响,可导致肺障碍病变和肾功能不良,还可以通过器官组织中的积蓄引起骨痛病。
目前,对于含镉(主要含Cd2+)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沉淀法或化学反应等方法。
(1)沉淀法是处理含镉废水的一种主要方法。该方法是在含镉的工业废水中投入消石灰,使Cd2+形成难溶的Cd(OH)2沉淀而除去。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镉离子的另一方法是还原法。利用置换反应,加入铁等金属单质,将Cd2+从废水体系中还原出来,然后分离即可。请你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甲同学取一定量的含镉的工业废水检测,发现溶液呈碱性。乙同学指出甲同学的检测不对。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离子共存问题
1.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原理
离子共存即溶液中的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事实上是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若不能发生反应,则能大量共存。
2.“三看”突破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
(1)看要求
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是“一定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
(2)看条件
题干是否有隐含条件:①“无色透明”溶液不存在有色离子,如Cu2+(蓝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紫红色);②酸性溶液不能大量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③碱性溶液不能大量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
(3)看反应
①能否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Mg2+与OH-,Ca2+与、都不能大量共存。
②能否生成水。如在酸性溶液中OH-不能大量共存,在碱性溶液中H+不能大量共存。
③能否生成挥发性物质。如H+与、等不能大量共存。
④强氧化性与强还原性的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1.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K+、、
B.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Mg2+、、、
C.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K+、Cl-、、
D.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Mg2+、Na+、、
2.经检测,某工业废水显酸性,且废水中含有大量Na+、Cu2+、Cl-、、。
(1)下列离子中,不可能大量存在于该废水中的是________。
A.K+  B.Ag+  C.Fe3+  
(2)若将该废水调节至碱性,原废水中存在的离子会有哪些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 离子的检验与推断
1.三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 试剂 操作及现象
CaCl2(或BaCl2)溶液、稀盐酸(或稀硝酸) 向待测液中加入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溶于稀盐酸(或稀硝酸),生成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有
Cl- 稀硝酸、AgNO3溶液 向待测液中加入几滴稀硝酸,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
稀盐酸、BaCl2溶液 向待测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然后加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
2.离子推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肯定性原则:根据现象推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
(2)互斥性原则:如溶液中含有Ba2+,则、不能大量存在。
(3)进出性原则:要注意所加试剂引入什么离子,是否造成干扰。
(4)守恒原则(电中性原则):阳离子和阴离子同时存在于溶液中且正、负电荷总量相等。
1.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K+、Ag+、Ba2+、Cu2+、Cl-、OH-、、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②另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向②所得混合物中加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
④将③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K+、OH-、、
B.可能含有Cl-、OH-
C.一定不含有Ag+、Ba2+、Cu2+、Cl-
D.无法判断离子种类
2.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共存的阴离子是______(填字母)。
A.Cl-  D.OH-
1.在下列条件的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Na+、Cl-、、Fe3+
B.无色透明溶液中:K+、、、H+
C.可与锌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a+、Ca2+、Cl-、
D.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Ba2+、Na+、、Cl-
2.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④、⑤、⑥H+、中的几种,且每种离子的浓度均相等。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向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2) 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将(2)中所得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
B.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
D.肯定不含的离子有④⑤⑦
3.下列方框中的物质或溶液之间发生的反应分别是①②③④,下列有关这些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置换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
B.②是复分解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O2-===H2O
C.③是化合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
D.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CO2+Ba2++2OH-===BaCO3↓+H2O
4.(素养题)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猜想自来水中可能含有大量Cu2+、Ca2+、Mg2+和某些阴离子,从而进行了三组实验:
①取适量自来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过滤后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另取适量自来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硝酸后再滴加AgNO3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不用做实验就可排除的离子是______。
(2)通过实验可初步确定自来水中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大量Ca2+、Mg2+;判断依据的离子
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来水中所含阴离子可以确定有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确定实验②中滴加的Na2CO3溶液已过量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7第1课时 突破离子反应的三大题型
素养 目标 1.学会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方法。 2.明确溶液中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方法和技巧。 3.了解常见离子的推断与检验方法和策略。
考点一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1.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是“两易、两等、两查”
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六个角度”
(1)看是否遵循客观事实、不能主观臆造
离子方程式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书写的,因此书写离子方程式必须遵循客观事实,以事实为基础。如铜粉与盐酸的反应:Cu+2H+===Cu2++H2↑(错误,该反应不能发生或不存在);铁粉与稀硫酸的反应:2Fe+6H+===2Fe3++3H2↑(错误,生成物为Fe2+)。
(2)看各物质形式书写是否正确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易溶、易电离的物质须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弱酸、弱碱、气体和水等须写成化学式形式。
如实验室制备CO2的反应:+2H+===CO2↑+H2O(错误,CaCO3是难溶物,须写成化学式;正确书写为CaCO3+2H+===Ca2++CO2↑+H2O);NaHCO3与醋酸的反应:+H+===CO2↑+H2O(错误,CH3COOH为弱酸须写成化学式,正确书写为+CH3COOH===CH3COO-+CO2↑+H2O)。
(3)看是否遵循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书写离子方程式同样也要遵循元素守恒、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还要遵循得失电子守恒等关系。
如:Cu和AgNO3溶液反应:Cu+Ag+===Cu2++Ag(错误,不遵循电荷守恒,正确书写为Cu+2Ag+===Cu2++2Ag)。
(4)看是否符合“少量”“过量”等限定条件
某些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由于反应物用量(或滴加顺序)、浓度、溶液酸碱性等不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也不同,因此在判断或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这些限定条件。
如:过量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2++2OH-===CaCO3↓+H2O(错误,CO2过量应生成,正确书写为===;CO2少量时生成CaCO3);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OH-===CaCO3↓+H2O(正确,即等物质的量反应)。
(5)看是否漏写某些离子间的反应
有的离子反应中有多种离子参加反应,有时可能漏写某些离子,比较常见的有:
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的反应:Cu2++2OH-===Cu(OH)2↓[错误,漏写与Ba2+的反应,正确书写为+Ba2++2OH-===Ca(OH)2↓+BaSO4↓]。
(6)看各离子的配比情况是否正确
某些离子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均正确,但有可能各离子配比不正确。
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的反应:+Ba2++OH-===BaSO4↓+H2O(错误,正确书写为+Ba2++2OH-===BaSO4↓+2H2O)。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  )
(2)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BaSO4↓。 (  )
(3)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 (  )
(4)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  )
(5)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OH-+H+===H2O。 (  )
(6)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Mg+Ag+===Mg2++Ag。 (  )
[答案] (1)× (2)× (3)× (4)√ (5)× (6)×
2.镉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防腐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但镉的毒性较大,一旦受其影响,可导致肺障碍病变和肾功能不良,还可以通过器官组织中的积蓄引起骨痛病。
目前,对于含镉(主要含Cd2+)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沉淀法或化学反应等方法。
(1)沉淀法是处理含镉废水的一种主要方法。该方法是在含镉的工业废水中投入消石灰,使Cd2+形成难溶的Cd(OH)2沉淀而除去。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镉离子的另一方法是还原法。利用置换反应,加入铁等金属单质,将Cd2+从废水体系中还原出来,然后分离即可。请你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甲同学取一定量的含镉的工业废水检测,发现溶液呈碱性。乙同学指出甲同学的检测不对。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利用镉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难溶的Cd(OH)2沉淀。(2)利用置换反应,然后写成离子方程式。(3)如果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含有OH-,会与Cd2+反应生成Cd(OH)2沉淀,所以含有镉离子的工业废水不可能呈碱性。
[答案] (1)Cd2++Ca(OH)2===Cd(OH)2+Ca2+ (2)Fe+Cd2+===Fe2++Cd (3)如果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含有OH-,会与Cd2+反应生成Cd(OH)2沉淀
考点二 离子共存问题
1.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原理
离子共存即溶液中的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事实上是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若不能发生反应,则能大量共存。
2.“三看”突破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
(1)看要求
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是“一定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
(2)看条件
题干是否有隐含条件:①“无色透明”溶液不存在有色离子,如Cu2+(蓝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紫红色);②酸性溶液不能大量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③碱性溶液不能大量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
(3)看反应
①能否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Mg2+与OH-,Ca2+与、都不能大量共存。
②能否生成水。如在酸性溶液中OH-不能大量共存,在碱性溶液中H+不能大量共存。
③能否生成挥发性物质。如H+与、等不能大量共存。
④强氧化性与强还原性的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1.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K+、、
B.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Mg2+、、、
C.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K+、Cl-、、
D.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Mg2+、Na+、、
A [A项各离子间均不发生反应,可大量共存,A正确;Mg2+和、OH-均能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Ba2+与、均能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H+ 和反应生成CO2和H2O,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2.经检测,某工业废水显酸性,且废水中含有大量Na+、Cu2+、Cl-、、。
(1)下列离子中,不可能大量存在于该废水中的是________。
A.K+  B.Ag+  C.Fe3+  
(2)若将该废水调节至碱性,原废水中存在的离子会有哪些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D (2)H+、Cu2+减少
考点三 离子的检验与推断
1.三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 试剂 操作及现象
CaCl2(或BaCl2)溶液、稀盐酸(或稀硝酸) 向待测液中加入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溶于稀盐酸(或稀硝酸),生成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有
Cl- 稀硝酸、AgNO3溶液 向待测液中加入几滴稀硝酸,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
稀盐酸、BaCl2溶液 向待测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然后加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
2.离子推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肯定性原则:根据现象推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
(2)互斥性原则:如溶液中含有Ba2+,则、不能大量存在。
(3)进出性原则:要注意所加试剂引入什么离子,是否造成干扰。
(4)守恒原则(电中性原则):阳离子和阴离子同时存在于溶液中且正、负电荷总量相等。
1.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K+、Ag+、Ba2+、Cu2+、Cl-、OH-、、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②另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向②所得混合物中加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
④将③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K+、OH-、、
B.可能含有Cl-、OH-
C.一定不含有Ag+、Ba2+、Cu2+、Cl-
D.无法判断离子种类
A [无色溶液说明不含Cu2+;①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含OH-,则不含Ag+;②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或或两者都有,则一定不含Ba2+;③向②所得混合物中加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含和;④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Cl-,但可能是加入的BaCl2溶液及盐酸引入的,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Cl-。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溶液中一定含K+。综上所述,原溶液一定含有K+、OH-、、,一定不含Ag+、Cu2+、Ba2+,可能含有Cl-。]
2.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共存的阴离子是______(填字母)。
A.Cl-  D.OH-
[解析] (1)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可能含有Cu2+、Fe3+等有色离子。(2)加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肯定存在Ag+。(3)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肯定含有Mg2+。(4)原溶液中由于含有Ag+和Mg2+,阴离子中不可能含有Cl-、、OH-,可能含。
[答案] (1)Cu2+、Fe3+ (2)Ag+ (3)Mg2+ Mg2++2OH-===Mg(OH)2↓ (4)B
1.在下列条件的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Na+、Cl-、、Fe3+
B.无色透明溶液中:K+、、、H+
C.可与锌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a+、Ca2+、Cl-、
D.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Ba2+、Na+、、Cl-
D [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为碱性溶液,Fe3+与OH-不能共存;高锰酸根离子为有色离子;与锌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溶液,H+与不能共存。]
2.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④、⑤、⑥H+、中的几种,且每种离子的浓度均相等。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向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2) 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将(2)中所得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
B.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
D.肯定不含的离子有④⑤⑦
B [因溶液是无色的,则溶液中不含Cu2+;(1)向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含有H+,不含和;(2)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为BaSO4,说明溶液中含有;(3)将(2)中所得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为AgCl,因(2)中引入了Cl-,故无法说明溶液中是否含有Cl-;由于每种离子的浓度均相等,且溶液呈电中性,则溶中一定含有Na+,一定不含Cl-;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①Na+、、⑥H+,一定不含、④、⑤、⑦Cu2+。]
3.下列方框中的物质或溶液之间发生的反应分别是①②③④,下列有关这些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置换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
B.②是复分解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O2-===H2O
C.③是化合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
D.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CO2+Ba2++2OH-===BaCO3↓+H2O
B [金属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A项正确;盐酸和CaO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aO===Ca2++H2O,B项错误;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不是离子反应,C项正确;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与量有关,二氧化碳少量时生成物为正盐,二氧化碳过量时生成物为酸式盐,则少量CO2通入Ba(OH)2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CO2===BaCO3↓+H2O,离子方程式为CO2+Ba2++2OH-===BaCO3↓+H2O,过量CO2通入Ba(OH)2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CO2===Ba(HCO3)2,离子方程式为===,D项正确。]
4.(素养题)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猜想自来水中可能含有大量Cu2+、Ca2+、Mg2+和某些阴离子,从而进行了三组实验:
①取适量自来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过滤后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另取适量自来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硝酸后再滴加AgNO3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不用做实验就可排除的离子是______。
(2)通过实验可初步确定自来水中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大量Ca2+、Mg2+;判断依据的离子
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来水中所含阴离子可以确定有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确定实验②中滴加的Na2CO3溶液已过量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由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确定自来水中含有Mg2+;过滤后的滤液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确定自来水中含有Ca2+。(3)滴加足量稀硝酸后再滴加AgNO3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自来水中含有Cl-。(4)关键是要检验上层清液中是否含有。
[答案] (1)Cu2+ (2)含有 Mg2++2OH-===Mg(OH)2↓、+Ca2+===CaCO3↓ (3)Cl-(或氯离子) 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有关反应为Cl-+Ag+===AgCl↓ (4)取适量实验②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若产生无色气泡(或滴加C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Na2CO3溶液已过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数智分层作业(七) 突破离子反应的三大题型
(分值: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Na+、Cl-、
B.K+、Na+、、
C.Mg2+、H+、、Cl-
D.、Ba2+、OH-、
C [A项===H2O+CO2↑,二者不能大量共存;B项,无色溶液中不可能存在大量的;C项,各离子之间相互不反应,且均为无色离子,能够大量共存;D项、OH-之间反应生成弱电解质NH3·H2O,二者不能大量共存。]
2.某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提示:金属与HNO3反应不产生H2)(  )
A.Na+、K+、Cl-、
B.Cu2+、Fe2+、、
C.Na+、Ca2+、Cl-、
D.OH-、Cu2+、、Cl-
A [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H+,且不含,由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Na+、K+、Cl-、之间相互不反应,且四种离子都不与H+反应,能共存,A符合题意;由金属与HNO3反应不产生H2可知,溶液中不能含有,B不符合题意;Ca2+与会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物CaCO3,且与H+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OH-与Cu2+反应生成难溶物,且OH-与H+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碳酸钠溶液中:、Ca2+、Cl-、
B.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Ba2+、Cl-、
C.含有大量HCl的溶液:Na+、、Cl-、OH-
D.无色透明溶液中:K+、、、
B [A项,Ca2+与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项,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Na+、Ba2+、Cl-、之间相互不反应,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C项,H+、OH-发生反应生成水,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项呈紫色,为有色离子,不符合题意。]
4.以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H2SO4 正确
B 向碳酸镁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2H+===CO2↑+H2O 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C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为红褐色:Fe3++3H2O===Fe(OH)3↓+3H+ 正确
D 向石灰乳中加入足量稀盐酸:Ca(OH)2+2H+===Ca2++2H2O 错误,应写成离子形式
B [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评价不合理,A错误;碳酸镁浊液中碳酸镁不能拆成离子形式,评价合理,B正确;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为红褐色,制备的是Fe(OH)3胶体,不能生成沉淀,评价不合理,C错误;石灰乳不能拆成离子形式,评价不合理,D错误。]
5.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Mg2++2OH-===Mg(OH)2↓
MgCO3+Ba(OH)2===Mg(OH)2↓+BaCO3
+2H+===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C.Fe2O3+6H+===2Fe3++3H2O
Fe2O3+2H2SO4===2FeSO4+2H2O
D.H++OH-===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D [MgCO3不能拆成离子形式,A项错误;+2H+===CO2↑+H2O表示可溶性碳酸盐和强酸反应,而NaHCO3属于弱酸的酸式盐属于弱酸根离子,不能拆成和H+形式,B项错误;Fe2O3+6H+===2Fe3++3H2O表示氧化铁与可溶性强酸反应生成铁盐和水,不能生成硫酸亚铁,C项错误;H++OH-===H2O表示可溶性强酸和可溶性强碱反应生成水,D项正确。]
6.Fe3+、、Al3+和X四种离子以个数之比为2∶4∶1∶1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X可能是(  )
A.Na+         B.OH-
D.Cl-
D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X必定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X可能是OH-或Cl-,又因为氢氧根离子与Fe3+、Al3+不能大量共存,而Cl-与Fe3+、Al3+能大量共存,所以X可能是Cl-。]
7.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2↑+H2O
B.稀硫酸与Ba(OH)2溶液混合:+Ba2+===BaSO4↓
C.Na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H2O
D.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2H+===H2O+CO2↑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A正确;稀硫酸与Ba(OH)2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2H++2OH-===BaSO4↓+2H2O, B错误;溶液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与NaOH溶液混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H++OH-===H2O,C错误;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D错误。]
8.下列离子组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选项 离子组 加入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Na+、 Ba(OH)2溶液 +Ba2++2OH-===BaSO4↓+2NaOH
B H+、Cl- 足量石灰乳 2H++2OH-===2H2O
C K+、 NaHSO4溶液 +H+===H2O+CO2↑
D Ag+、 少量盐酸 +H++Cl-===AgCl↓+HNO3
C [A项,应该是===BaSO4↓,错误;B项,石灰乳应保留化学式,不能拆成离子形式,错误;D项,应该是Ag++Cl-===AgCl↓,错误。]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FeS2)催化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2FeS2+7O2+2H2O+4H+,实现该反应的物质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消耗1分子O2转移4个电子
B.反应Ⅱ中Fe3+为氧化剂
C.反应Ⅲ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
D.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4Fe(NO)2++O2+4H+===4Fe3++4NO+2H2O
C [题述反应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该反应消耗1分子O2转移4个电子,A正确;反应Ⅱ中Fe元素由+3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所以反应Ⅱ中Fe3+为氧化剂,B正确;反应Ⅲ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由题图可知,反应Ⅰ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O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守恒可写出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4Fe(NO)2++O2+4H+===4Fe3++4NO+2H2O,D正确。]
10.已知某溶液中含有H+、Na+、Mg2+、Cl-、、中的几种,下列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错误的是(  )
A.若加入盐酸后有气体产生,原溶液中一定不含H+、Mg2+
B.若加入Ba(OH)2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或
C.若加入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一定含Cl-
D.若加入苏打后无现象,原溶液中可能含有H+、Na+、Cl-、、
CD [若加入盐酸后有气体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则一定不含H+、Mg2+,A正确;若加入Ba(OH)2溶液后有沉淀生成,沉淀可能是碳酸钡,也可能是氢氧化镁,B正确;若加入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Ag2CO3,C错误;若加入苏打后无现象,只能说明不含有H+、Mg2+,但可能含有Na+、Cl-、、,D错误。]
11.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NO3)2、CaCl2、K2CO3、Na2SO4,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l2、K2CO3
B.原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Ba(NO3)2
C.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Na2SO4
D.②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一定只有CaCO3+2H+===Ca2++H2O+CO2↑
D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可能是CaCO3或BaCO3或BaSO4或CaSO4;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沉淀中无BaSO4或CaSO4,并有气泡产生,则该气体为CO2,沉淀为BaCO3或CaCO3或二者的混合物,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K2CO3,也一定含有CaCl2或Ba(NO3)2中至少一种;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生成的白色沉淀为AgCl,说明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l2,则可能含有Ba(NO3)2。]
12.已知硫酸钡难溶于强酸。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Cl-、、、Na+、Mg2+、Cu2+中的若干种。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取一定体积的上述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1是硫酸钡
B.溶液2中滴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X中含有Cl-
C.溶液X中可能存在Mg2+、Na+,一定不存在Cu2+
D.溶液X中一定存在Na+、、
D [由实验流程可知,X与B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1,则溶液X中一定不含Cu2+,且白色沉淀1与足量盐酸反应,白色沉淀2一定为BaSO4,气体A为CO2,则溶液X中一定含、,则不含Mg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溶液X中一定含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由分析可知,白色沉淀1是碳酸钡、硫酸钡混合物,A错误;因加入盐酸,引入氯离子,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氯离子,B错误;由分析可知,溶液X中一定不含Cu2+、Mg2+,一定含、、Na+,可能含有Cl-,C错误、D正确。]
13.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B.水中的、、Cl-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后被除去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阴离子交换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
A [本题考查了离子交换法净化水的过程分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原有的Ca2+、Na+、Mg2+被换为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阳离子数目增多,A项错误;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后,阴离子、Cl-、被OH-交换,B项正确;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同时发生反应:H++OH-===H2O,D项正确;由于多数阴、阳离子被除去,变为较为纯净的水,故水的导电性降低,C项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4分)
14.(7分)现有下列物质:A.烧碱 B.H2SO4
C.干冰 D.硫酸钡 E.纯碱
(1)纯碱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将干冰升华后所得的气体通入过量烧碱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a、b、c、d分别是Na2CO3、BaCl2、HCl、AgN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两两混合,现象如表所示:
反应物 a+b c+d a+d a+c b+d
现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色气体
①b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②写出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解析] (1)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2↑+H2O。(2)干冰是固体CO2,CO2与过量烧碱溶液反应生成Na2CO3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2O。(3)a分别与b、c、d混合都能生成白色沉淀,则a为AgNO3溶液;b与d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则b和d为Na2CO3和HCl溶液的组合,则c为BaCl2溶液;c与d生成白色沉淀,则d为Na2CO3溶液,b为HCl溶液。①b是HCl溶液。②a+c(即AgNO3与B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答案] ===CO2↑+H2O
===+H2O
(3)①HCl ②Ag++Cl-===AgCl↓
15.(9分)无机化合物按照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其中②、③、⑥均由Na、K、H、N、O、S中的三种元素组成。
强酸 强碱 可溶性盐 ★
①HCl ③ ⑤Na2CO3 ⑦CO2
② ④Ba(OH)2 ⑥ ⑧SO3
(1)图中★可以代表的物质类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③的水溶液呈碱性,写出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2分)
(3)②与④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沉淀生成)。(2分)
(4)④与少量的⑦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④与⑥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2分)
[答案] (1)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 (2)NaOH===Na++OH-(或KOH===K++OH-,合理即可) (3)OH-+H+===H2O (4)Ba2++2OH-+CO2===BaCO3↓+H2O ===BaSO3↓(或===BaSO4↓、HS-+OH-===H2O+S2-,合理即可)
16.(8分)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工厂。两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l-、OH-、六种离子。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3种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3种离子。加一定量的________(填“活性炭”或“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________(填写金属元素符号)。(2分)
(3)若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可用来浇灌农田。
①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4分)
[解析] (1)甲厂的废水呈碱性,则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与OH-反应的Ag+、Fe3+不能大量共存,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甲厂废水中应含有K+,乙厂废水中含有Ag+、Fe3+,则与Ag+反应的Cl-不能大量存在,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乙厂废水中还有,由此可知:甲厂废水中含有K+、Cl-、OH-,乙厂废水中含有Ag+、Fe3+、。(2)乙厂废水中含有Ag+、Fe3+、,活性炭只能吸附,不能置换出金属,所以要置换出金属单质,应该加入铁粉,将银离子转换成金属银。(3)①根据两厂废水中含有的离子可知,混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Fe3++3OH-===Fe(OH)3↓。②经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有的溶质为硝酸钾。
[答案] (1)K+、Cl-、OH- (2)铁粉 Ag 
(3)①Ag++Cl-===AgCl↓、Fe3++3OH-===Fe(OH)3↓ ②KNO3(或硝酸钾)
17.(10分)某学习小组为证实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成该实验报告。
(1)【实验原理】 溶液的导电性由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决定。观察______________,据此判断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证明反应是离子反应。(2分)
【实验装置】 如图1所示。
【实验过程与记录】(2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连接好装置,向烧杯中加入25 mL一定浓度的Ba(OH)2溶液和2滴酚酞溶液,逐滴滴加一定浓度的H2SO4溶液直至过量,边滴边振荡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填写支持实验结论的证据) 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
(2)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可近似地用图2中的______(填字母)曲线表示。(2分)
(3)书写下列两种情况的离子方程式。
①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解析] (1)溶液的导电性由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决定。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越多,会使灯泡越亮,所以灯泡的明暗程度可以判断离子浓度变化,从而证明发生了离子反应;现象分析:开始烧杯中只有强电解质Ba(OH)2,灯泡变亮,随着加入H2SO4溶液,析出沉淀,离子浓度减小,所以会逐渐变暗,当完全反应时,小灯泡会熄灭,再加入H2SO4溶液,小灯泡会逐渐变亮。(2)根据现象可知,随着H2SO4的滴入,导电能力先减弱后增强,故曲线c合理。(3)①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BaSO4↓;②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数目相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BaSO4↓。
[答案] (1)灯泡的明暗程度 灯泡由明变暗,直至熄灭,然后又逐渐变亮 (2)c ===H2O+BaSO4↓ ②===2H2O+BaSO4↓
12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