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基础课)
素养目标
从微观角度认识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根据原子的结构特征确定元素。
初高衔接
知识点一 原子的构成
1.构成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
负电荷
2.质量数
(1)概念: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____和____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作质量数。
(2)质量关系
①质量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
质子
中子
质子数(Z)+中子数(N)
(3)电性关系
①电中性微粒(原子或分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带电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具体如下表:
阳离子(Rm+)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_____________
阴离子(Rm-)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_____________
核外电子数+m
核外电子数-m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原子呈电中性,其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
(2)相对原子质量就是质量数。 ( )
(3)微粒中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 )
(4)某种氯原子的中子数是18,则其质量数是35,核外电子数是17。 ( )
√
×
×
√
2.硒(Se)在人体内可以起到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功效,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为45
B.质量数为113
C.中子数为79
D.质子数为34
D 表示该原子的质量数为79,质子数=原子序数=34,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79-34=45,故只有D正确。]
√
1.电子层
(1)概念: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________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____________,
也称作电子层。电子层模型示意图如下:
知识点二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能量不同
不连续的壳层
N
M
L
K
原子核
(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
各电子层由内到外 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字母代号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 由__到__
能量高低 由__到__
近
远
低
高
2.电子分层排布
(1)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按K→L→M→N……顺序排列。
(2)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①第n层最多能容纳____个电子。如K、L、M、N层最多能容纳电子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②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能超过__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__个电子)。
③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__个。
2n2
2、8、18、32
8
2
18
3.核外电子排布表示——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注明其意义:
原子核
粒子符号
核内质子数
电子层
M层电子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
离子结构示意图中各符号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一样,但注意离子结构示意图中“8”及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
微思考
1.将Na、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写成 正确吗?若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提示:均不正确。Na的L层没有排满(达到8个电子)就开始排M层;K的最外层电子数为9,超过了8个电子。
2.电子层模型类似于切开的洋葱:
(1)原子核周围是否真实存在这样的壳层?
(2)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否沿固定轨迹做高速旋转?
提示:(1)电子层不是真实存在的,是科学家为了表达形象,根据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而设想的结构模型。
(2)电子在某一区域内做无规则运动。
归纳总结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完全相同。 ( )
(2)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 )
(3)M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18个电子。 ( )
(4)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 )
(5)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 )
√
×
×
×
×
2.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信息 元素名称 原子结构示意图
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 ____
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 ____
硅
硼
信息 元素名称 原子结构示意图
C元素+1价离子(C+)的电子层排布与Ne相同 ____
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____
钠
氧
[解析] L层有8个电子,则M层有4个电子,故A为硅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当次外层为K层时,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则为3,是硼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当次外层为L层时,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5×8=12,违背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故不可能。C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0+1=11,故为钠元素。当次外层为K层时,D为氧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当次外层为L层时,最外层则有24个电子,故不可能。
3.核电荷数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
(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3倍、4倍的原子分别是____________。
(3)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________。
H、Li、Na、K
He、Be、Mg、Ca
Be、Ar
C、O、Ne
Li、Si
(4)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________。
(5)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____________;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________。
(6)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________。
Li、P
H、Be、Al
Li、Ca
He、C、S
O
1.科学家于2000年发现了核电荷数为116的元素Lv。下列有关质量数为293的Lv原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质子数为116
B.中子数为177
C.电子数为116
D.原子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多61
随堂评估 知能落实
√
D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6,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93-116=177,A、B、C项正确;该原子中中子数比质子数多61,D项错误。]
2.(教材互鉴·苏教必修第一册)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种元素的原子内质子数相等
B.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含有相同中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一种原子
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
3.下列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上电子数的4倍
D.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
B [K、L、M电子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K层上可排1个电子,也可排2个电子,A项正确;当M层上排有电子时,L层上一定排满了8个电子,而M层上最多只能排18个电子,又18<8×4,B项错误;K层上最多只能排2个电子,2×4=8,即存在M层电子数和L层电子数都为8,C项正确;当K层为最外层时,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如H、He,D项正确。]
4.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m倍(m为大于1的整数),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
A.2m B.2m+10
C.2m+2 D.m+2
√
C [按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m倍(m为大于1的整数),所以次外层电子数小于8,即次外层只能为K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是2m,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2m+2,C正确。]
5.某些元素的微粒的电子层结构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微粒代表一种原子,则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
(2)向该微粒(带负电荷)的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会出现白色沉淀,则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
(3)某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该微粒,则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
(4)某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该微粒,则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
Ar
Cl-
K+
S2-
[解析] (1)由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可知,该原子质子数为18,故该原子为氩原子,微粒符号为Ar。(2)盐溶液中的某微粒(带负电荷)与AgNO3溶液反应时会出现白色沉淀,则该微粒是Cl-,氯离子和银离子发生反应:Ag++Cl-===AgCl↓,生成AgCl白色沉淀。(3)该元素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即钾原子,这种微粒的符号为K+。(4)该元素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即硫原子,这种微粒的符号为S2-。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
1.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数智分层作业(二十四) 原子结构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分值:50分)
11
12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2.下列关于稀土元素钕(60Nd)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与的中子数相同
C.与的质子数相等
D.所含的中子数等于质子数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A [B项,二者的中子数分别为142-60=82和143-60=83;C项,二者的质子数分别为60和58;D项,中子数为84,质子数为60。]
3.下列关于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
②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③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④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A [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能量越低离核越近,能量越高离核越远。]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是Ca
B.属于金属元素
C.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最高正化合价是+2价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C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是20号元素钙,A正确、B正确;钙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容易失电子,最高正化合价是+2价,C错误、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5.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最可能表示为( )
A.B3A2 B.BA2
C.A3B2 D.AB2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B [因为B元素的L层电子数为a+b且有M层,所以a+b=8,又因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且满足a+b=8,所以A原子有两个电子层,且K层有2个电子,则L层有6个电子,所以a=6,b=2,进而推知B的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8、4,即A为O,B为Si。]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6.在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为( )
A.A-x+n-32 B.A-x+n+24
C.A-x+n+32 D.A+x-n-24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C [设R原子的质子数为a,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也为a,则的核外电子数x=a+4×8+n,即a=x-32-n,R原子的质量数为A,故其中子数为A-a=A-x+32+n。]
7.1个HnRO3分子中共有x个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a g HnRO3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
A.(x-n) mol
B.(x-24-n) mol
C.(x-n-24) mol
D. mol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D [1个HnRO3分子中共有x个电子,HnRO3分子呈电中性,则该分子质子数为x,而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HnRO3的摩尔质量为(A+n+48)g·mol-1,a g HnRO3物质的量为n=== mol,则a g HnRO3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x=mol。]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8.(10分)(1)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并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核外有2个电子层、10个电子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
②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2)用下列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的编号(A、B、C、D)填空。
①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是________;
②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
③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
④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________。(4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B、C
A、B
D
C
[解析] (2)①由结构示意图可知,B和C的核外电子层排布相同;②核内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为同一种元素,A和B属于同一种元素;③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D为Na,属于金属元素;④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He为2),C为稀有气体Ne。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
9.X、Y、Z、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若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m>n,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b=m-n B.a>b>d>c
C.a>b>c>d D.b+d=m+n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
√
AC [由题干可知,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即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有a-m=b-n=c+n=d+m。由分析可知:a-m=b-n,则a-b=m-n,A正确;由分析可知:a-m=b-n=c+n=d+m且m>n,故a>b>c>d,B错误,C正确;由分析可知:b-n=d+m,则b-d=m+n,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0.核电荷数小于18的两种元素X、Y,核电荷数:Y>X,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1,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下列有关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Y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每个离子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B.X、Y形成的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C.X、Y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溶解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均具有碱性
D.X、Y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Y的化合价相同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B [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X为O,Y为Na,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为Na2O、Na2O2,A项正确;Na2O无强氧化性,B项错误;二者溶解于水均能生成NaOH,C项正确;Na2O、Na2O2中Na的化合价均为+1,D项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1.(6分)已知1~20号元素中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其质子数为A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元素的名称:C________,D________。(2分)
(2)原子结构示意图: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2分)
(3)若没有“质子数为A氯
钙
锂
[解析] 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次外层只能是K层,A为碳元素;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L层电子数为8,M层电子数为4,B元素为硅元素;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符合此条件的元素有锂和氯,因为质子数B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2.(12分)已知X、Y、Z、W、R五种短周期元素中,X是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W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总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R元素原子最外层有 1个电子,其阳离子与Z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R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Z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2分)
(2)含X、Y、Z、R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分)
(3)W的两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__。(2分)
(4)将少量的YZ2通入足量的RZX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氧
NaHCO3
SO3
CO2+2NaOH===Na2CO3+H2O
(5)未知质量的化合物WZ2中,所含质子总数为3.2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
①WZ2的质量为__________。
②与WZ2质量相同的YX4的体积为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4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6.4 g
8.96 L
[解析] 根据X是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可知X为H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则内层为2个电子,最外层为4个电子,Y为C元素;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其次外层只能是2个电子,即Z为O元素;根据题意可知,W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8,则M层电子数为6,故W为S元素;结合R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其阳离子与O2-核外电子总数相同,可知R为Na元素。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R(Na)元素的质子数为11,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Z为O元素,其元素名称为氧。
(2)由H、C、O、Na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HCO3。
(3)W(S)元素在氧化物中有+4、+6两种价态,其氧化物为SO2、SO3。
(4)将少量CO2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Na2CO3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5)①1个SO2分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6+8×2=32,1 mol SO2中所含质子总数为32NA,未知质量的SO2中所含质子总数为,则其物质的量为0.1 mol,其质量为0.1 mol×64 g·mol-1=6.4 g。②与SO2质量相同的CH4的物质的量为6.4 g÷16 g·mol-1=0.4 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4 mol×22.4 L·mol-1=8.96 L。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