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二)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试卷总分44分
?题组一 动量守恒的条件
1.下列几种现象中,所选系统动量守恒的有( )
A.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车,从水平方向跳上一个人,人和车为一系统
B.运动员将铅球从肩窝开始加速推出,以运动员和铅球为一系统
C.从高空自由落下的重物落在静止于地面上的车厢中,以重物和车厢为一系统
D.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斜面,斜面也光滑,一个物体沿斜面滑下,以重物和斜面为一系统
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静止的物体A和B,物体A的质量是B的2倍,两物体中间用细绳锁定一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现把细绳剪断,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 )
A.A的速率是B的2倍
B.A的动量大小大于B的动量大小
C.A受的力大于B受的力
D.A、B组成的系统的总动量为零
?题组二 动量守恒的应用
3.如图所示,用细线挂一质量为M的木块,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自左向右水平射穿此木块,穿透前后子弹的速度分别为v0和v(设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和空气阻力不计),木块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密闭汽缸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缸内有一隔板P,隔板右边是真空,隔板左边是质量为m的高压气体,若将隔板突然抽去,则汽缸的运动情况是( )
A.保持静止不动
B.向左移动一定距离后恢复静止
C.最终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回到原来位置
5.两个小木块B、C中间夹着一根轻弹簧,将弹簧压缩后用细线将两个木块绑在一起,使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这时它们的运动图线如图中a线段所示,在t=4 s末,细线突然断了,B、C都和弹簧分离后,运动图线分别如图中b、c线段所示,从图中的信息可知( )
A.木块B、C都和弹簧分离后的运动方向相反
B.木块B、C都和弹簧分离后,系统的总动量增大
C.木块B、C分离过程中B木块的动量变化较大
D.木块B的质量是木块C质量的
?题组三 反冲现象
6.某实验小组发射自制水火箭如图所示,火箭外壳重2 kg,发射瞬间将壳内质量为4 kg的水相对地面以10 m/s 的速度瞬间喷出,g取10 m/s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火箭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A.15 m B.20 m C.25 m D.30 m
7.如图所示,自行火炮(炮管水平)连同炮弹的总质量为M,在水平路面上以v1的速度向右匀速行驶,发射一枚质量为m的炮弹后,自行火炮的速度变为v2,仍向右行驶,则炮弹相对炮筒的发射速度v0为( )
A.
B.
C.
D.
8.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 m高时仅有水平速度v=2 m/s,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不计质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9.(12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A、B两小车质量都是M,A车前站立一质量为m的人,两车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为避免两车相撞,人从A车跳到B车上,最终A车停止运动,B车获得反向速度v0,试求:
(1)两小车和人组成的系统的初动量大小;
(2)为避免两车相撞,若要求人跳跃速度尽量小,则人跳上B车后,A车的速度为多大。
1 / 4课时分层作业(二)
1.A [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车,从水平方向跳上一个人,人和车为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即A正确;其他三项,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即B、C、D错误。]
2.D [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规定向左为正方向,有mAvA+mB(-vB)=0,由于物体A的质量是B的2倍,故A的速率是B的,A的动量大小等于B的动量大小,A、B错误,D正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受的力和B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错误。]
3.B [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Mv′,得v′=,故选B。]
4.B [突然撤去隔板,气体向右运动,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开始时系统的总动量为零,所以汽缸向左运动,结束时总动量为零,汽缸和气体都将停止运动,故B正确。]
5.D [由x-t图像可知,位移均为正,均朝一个方向运动,没有反向,A错误;木块都与弹簧分离后木块B的速度为v1= m/s=3 m/s,木块C的速度为v2= m/s=0.5 m/s,细线未断前木块B、C的速度均为v0=1 m/s,由于系统所受合外力之和为零,故系统的动量守恒:(mB+mC)v0=mBv1+mCv2,计算得木块B、C的质量比为1∶4,D正确,B错误;系统动量守恒,则系统内两个木块的动量变化量等大反向,C错误。]
6.B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1=Mv2,解得火箭的速度v2=20 m/s,又=2gh,解得火箭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h=20 m,故选B。]
7.B [自行火炮水平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与阻力平衡,系统动量守恒,设向右为正方向,发射前总动量为Mv1,发射后系统的动量之和为(M-m)v2+m(v0+v2),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1=(M-m)v2+m(v0+v2),解得v0=,故B正确。]
8.B [由h=gt2可知,爆炸后甲、乙两块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1 s,爆炸过程中,爆炸产生的力对沿原方向运动的一块的冲量沿运动方向,故这一块的速度必然增大,即v>2 m/s,因此水平位移大于2 m,C、D项错误;甲、乙两块在爆炸前后,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即甲、乙两块的动量改变量大小相等,两块质量比为3∶1,所以速度变化量之比为1∶3,由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x=v0t,所以A图中,v乙=-0.5 m/s,v甲=2.5 m/s,Δv乙=-2.5 m/s,Δv甲=0.5 m/s,A项错误;B图中,v乙=0.5 m/s,v甲=2.5 m/s,Δv乙=-1.5 m/s,Δv甲=0.5 m/s,B项正确。]
9.解析:(1)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与人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所以两小车和人组成的系统的初动量就等于最终A车停止运动、B车获得反向速度时系统的动量,所以由系统动量守恒得
p=(M+m)v0。
(2)为使两车恰好不会发生碰撞,则最终两车和人具有相同速度,设共速的速度为v1,由系统动量守恒得
(M+m)v0=(2M+m)v1
解得v1=v0。
答案:(1)(M+m)v0 (2)v0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