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8 波的形成和描述(含答案)--高中鲁科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8 波的形成和描述(含答案)--高中鲁科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5:42:04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八)
1.C [任何一个振动的质点都是一个波源,带动它周围的质点振动,将振动传播开来,所以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前一质点,但振动形式和振动频率均相同,若波源停止振动,已形成的波不会立即消失,仍沿原方向继续传播,综上所述,选项A、B、D错误,C正确。]
2.A [波源和介质是形成机械波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故A正确;简谐运动形成的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各质点都做简谐运动,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面的质点比前面的质点总要晚一些开始振动,但质点本身并不随波的传播而发生迁移,而且各质点的振动步调不一致,故B、C、D错误。]
3.AB [设该波的波速为v,周期为T,根据题意可得=0.3 s,=0.3 s,其中x1=1 m,x3=3 m,联立解得v=10 m/s,T=0.4 s,故A正确;由于该波源形成沿x轴正、负两个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则关于该波源对称的点的振动步调一致,故B正确;该波从波源传播到x=4 m处所需的时间为t== s=0.4 s,则可知0.4 s时x=4 m处的质点才开始振动,且跟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即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下振动,而0.2 s=,则可知t=0.6 s时,x=4 m处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正向上振动,此刻该质点具有正向最大速度,故C错误;波传播到x=-2.5 m处所用的时间为t1== s=0.25 s,则再经过0.25 s,x=-2.5 m处的质点正远离平衡位置向正向最大位移处振动,而离平衡位置越远加速度越大,即该质点的加速度正在增大,故D错误。]
4.D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是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是纵波,A错误;纵波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B错误;无论横波还是纵波,质点都不随波迁移,C错误;横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空气只能传播纵波,D正确。]
5.D [由于t=0时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由振动方程可知,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根据“上坡下,下坡上”可知t=T时的波形图为选项D。故选D。]
6.BD [根据图像,由波向右传播可得:质点2点向上振动即波源向上振动,故波源起振方向向上,故A错误;由图可知,T=2t=1 s,λ=4 m,故波速v== m/s=4 m/s,故B正确,C错误;t=1.5 s=T,波向前传播的距离x=vt=6 m,如图所示,x=4 m处的质点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故D正确。]
7.BD [无论波沿x轴哪个方向传播,此时P点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y轴负方向,A错误;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据“下坡上”的方法可以确定此时P点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B正确;由于无法确定此时P点向哪个方向运动,故从此时起经周期,质点P运动的距离可能比a大,也可能比a小,C错误;再经过半个周期时,P所在的位置与它现在的位置关于x轴对称,故那时P点的位移一定为负值,D正确。]
8.C [由简谐波的波形图可知简谐波的波长为λ=4 m。虽然知道两不同时刻的波形图,但不知道时间差,无法确定周期和频率,也无法确定波速,故选C。]
9.A [由题意作出波的图像:因为λ>3 m,当B点的位移为正的最大值时,A点位移恰为零,且向上运动可知,AB间距离为λ=x2-x1=3 m,由此解得该波波长λ=4 m;经1 s A回到正向最大位移,则经2 s A必回到平衡位置,而此时B处于波谷处,根据波动特征知,A的振动速度大于B的振动速度,故A正确;1 s末质点A在正向最大位移处,质点B在平衡位置,位移不相等,故B错误;由分析知,波长为4 m,故C错误;经1 s A回到正向最大位移处,故有:T+nT=1 s(n=0,1,2,3,…),可解得T= s(n=0,1,2,3,…),由v== m/s=(4n+1)m/s(n=0,1,2,3,…),故D错误。故选A。]
10.A [当机械波在t1时刻刚传到P质点时,P质点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说明这列波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t=0时,振源S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A正确;根据题图乙可知,t2时刻P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即此时P质点具有正向的最大速度,B错误;根据题图乙无法确定t2时刻振源S的位置,C错误;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则P质点需要经过t1时间才会停止振动,D错误。]
11.AC [绳波中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可知绳波是横波,其振幅为20 cm,波长为λ=4×4 m=16 m,A正确;t=0.5 s时,质点5开始向上运动,B错误;因T=2 s,波速v== m/s=8 m/s,振动传到质点8需要t= s=0.875 s,则t=7.3 s 到t=7.4 s,质点8已经振动6.425~6.525 s,即质点8处在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到最高点后再向下振动的阶段,其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波速由介质决定,与质点振动的周期无关,D错误。]
12.BD [由题图可知λ=12 m,解得λ=16 m,A错误;由v=,得T== s=8 s,B正确;简谐运动的加速度总指向平衡位置,P点位于y轴负半轴,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C错误;P点位于y轴的负半轴,经过2 s=,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则P向远离平衡位置方向振动,在0~2 s内质点P运动的路程有可能小于 0.1 m,D正确。故选BD。]
13.解析:(1)若波向右传播,由于振动的周期性,波向前传播的距离Δx=nλ+λ(n=0,1,2,3,…),波的传播速度v右== m/s=4(4n+1)m/s(n=0,1,2,3,…)
若波向左传播,波向前传播的距离Δx=nλ+λ(n=0,1,2,3,…)
波的传播速度v左== m/s=4(4n+3)m/s(n=0,1,2,3,…)。
(2)若波速v=68 m/s,则波在Δt时间内移动的距离s=vΔt=68×0.5 m=34 m=4λ,故波向右传播。
(3)若波向左传播,且3T<Δt<4T,则在这段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为3λ<Δx<4λ,故n=3,则波速为v左=4(4n+3) m/s=60 m/s。
答案:(1)见解析 (2)向右传播 (3)60 m/s
14.解析:(1)若该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2 s内传播距离Δx=nλ+λ=(8n+2)m(n=0,1,2,3,…)
波速v==(4n+1)m/s(n=0,1,2,3,…)
若该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2 s内传播距离
Δx′=nλ+λ=(8n+6)m(n=0,1,2,3,…)
波速v′==(4n+3)m/s(n=0,1,2,3,…)。
(2)若波速为5 m/s,可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周期T==1.6 s,Δt′=3.4 s=T
由波形图函数关系可知,x=7 m处的质点t0=0时刻的位移为y=-5 cm
该质点在3.4 s内通过的路程sy=8A+(A-|y|)=(90-5)cm。
答案:(1)(4n+1)m/s或(4n+3)m/s(n=0,1,2,3,…)
(2)(90-5)cm
4 / 4课时分层作业(八) 波的形成和描述
说明:单选题每小题4分,双选题每小题6分,本试卷总分82分
?题组一 波的形成和传播
1.关于机械波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波源开始起振时,介质中的所有质点都与波源同时开始振动
B.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频率越小
C.若波源做简谐运动,所带动的各质点也做简谐运动
D.若波源停止振动,介质中各质点也立即停止振动
2.以下对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波源和介质
B.波源做简谐运动形成的波中,各质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
C.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
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振动
3.(源自人教版教材改编)(双选)x=0处的波源S在t=0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形成沿x轴正、负两个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沿波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 m的9个质点,位置坐标如图所示。经0.3 s在x=1 m处的质点第一次具有正向最大速度,同时x=3 m处的质点开始振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10 m/s
B.x=-3 m和x=3 m处的两质点振动步调完全一致
C.t=0.6 s 时,x=4 m处的质点具有负向最大速度
D.t=0.5 s时,x=-2.5 m处的质点加速度在减小
?题组二 横波和纵波
4.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横波和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B.对于纵波,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定相同
C.形成纵波的质点随波一起迁移
D.空气介质只能传播纵波
?题组三 波的图像
5.位于坐标原点处的波源发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波源开始振动,其位移y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y=A sin ,则t=T时的波形图为(  )
A. B.
C. D.
6.(双选)如图所示,某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x轴上,当t=0时,波源x=0处的质点S开始振动,t=0.5 s时,刚好形成如图所示波形,则(  )
A.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
B.该波的波长为4 m
C.该波的波速为6 m/s
D.t=1.5 s时,x=4 m处的质点速度最大
7.(双选)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质点P此时刻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B.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质点P此时刻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C.从该时刻开始再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P运动的距离为a
D.从该时刻开始再经过半个周期时,质点P的位移为负值
?题组四 波速、波长与频率
8.一列简谐波在两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由图可确定这列波的(  )
A.周期   B.波速
C.波长   D.频率
9.一列波长大于3 m的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处在x1=1.5 m和x2=4.5 m的两质点A、B,当B点的位移为正的最大值时,A点位移恰为零,且向上运动,从此时开始计时,经1.0 s后A点的位移处于正的最大值,由此可知(  )
A.2 s末A点的振动速度大于B点的振动速度
B.1 s末A、B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波长为12 m
D.波速一定为1 m/s
10.如图甲所示,S为振源,P质点距S的距离为r,t=0时刻S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沿直线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P质点从t1时刻开始振动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t=0时刻振源S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B.t2时刻P质点振动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负方向
C.t2时刻振源S处于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
D.若波源停止振动,则P质点也马上停止振动
11.(双选)如图所示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质点 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已知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为1 m,t=0.5 s时,质点1第一次偏离平衡位置20 cm速度恰好为零,此时质点5刚要被带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波是横波,其振幅为20 cm,波长为16 m
B.t=0.5 s时,质点5开始向下运动
C.t=7.3 s到t=7.4 s,质点8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若波源振动周期变为1 s时,波速变为原来的两倍
12.(双选)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传播,波速为2 m/s,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为该介质中的一质点。则(  )
A.该波的波长为14 m
B.该波的周期为8 s
C.t=0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D.0~2 s内质点P运动的路程有可能小于0.1 m
13.(12分)一列横波在x轴线上传播,在t1=0时和t2=0.5 s时的波形图像如图所示,求: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
(2)若波速v=68 m/s,则波向哪个方向传播?
(3)若波向左传播,且3T<Δt<4T,则这列波的波速多大?
14.(12分)(源自人教版教材改编)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为t0=0和t1=2 s时的波形图。
(1)求这列波的波速;
(2)若波速为5 m/s,平衡位置在x=7 m处的质点从t0=0开始计时,求其在3.4 s内通过的路程。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