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习题课 闭合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习题课 闭合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14 21:3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讲 习题课 闭合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目标定位] 1.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动态电路.2.知道电路中闭合电路的功率关系,会计算闭合电路的功率.3.会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进行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1.闭合电路由内电路和外电路两部分组成,在外电路中沿着电流方向电势降低,在内电路中沿着电流方向电势升高.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电势降落之和.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几种表达形式
(1)电流形式:I=,说明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总电阻成反比.
(2)电压形式:E=IR+Ir或E=U外+U内,表明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内、外电压之和.
一、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1.解决闭合电路动态变化问题,应按照局部→整体→局部的程序进行分析.
2.基本思路:电路结构的变化→R的变化→R总的变化→I总的变化→U内的变化→U外的变化→固定支路→变化支路.
(1)对于固定不变的部分,一般按照欧姆定律直接判断.
(2)对于变化的部分,一般应根据分压或分流间接判断.
(3)涉及变阻器滑动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可将变阻器的滑动端分别滑至两个极端去讨论.
例1 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图1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答案 A
解析 由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可知R0连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减小,则R外减小,由I=可知I增大,由U内=Ir可知U内增大,由E=U内+U外可知U外减小,故电压表示数减小.由U1=IR1可知U1增大,由U外=U1+U2可知U2减小,由I2=可知电流表示数减小,故A正确.
借题发挥 闭合电路中由于局部电阻变化(或开关的通断)引起各部分电压、电流(或灯泡明暗)发生变化的问题的分析方法如下:
R局→R总→I总→U外
二、闭合电路的功率和效率
1.闭合电路的能量关系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U外+U内得闭合电路的能量关系:
qE=qU外+qU内①
此式反映了电源克服静电力做的功等于内外电路消耗的电能之和.
2.闭合电路的功率关系
由①式可得:
闭合电路的功率关系为:EI=IU+I2r②
其中,电源的总功率:P总=EI;电源内耗功率P内=U内I=I2r;电源输出功率P出=U外I.
3.对于纯电阻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I2R=()2·R=,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其最大输出功率为P=.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4.电源的效率:指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即η===.
对于纯电阻电路,电源的效率η===,所以当R增大时,效率η提高.当R=r(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时,效率仅为50%,效率并不高.
例2 如图3所示,电路中E=3V,r=0.5Ω,R0=1.5Ω,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10Ω.
图3
(1)在变阻器的阻值R为多大时,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为多大?
(2)在变阻器的阻值R为多大时,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为多大?
答案 (1)2Ω W (2)0 W
解析 (1)此种情况可以把R0归入电源内电阻,这样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也就是电源的输出功率.
即当R=r+R0=2Ω时,R消耗功率最大为:
Pm==W=W.
(2)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可以表达为:P=I2R0,因为R0不变,当电流最大时功率最大,此时应有电路中电阻最小,即当R=0时R0上消耗的功率最大:
Pm′=R0=×1.5W=W.
借题发挥 在解答第二问时,有些同学又会用第一问的方法来求解,把R归为内阻,调节R使内阻R+r=R0,这样使用是错误的.因为R0是定值电阻,由P=I2R0知,只要电流最大,P就最大.在研究电阻R上消耗的最大功率时,应注意区分“可变与定值”这两种情况,两种情况中求解的思路和方法是不相同的.
三、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1.在分析电路的特点时,把电容器支路看成断路,即去掉该支路,简化后若要分析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时,可在相应的位置补上.
2.确定电容器和哪部分电路并联,该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即电容器两端电压.
3.当电容器和某一电阻串联后接在某一电路两端时,由于电容器所在支路无电流通过,在此支路的电阻两端电压为零,此电路两端电压即电容器两端电压,而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可看成导线.
例3 如图4所示,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可忽略,R1=4Ω,R2=6Ω,C=30μF,求:
图4
(1)S闭合后,稳定时通过R1的电流;
(2)S原来闭合,然后断开,这个过程中流过R1的总电荷量.
答案 (1)1A (2)1.2×10-4C
解析 (1)电路稳定时,R1、R2串联,
易求I==1A,即为通过R1的电流.
(2)S闭合时,电容器两端电压UC=U2=I·R2=6V,储存的电荷量Q=C·UC.S断开至达到稳定后电路中电流为零,此时UC′=E,储存的电荷量Q′=C·UC′.很显然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增加了ΔQ=Q′-Q=CUC′-CUC=1.2×10-4C.电容器上电荷量的增加是在S断开以后才产生的,这只有通过R1这条途径实现,所以流过R1的电荷量就是电容器带电荷量的增加量.
借题发挥 (1)首先确定电路的连接关系及电容器和哪部分电路并联.(2)根据欧姆定律求并联部分的电压即为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3)最后根据公式Q=CU或ΔQ=CΔU,求电荷量及其变化量.
四、电路故障分析
用电压表检查故障: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示数,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指针偏转,则说明该段电路中有断点.
例4 用电压表检查如图5所示电路的故障,测得Uad=5.0V,Ucd=0,Uab=5.0V,则此故障可能是(  )
图5
A.L断路   
B.R断路
C.R′断路   
D.S断路
答案 B
解析 Uab=5.0V,说明b、c、d与电源之间和a与电源之间的元件和导线是完好的,只能是R断路.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1.如图6所示的电路,闭合电键S,待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减小R的阻值.则(  )
图6
A.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B.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C.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
D.路端电压增大
答案 B
解析 题图中的电路结构是R1与R先并联,再与R2串联,故R↓→R总↓→I干↑→U内↑→U外↓.R2两端电压U2=I干R2,U2增大,所以R与R1的并联电压减小,读数减小,A、C、D错误,B项正确.
闭合电路中的功率和效率
2.如图7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U?I图线,直线B为电阻R的U?I图线,用该电源和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路的总功率分别是(  )
图7
A.4W,8W
B.2W,4W
C.4W,6W
D.2W,3W
答案 C
解析 从题图中可知E=3V,图线A和图线B的交点是电源和电阻R构成闭合电路的工作点,因此P出=UI=4W,P总=EI=6W.
含电容器电路分析
3.如图8所示,R是光敏电阻,当它受到的光照强度增大时(  )
图8
A.灯泡L变暗
B.光敏电阻R上的电压增大
C.电压表V的读数减小
D.电容器C的电荷量增大
答案 CD
解析 光照强度增大时,R的阻值减小,闭合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I=增大,灯泡L变亮,选项A错误;光敏电阻R上的电压UR=E-
I(r+R灯)减小,选项B错误;电压表V的读数U=E-Ir减小,选项C正确;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等于灯泡两端的电压,灯泡两端的电压UL=IR灯增大,所以电容器C的电荷量Q=CUL增大,选项D正确.
电路故障分析
4.如图9所示,灯泡L1、L2原来都正常发光,在两灯突然熄灭后,用电压表测得c、d间电压比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高,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假设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  )
图9
A.a、c间断路
B.c、d间断路
C.b、d间断路
D.b、d间短路
答案 B
解析 因电路中L1、L2、R及电源串联,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两灯不亮,电路中必是断路,故D错误.电路中无电流,但c、d间电压升高,是因为c、d间断路,c、d两点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等电势.故正确答案为B.

题组一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恒定不变,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则(  )
图1
A.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小
B.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增大
C.电灯L更暗,安培表的示数减小
D.电灯L更暗,安培表的示数增大
答案 A
解析 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滑动,R1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增大,外电阻R外增大,干路电流I减小,安培表的示数减小,路端电压U增大,电灯两端电压增大,电灯L更亮,A正确,B、C、D错误.
2.如图2所示,E为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图2
A.I1增大,I2不变,U增大
B.I1减小,I2增大,U减小
C.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I1减小,I2不变,U减小
答案 B
解析 滑动触点由a向b移动时,R2阻值减小,所以总电阻减小,电路中总电流增大,则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故U减小.总电流增大,R3两端电压也增大,所以并联电路电压减小,故I1减小,I2增大.
3.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阻r≠0,R1和R2是两个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a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I1、I2的变化情况是(  )
图3
A.I1不变
B.I1变小
C.I2变大
D.I2变小
答案 BC
解析 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a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整个回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电流I=变大,路端电压U=E-Ir变小,I1变小,A错误,B正确;又I=I1+I2,所以I2变大,C正确,D错误.
题组二 闭合电路的功率和效率
4.两个电池1和2的电动势E1>E2,它们分别向同一电阻R供电,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相同.比较供电时电池1和2内部消耗的电功率P1和P2及电池的效率η1和η2的大小,则有(  )
A.P1>P2,η1>η2
B.P1>P2,η1<η2
C.P1<P2,η1>η2
D.P1<P2,η1<η2
答案 B
解析 因为PR相等,则电流I相等.由I==,E1>E2,得r1>r2,所以P1>P2.而η==,所以η与E成反比,故η1<η2,故选B.
5.如图4所示,直线OAC为某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曲线OBC表示同一直流电源内部的热功率P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若A、B点的横坐标均为1A,那么AB线段表示的功率为(  )
图4
A.1W  
B.6W
C.2W  
D.2.5W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不难看出,在C点,电源的总功率等于电源内部的热功率,所以电源的电动势为E=3V,短路电流为I=3A,所以电源的内阻为r==1Ω.图象上AB线段表示的功率为PAB=P总-I2r=(1×3-12×1)
W=2W.故正确选项为C.
6.电源的效率η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如图5所示,直线A为电源a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B为电源b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C为一个电阻R两端的电压与电流关系的图线,将这个电阻R分别接到a、b两电源上,那么(  )
图5
A.R接到电源a上,电源的效率较低
B.R接到电源b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
C.R接到电源a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电源效率较高
D.R接到电源b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小,电源效率较高
答案 C
解析 电源的效率η==,由题中图象可知A与C交点处电压大于B与C交点处电压,则R接在电源a上效率较高;电源输出功率P=UI,由题中图象易得R接在电源a上输出功率较大,A、B、D错误,C正确.
题组三 含电容器电路分析
7.如图6所示,C为两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1、R2的滑片处于各自的中点位置时,悬在电容器C两极板间的带电尘埃P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要使尘埃P向下加速运动,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图6
A.把R2的滑片向左移动
B.把R2的滑片向右移动
C.把R1的滑片向左移动
D.把开关S断开
答案 A
解析 若尘埃P处于静止状态,则重力与电场力平衡.若尘埃向下加速运动,则电场力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减小,故向左移动R2的滑片可以实现这种变化.故A正确、B错.由于稳定时R1支路无电流,故无论如何移动R1,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都不会改变,故尘埃仍平衡,故C错.断开开关S,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增大,这种情况与B选项效果相同,故D错.
8.在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平行板电容器C的两金属板水平放置,R1和R2为定值电阻,P为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G为灵敏电流表,A为理想电流表.开关S闭合后,C的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在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A表的示数变大
B.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C.G中有a→b的电流
D.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变大
答案 B
解析 油滴静止时,它所受的重力等于向上的电场力F=qE=,在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电路的总电流I变小,路端电压U外变大,则选项A错误;而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变小,由U外=U1+U并知,U并变大,UC=U并变大,油滴所受电场力变大,将向上加速运动,QC=CU并变大,电容器C充电,电流方向由b→a,则选项B正确,C错误;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化不确定,选项D错误.
9.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图8
A.灯泡L变亮
B.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
C.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少
D.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
答案 BD
解析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R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灯泡变暗,A错误;路端电压变大,电阻R两端电压变大,电容器C两端电压变大,电容器C上电荷量增加,C错误,D正确;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的内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则外电路电阻比r大得越多,输出功率越小,B正确.
10.如图9所示,M、N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R0为定值电阻,R1、R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T.调节R1、R2,关于T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图9
A.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T将变大
B.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T将变小
C.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T将变大
D.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T将变小
答案 B
解析 当电路接通后,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电场力和悬线的拉力T三个力的作用,其中重力为恒力,当电路稳定后,R1中没有电流,两端等电势,因此电容器两极板电压等于R0两端电压,当R2不变,R1变化时,电容器两极板电压不变,板间电场强度不变,小球所受电场力不变,F不变,C、D选项错.若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R0两端电压减小,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内部电场减弱,小球受电场力减小,F变小.故A选项错,B选项正确.
11.如图10所示,R为电阻箱,为理想电压表,当电阻箱读数为R1=2Ω时,电压表读数为U1=4V;当电阻箱读数为R2=5Ω时,电压表读数为U2=5V.求:
图10
(1)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2)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Pm为多少.
答案 (1)6V 1Ω (2)1Ω 9W
解析 (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1+r①
E=U2+r②
联立①②并代入数据解得E=6V,r=1Ω.
(2)电功率表达式为P=R③
将③式变形为P=④
由④式知,当R=r=1Ω时,
P有最大值Pm==9W.
12.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R1=2Ω,R2=R3=4Ω.当开关K接a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4W.当开关K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4.5V,试求:
图11
(1)开关K接a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答案 (1)1A 4V (2)6V 2Ω
解析 (1)K接a时,R1被短路,外电阻为R2,根据电功率公式可得通过电源电流
I1==1A,
电源两端电压U1==4V.
(2)K接a时,有E=U1+I1r=4+r.①
K接b时,R1和R2串联,
R外′=R1+R2=6Ω,
通过电源的电流I2==0.75A,
这时有:E=U2+I2r=4.5+0.75r,②
联立①②并代入数据,解得E=6V,r=2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