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分层作业(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C B D D C C C B D C C
9.(1)Na2O2 Na NaOH Na2CO3 NaCl (2)2Na+2H2O===2NaOH+H2↑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14.(1)按住橡皮塞,将大头针拔出,使钠块落入液体中 (2)BCE (3)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比煤油的大
1.A [金属钠与酒精反应、金属钠与水反应两个实验用到了实验法,研究二者的异同用到了观察法与比较法,没有用到分类法。]
2.C [①ρ(Na)<ρ(H2O),Na浮在水面上;③Na的熔点低,与水反应放热;④Na与水反应产生的H2推动钠球运动;⑤Na与水反应剧烈,产生的H2发出响声;⑥Na与水反应产生的NaOH使含酚酞溶液的溶液变红。]
3.B [钠的熔点低,熔点为97.8 ℃,小于100 ℃,A错误;钠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Na2O2淡黄色固体,B正确;钠性质活泼,能与水反应,应保存在煤油中,C错误;钠性质活泼,钠先与CuSO4溶液中的水反应,不能置换出铜,D错误。]
4.D [将Na投入盐酸中,Na先与HCl反应生成氢气及氯化钠,若Na过量,过量的Na再与水反应,A错误;Na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加热时二者反应生成Na2O2,B错误;Na在氯气中可以燃烧,C错误;常温下,Na可以与水剧烈反应,Fe与水在常温下不反应,证明Na比Fe更活泼,D正确。]
5.D [Na2O是白色固体而Na2O2是淡黄色固体,A错误;虽然二氧化碳和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但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不可用CO2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B错误;加热氧化钠生成过氧化钠,不能用在纯氧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C错误;Na2O可与氧气继续反应生成Na2O2,所以Na2O2比Na2O稳定,D正确。]
6.C [钠与题中四种溶液反应均有气体(H2)放出。少量金属Na分别与稀盐酸、K2SO4溶液、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Na+的质量大于放出H2的质量,故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增大,A、B、D项不符合题意。由反应2Na+CuCl2+2H2O===Cu(OH)2↓+H2↑+2NaCl可知,少量金属钠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的Cu(OH)2沉淀的质量与放出H2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Na+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小,C项符合题意。]
7.C [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2Na2O2+2CO2===2Na2CO3+O2,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C错误。]
8.C
9.由题给信息及框图转化关系可知A、B、C、D、E分别为Na2O2、Na、NaOH、Na2CO3、NaCl。
10.B [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最终变成白色的碳酸钠;Na2O加热时可与O2反应生成Na2O2,故Na2O2更稳定;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所以可以用Na2O2和水反应制取氧气;Na2O2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会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此过程中不只生成了氢氧化钠,而且还消耗了大量的溶剂水,所以恢复常温后溶液过饱和,会有晶体析出。]
11.D [钠露置于空气中,发生的反应如下:①4Na+O2===2Na2O,生成的是氧化钠;②Na2O+H2O===2NaOH,生成的不是碳酸钠;③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表面出现液滴;④2NaOH+CO2+9H2O===Na2CO3·10H2O,发生的是化学变化;⑤Na2CO3·10H2O风化为Na2CO3。]
12.C [Na2O2中加水,发生反应生成NaOH和O2,所以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氧气,A正确;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所以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B正确;因为空气中CO2的含量很小,且溶解比较缓慢,所以④中现象不可能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造成的,而应是含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将酚酞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C错误;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H2O2可能来自Na2O2与水的反应,所以⑤中气体是H2O2分解产生的O2,D正确。]
13.C
2/2数智分层作业(二)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试卷共55分)
1.金属钠不仅能与氧气和水反应,还能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要研究金属钠与酒精反应的性质以及金属钠与酒精反应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研究方法没有用到的是( )
A.分类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2.钠与水反应时产生如下现象,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钠浮在水面上 ②钠沉入水底 ③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④钠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⑤发出“嘶嘶”的响声 ⑥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显红色
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
3.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钠熔点高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
C.钠可保存在水中
D.钠与CuSO4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铜
4.Na与水、氧气、氯气等均能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Na投入盐酸中,Na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HCl反应
B.Na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2,加热时二者反应生成Na2O
C.Na虽然能与氯气反应生成NaCl,但不能在氯气中燃烧
D.常温下,Na可以与水反应,证明Na比Fe更活泼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Na2O是淡黄色固体,而Na2O2是白色固体
B.可用CO2来检验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C.可利用在纯氧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
D.Na2O2比Na2O稳定
6.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稀盐酸 B.K2SO4溶液
C.CuCl2溶液 D.NaOH溶液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a2O2是淡黄色固体,Na2O是白色固体,二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
B.Na和O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
C.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
D.2 g H2充分燃烧后产物被Na2O2完全吸收,Na2O2固体增重2 g
8.3.72 g Na、Na2O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一定体积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则Na与Na2O2的质量之比为( )
A.2∶1 B.46∶39
C.23∶39 D.23∶78
9.(11分)如图表示A~E五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B为单质。试推出各物质的化学式,并写出B→C、C→D、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5分)
(2)写出B→C、C→D、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分)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Na2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
B.Na2O2的稳定性比Na2O差
C.用Na2O2和水反应制取氧气
D.Na2O2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O2放出,恢复常温后有晶体析出
11.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置于表面皿上,并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
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表面出现液滴白色固体白色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是钠转化为过氧化钠
B.过程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溶液
C.过程④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D.如果时间足够长,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是Na2CO3
12.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氧气
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振荡时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造成的
D.⑤中气体是H2O2分解产生的O2
13.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如图为钠投入液氨中的溶剂化图。钠沉入液氨中,快速得到深蓝色溶液,并慢慢产生气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的密度比液氨大
B.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C.0.2 mol 钠投入足量液氨生成0.01 mol H2,Na共失去0.02 mol e-
D.钠和液氨可发生以下反应:2NH3+2Na===2NaNH2+H2↑
14.(8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验证钠的物理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欲使钠与水接触发生反应,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反应开始后,试管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填字母)。(2分)
A.钠在水层中反应,熔成小球并四处游动
B.钠在两液体界面处反应,熔成小球并上下跳动
C.钠块不断减小直至消失
D.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反应
E.煤油中有气泡产生
(3)通过上述现象,能够验证钠的哪些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