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0 21:23:31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11《地下深林断想》当堂达标检测(共20分)
一、基础积累
1.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2分)
A.幽深
沉缅
依然如故
沉默寡言
B.罕见
娇艳
隐姓埋名
山崩地裂
C.峻岭
脾气
遮天蔽日
岩浆横溢
D.漫长
悬崖
五彩缤纷
万籁俱寂
2、文学常识填空。(2分)
《地下森林断想》体裁是
,本文作者是

二、阅读探究
读《地下森林断想》,完成下列各题。
3、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4、文中作者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地下森林,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
5、“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你能说说阳光怎样嫌弃“它”吗 时间又怎样公正对待“它” “几万年的代价”指什么
(4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作者极力描写峡谷的幽暗、阳光不至、没有生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分)
7、作者提到地下森林时说,“我为寻你爬上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高的山岭,原只是因为好奇,却想不到你如此强烈地震动了我的心怀。”你认为是什么如此强烈的震动了“我”的心怀
(4分)21教育网
当堂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一、1.
2.散文
张抗抗
二、3、人在面对逆境的时候,应当不屈服于命运,应当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历经磨难,争取属于自己的命运。21cnjy.com
4、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地下森林,便于作者直抒胸臆,更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感情。
5、⑴
阳光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
( http: / / www.21cnjy.com )呼致意,却从来没有走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21·cn·jy·com

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

时间公正的对待它,几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过去了,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柞木苍郁,松树成林,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几万年的代价是指在阴暗的没有阳光的深坑中,幼苗极其缓慢的成长为一片壮观的森林。
6、描写峡谷的幽暗、阳光不至、没有生机,从侧面烘托出地下森林在恶劣的条件下顽强生长、绽放生命色彩的勇气。www.21-cn-jy.com
7、是地下森林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不屈的生长的这种精神震动了作者的心怀。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11《地下深林断想》预习学案
一、作者介绍
张抗抗,女作家,浙江杭州人,195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生。1969年中学毕业后到黑龙江国营农场劳动八年。1977年到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一年,1979年调到黑龙江作协从事专业创作。作品《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8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将其收入“世界名人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基础积累
1.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袅袅(

鼎(
)盛
万籁(
)俱寂
啾啾(

嶙峋(

瘠(
)薄
沉湎(

徘徊(

窥(
)测
愤懑(

孱(
)弱
2.解释下面的词语。
瘠薄:
沉湎:
孱弱:
浩瀚无垠:
隐姓埋名:
愤懑: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3.什么是地下森林?课文标题“地下森林断想”是什么意思?用简洁的语言概况文章大意。
4.同学们,你们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 请选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11《地下深林断想》预习检测(共20分)
一、积累运用
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浩瀚(hàn)
鼎(dǐng)盛
窥(guī)测
深渊(yuān)
B.沙砾(lì)
愤懑(mǎn)
峡(xiá)谷
灼(zhuá)人
C.吝啬(sè)
镜泊(pō)湖
徘(pái)徊
沉湎
(miǎn)
D.无垠(yín)
崛(jú)起
孱(chán)弱
嶙(lín)峋
2.选出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  )(2分)
A.也许为它所感召,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它们勇敢的种子,都来了,来了。
B.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长在这阴森森、黑黝黝的幽深的峡谷。
C.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出那么大的脾气?或许仅仅是因为它喜欢运动。
D.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愿你们创造更多的奇迹!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然而那幽暗的峡谷,却依然如故。黑黝黝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选文部分是写实还是想象?采用了哪一种写作顺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写阳光的无情和不公,有什么作用?(4分)21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着什么呢?”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21cnjy.com
6.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地下森林具有哪些品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参考答案:
1.C
2.B
3.一半是写实,写得非常逼真,好像作者亲眼所见似;一半是想像,作者不可能亲见几万年前的地质变迁,而纯粹是发挥想像写成。
采用了插叙。
4.通过写
环境的恶劣,从反面衬托地下森林的生命力的神奇伟大。
5.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作用是设置疑问,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也提示了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
6.坚忍顽强,沉着谦逊,乐观豪迈,无私奉献。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11《地下深林断想》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
2、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3、
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测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3.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层次
按照下列提示将课文分为三段
探访地下森林所产生的疑问;(1-2)
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过程;(3-20)
地下森林的蔚为壮观。(21-27)
四、理解分析,合作探究
(一)精读欣赏第一部分
1.第一自然段是写地下森林吗?
2
.第二自然段点明地下森林特点的语句是(在文中找出原话)?作者写这些时流露出惊讶与感叹。她在感叹什么?21教育网
(1)这一段中哪几句是问句?
(2)它们与下文是什么关系?
(3)作者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地下森林?
3.
地下森林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
4.本文的题目是“地下森林断想”,根据这一大段的内容猜测探究:什么叫“断想”

(二)精读赏析第二部分
1.思考:
(1)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2)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2.对比和映衬兼济的写法。
文中真正描写幽谷里树木突破黑暗和冰冷的封杀而发芽生长并蔚然成林的,仅是19至20两段,是不是写得过于简略呢?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3.根据课文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
(三)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为什么行将结束才描写地下森林的蔚为壮观
2.
“小草”和“森林”似乎有象征意义。说一说,它们各象征什么?
3.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会屈服啊!这只是在说“大自然”吗?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五、拓展延伸
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它给了作者什么“启迪”?请你代作者写几句格言警句。
六、作业
从书中或网上搜集张抗抗的有关作品,总结她的作品特点,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