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分层作业(十九) 浓硫酸 酸雨及其防治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试卷共40分)
1.下列对浓硫酸相应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使纸张变黑——吸水性
B.浓硫酸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脱水性
C.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强氧化性
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生成海绵状的炭——酸性
2.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酸雨就是指pH<7的雨水
B.酸雨是因为雨水中含有CO2
C.工业上大量燃烧含有硫的燃料和以含硫矿石为原料冶炼金属产生的SO2是产生硫酸型酸雨的主要原因
D.酸雨没有危害,所以不必担心,也不必想办法治理
3.比较下述实验方案,能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是( )
A.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试样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C.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无沉淀产生,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4.如图是硫元素价态与含硫元素物质类别的二维坐标图,其中b、c、d、e分子中只含有一个S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j和物质e反应生成物质a
B.物质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物质d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
D.物质f一定能与物质q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生成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有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6.(6分)在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A是一种正盐且含钠元素,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大16,X、E是强酸,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Y是________,Z是________,E是__________。(4分)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到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实验结论
A 浓硫酸 Na2SO3 KMnO4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B 浓硫酸 Cu 品红溶液 SO2具有漂白性
C 稀硫酸 碳酸钠 C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 CO2不与CaCl2反应
D 浓硫酸 蔗糖 溴水褪色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
8.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下列关于硫化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H2S是一种弱电解质
B.可用石灰乳吸收H2S气体
C.根据如图可知FeCl3、CuCl2均能氧化H2S
D.H2S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SO2
9.将过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16.8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 L,测得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
B.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95.5 g锌
D.反应中共转移1.5 mol电子
10.(10分)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SO2、Na2SO3、H2SO4、CuSO4这4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进一步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的方法来除去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5分)
Na2SO3+KIO3+H2SO4===Na2SO4+K2SO4+I2+H2O。
①配平上面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反应中有5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的碘单质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3)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________。(1分)
A.BaSO4 B.FeS
C.BaSO3 D.S
(4)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教材中解释发生了钝化,但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发生了钝化。(2分)
1/4数智分层作业(十九)
1 2 3 4 5 6 7 8 9
C C D D D C C C
6.(1)Na2S O2 H2O H2SO4 (2)2H2S+3O22SO2+2H2O
10.(1)2CO+SO2S+2CO2 (2)①5 2 1 5 1 1 1 ②0.5 (3)A (4)无明显现象
1.C [浓硫酸使纸张变黑体现了脱水性,A错误;浓硫酸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体现了吸水性,B错误;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体现了强氧化性,C正确;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生成海绵状的炭体现了脱水性和强氧化性,D错误。]
2.C [一般把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的主要成分为稀硫酸、稀硝酸,故酸雨是因为雨水中含有SO2、NO2等硫的氧化物及氮的氧化物。]
3.D 4.D
5.D [上下移动铜丝可控制铜丝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而控制SO2的生成量,A项正确;根据装置的特点可知,B项正确,C项正确;因浓硫酸过量,应该将①中的溶液倒入水中观察,D项错误。]
6.本题考查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大16,容易联想D的分子比C的分子多1个氧原子,而Y是能提供“O”的物质,即氧化剂。联想已构建的中学化学知识网络,符合这种转化关系的有SO2―→SO3,Na2SO3―→Na2SO4等。由此可推断出Y为O2,由于E为强酸,则D应为能转化为强酸的某物质,则D为SO3,顺推E为H2SO4,Z为H2O,逆推C为SO2,B为H2S,A为Na2S,经验证合理。
7.C [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A项错误;在常温下,Cu和浓硫酸不发生反应,B项错误;HCl的酸性比碳酸强,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CO2不与CaCl2反应,C项正确;溴水褪色说明产生了SO2,证明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D项错误。]
8.C [H2S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是一种弱电解质,A项正确;硫化氢具有酸性,可与石灰乳反应,可用石灰乳吸收H2S气体,B项正确;根据题图可知FeCl3能氧化H2S,CuCl2与H2S反应生成CuS,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H2S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以生成SO2,如氧气不足,可生成S,D项正确。]
9.C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