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25
《短文两篇》预习学案
一、填空。
《夸父逐日》选自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
,它们都是
(体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或不懂的字词
,将它们抄写在下面横线上,并解决掉。
三、加点字词注音。
夸父(
)
颛顼(
)(
)
水潦(
)
四、教材助读。
了解神话: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神话是远古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作科学的解释,主要通过超自然的现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21教育网
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或宏伟壮丽,或典雅庄重,或优美动人,或谐趣天成,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尤其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21cnjy.com
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25
《短文两篇》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从巴金的一段话导入。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山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四、学习《夸父逐日》
(一)整体感知
1.夸父:
2.
词语解释。
3.自行翻译,有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二)讨论探究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3、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三)拓展
1.《山海经》故事,流传千古,你能列举一些吗?
2.《大荒北经》:大荒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戴天,极高)。有人珥(挂耳上)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日光),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3.
古代有不少赞美夸父的诗文,你能举一下吗?
4.
我们应该学习夸父什么样的精神?
五、学习《共工怒触不周山》
(一)作品、作者介绍
1.《淮南子》简介
2.
刘安:
(二)整体感知
1.内容简介。
2.人物介绍。
3.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试翻译课文。
(三)讨论探究
1、“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2、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3、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4、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5.
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怎么看的?
6.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拓展阅读
1.共工与颛顼争帝死后,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并斩断鳌足以作天柱。
2.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共工与颛顼争帝死后,传说女娲补天。此外还有一说,谓共工是尧的大臣,与驩兜、三苗、鲧并称“四凶”,被尧流放于幽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
《淮南子· 天文训》:“
昔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这句话的意思有两种可能,一是不周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天柱,二是不周山包含天柱。无论如何,这个天柱本身就有缺陷。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它本身就象征着不完整、灾难。21教育网
六、作业
搜集一些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并讲给大家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25
《短文两篇》预习检测(共30分)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5分)
与日逐走( ) 饮于河、渭( )颛顼( )( )
水潦(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6分)
(1)饮于河、渭( )
(2)昔者( )
(3)怒而触不周之山( )
(4)天柱折( )
(5)地维绝( )
(6)故水潦尘埃归焉( )
3.下列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北饮大泽/南辕北辙
B.饮于河、渭/河汉江淮
C.地维绝/绝
D.故水潦尘埃归焉/无缘无故
4.请你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4分)
(1)夸
父
与
日
逐
走
(2)故
日
月
星
辰
移
焉
(3)故
水
潦
尘
埃
归
焉
(4)怒
而
触
不
周
之
山
5.补充下面句子中的省略成分。(5分)
(1)未至( )( )道渴而死。( )弃其杖( )化为邓林。
(2)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弃其杖化为邓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参考答案:
1.zhú wèi zhuān
xū lǎo
2.(1)到 (2)从前 (3)撞击 (4)折断 (5)断(6)积水
3.D
4.(1)夸父/与日逐走 (2)故/日月星辰/移焉 (3)故/水潦尘埃归焉 (4)怒而触/不周之山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1)大泽 夸父 夸父 其杖 (2)共工
6.(1)(他)遗弃自己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2)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湖流水和泥沙朝东南方向流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25
《短文两篇》当堂达标检测(共20分)
一、阅读《夸父逐日》完成下面的问题。(10分)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河、渭不足( )(2)未至( )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夸父遗落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3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共工怒触不周山》,完成下面的问题。(10分)
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怒而触不周之山(碰、撞)
B.天倾西北(指西北方)
C.故日月星辰移焉(相当于“于是”)
D.故水潦尘埃归焉(“归”这里指流向)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天柱折地维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8.这篇神话故事表现了共工怎样的精神?(3分)
当堂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一、1.(1)黄河 (2)到
2.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3.这一结尾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
4.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二、5.B(解析:“西北”属于名词作状语向西北”。)
6.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7.“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8.表现了共工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