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培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9分 成绩:
主题情境:小手触摸土地,童心探索自然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班级开展了以“小手触摸土地,童心探索自然”为主题的班级活动。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踏上一场探索自然的奇妙旅程吧!
活动一:童眼观天下(共20分)
一、小本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旅行时见到的景色。(16分)
放眼望去,草地铺上了一块厚厚的lǜ tǎn( )。不远处,参【cān cēn】差的花枝上zhuì mǎn( )了huā lěi( ) ,它们正羞涩【sè shè】地kuī tàn
( )着外面的世界。徽风吹拂,柳枝在晨光中摇曳【yì yè】,留下模瑚的光斑,使这景色更添几分妩【fǔ wǔ】媚。这景色真美啊,美得让人陶醉,不忍离去□这景色真静啊,静得能听到小鸟拍动翅膀的声音□这景色真柔啊,初升的太阳洒下一片阳光,显得格外温馨与和谐□
1.根据拼音,将语段补充完整。(4分)
2.用“√”为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3.语段中有两处错别字,请你找出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4.阅读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将下面的标点符号依次填人“□”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故乡的那条河流,是游子思乡的线索;故乡的那片森林,是我们回忆中的天堂;故乡的那座山峰,有我们成长的足迹。
B.父亲的背影,让我感受到坚韧;父亲的双手,让我触摸到艰辛;父亲的鼓励,让我涌现出自信。
C.从归雁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消融中,我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水滴石穿中,我读出了坚持的可贵。
D.海睡熟了。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3)赏析画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好处。
二、依依想在分享照片时配上相应的文字,请你帮她选词填空。(4分)
心驰神往 引人入胜
5.短视频里张家界的风光让我 ,今天终于有幸目睹这自然奇观啦!(1分)
6.安徽黄山,四绝并美,每一处景致都如仙境般 ,让人流连忘返。(1分)
孤芳自赏 顾影自怜
7.花园的一角,一丛幽兰亭亭玉立,细长的叶片环绕着优雅的花朵,它不与百花争艳,只是 ,散发着清幽的香气。(1分)
8.寂静的湖面,一朵残荷低垂着头,它那枯萎的花瓣和弯折的茎在水中投下黯淡的影子,像是在 。(1分)
活动二:书香览山河(共14分)
三、翻开书页,那些你从未去过的地方,文字会带你抵达。接下来,让我们携手步入书中的世界,用文字探寻绮丽风光。(14分)
9.【山水诗意】孟浩然乘舟泊于建德江中烟雾弥漫的沙洲旁,目睹夕阳缓缓沉人天际,一股羁旅哀愁悄然涌上心头,不禁写下“ ,
”;苏轼在游览西湖时写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盛夏时节西湖雨景的句子是“ ,
”。(4分)
10.【乡村景致】辛弃疾在晚间经过黄沙岭附近时,用视觉和听觉捕捉景物特征,向我们展现乡村月夜的恬静之美:“ , 。”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受友人邀请去田舍做客,提笔写下优美宁静的山村田园风光:“ , 。”(4分)
11.【草原风光】老舍笔下的陈巴尔虎旗有迷人的草原景色:“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 , ,
。”(4分)
12.同学们根据上述描写制作的路线图中,有一处地名拼音标注错误,请你帮他们找出来并进行修改。(2分)
应修改为
活动三:童心向远方(共36分)
四、如果有一张可以通往任何地方的车票,你最想去哪里 (36分)
小莉:我想去甘肃崇信,因为那里有一棵树龄3200多年的“古槐王”。我最喜欢的花就是槐花!
(一)满树槐花飘香来(17分)
每年的五月都是鲜花繁盛的时节,各种花卉五颜六色,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我最喜欢的还是槐花。槐花与我有缘,我是闻着它的清香长大的。当年我居住在一个大杂院里,门口有一条很宽的马路,马路两侧种上了清一色的槐树。槐花盛开时,马路犹如一条鲜花怒放的走廊,十分壮观。
每年,槐树枝露出绿芽,邻居们就知道暖春离我们不远了,上了年纪的邻居就会拿着马扎儿坐在槐树下透气、养神。等到槐树枝上长满了绿色间或有些黄白色的花骨朵儿时,就意味着槐花盛开在即。常常是白天还只看到树枝上露出一点点花骨朵儿,经过一夜发力,第二天整棵树便挂满了花朵,那淡淡的黄白色花瓣,素雅、清新,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令人陶醉。
槐花一开,邻居们便开始享受欢愉的时光。傍晚,太阳还没完全落下山,下了班的,在家休息的,或是放了学的孩子便围聚在槐树下,大人们或坐在小板凳上,或半蹲在地上,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对盖满头顶的槐花“评头论足”,有喜欢尝鲜的,顺手摘几朵花含在嘴里。孩子们耐不住寂寞,围着槐树跑来跑去,又是捉迷藏,又是“过家家”,欢笑声在整条马路上回荡。不过这温馨的时光很短暂。槐花花期不长,一般十天八日,最多不超过半月。欣赏过后,邻居们便拿着竹竿,端着小盆开始采摘,高处够不着,干脆扛来梯子。褪去花朵的槐树像是卸去了沉重的负担,显得更加挺拔干练。
槐花好吃,味道清香甘甜。大院邻居最拿手的是用槐花包包子。把摘下的槐花稍微清洗一下,讲究的再用热水一焯(chāo),去去苦味儿,然后把剁好的猪肉、调料拌在里面。用槐花包包子,肉必须放得多,五花肉最好,因为槐花喜油水,肉放少了就没了香喷喷的滋味。过去生活条件不好,邻居们都舍不得放肉,所以很难蒸出那种香味儿。我们院里有户姓张的人家,老爸是七级工,挣钱多,老妈又比较舍得花钱,所以他们家的槐花包子最上“档次”。他们家的包子一出锅,浓郁的香味儿就飘散出来,全院都闻得到。那肉香裹着槐花的味道,太诱人了,光闻味儿就让人流口水。好在他们家很大方,每次都分些给邻居们尝鲜,一家一两个虽不多,但情谊在,邻居们还是很感激的。
槐树对人类的贡献是很无私的,美丽芳香的花让人既大饱眼福,也让人大快朵颐,并且槐树生命力强,自然界里这样的物种并不是很多。在人们眼中,槐树还是祥瑞的象征——“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在我的老家,当地政府因地制宜,专门在山洼处开辟了一个园子,一气栽种了上万棵槐树,名曰“槐花园”。这里每年都要举办槐花节。每逢花期,那一棵棵高大的槐树上,挂着浓密的花朵,地上则铺满了美丽的花瓣,犹如一张硕大无边的天然地毯。在如此美丽壮观的园子里徜徉,仿佛置身梦境,怎能不让人生出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选文有改动)
13.根据文章,为槐花制作宣传名片。(3分)
名称:槐花
颜色:
气味: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花期:
味道:
14.文章第2~6自然段,分别围绕槐花讲了什么事情 请简要概括。(3分)
“我”与槐花的渊源→ →槐花给邻居们带来欢愉时光→ →
15.第5自然段中提到张姓邻居分包子的用意是( )(2分)
A.说明张姓邻居经济条件比较优渥。
B.说明大院居民都喜欢吃槐花包子。
C.说明大院居民相处融洽、乐于分享。
D.表达对张姓邻居分享包子的感激。
16.读句子,完成练习。(6分)
常常是白天还只看到树枝上露出一点点花骨朵儿,经过一夜发力,第二天整棵树便挂满了花朵,那淡淡的黄白色花瓣,素雅、清新,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令人陶醉。
(1)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从这句话中,你能“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呢
(2)这句话中的“发力”一词用得恰到好处,请简要赏析。
17.作者在文中提到“槐树对人类的贡献是很无私的,美丽芳香的花让人既大饱眼福,也让人大快朵颐,并且槐树生命力强,自然界里这样的物种并不是很多”。大家还能想到其他对人类有益的植物吗 选择一种说一下吧!(3分)
小红说:我想去吉林,那里的雾凇很有名。雾凇洁白轻盈,附在树枝上,太漂亮了!
(二)冬日映像:捕捉冰霜奇景(19分)
材料一:雾凇
雾凇,也叫“树挂”,它非冰非雪,是由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华(气态物质遇冷转变为固态物质的物理过程)而成的。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足的条件。此外,也会受到地形、水流、植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雾凇不仅是一种气候奇观,还有净化空气、指示环境等生态功能。
雾凇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晶状雾凇,是过冷却雾滴在温度低于0℃的物体迎风面反复撞击而形成的,呈半透明毛玻璃状,密度比较大,形成时风速较大,过冷却水比较充足;另外一种是粒状雾凇,是由于冰面与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差,使得过冷却雾滴蒸发,雾凇凝华增长而形成的,呈乳白色松脆粒状起伏,密度比较小,形成时风速不大,过冷却水比较少。
材料二:雾凇最佳欣赏期
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介绍,我国北方适合赏雾凇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南方年均雾凇日数大于10天的区域零星分布于各大名山,如峨眉山、黄山等地。雾凇一般出现在日出后的2个小时左右。
观赏地点 最佳观赏期
吉林雾凇岛 12月下旬至次年2月
黑龙江库尔滨 11月下旬至次年3月
内蒙古阿尔山 12月至次年2月
新疆天鹅泉 12月至次年1月
新疆喀纳斯 11月底至次年3月
2463个国家级站点1991-2020年逐月平均雾凇日数示意图:
(材料仅供做题使用)
材料三:关于雾凇的记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雾凇的国家,《春秋》中就有关于“树稼”“树介”的记载,即后来的“雾凇”。“雾凇”一词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南北朝时期吕忱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
18.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只要气温足够低、水汽非常充足,就能形成雾凇。 ( )
(2)我国不止北方能够欣赏到雾凇,南方很多名山也能看到。 ( )
(3)如果你12月去新疆,无论是在天鹅泉还是喀纳斯都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雾凇。
( )
(4)“雾淞”一词最早在《春秋》中出现。 ( )
19.根据材料,获取信息。(5分)
(1)材料一分别从名字、 、 、 四个方面介绍雾淞。
(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 月最有可能观赏到雾凇, 月看到雾凇的可能性最小。
20.下面几幅图中属于雾凇的一项是( )(2分)
B. C. D.
21.小本制作了一份赏雾凇计划,请你根据材料帮他指出两处安排不合理的地方。(4分)
时间:2026年3月
地点:吉林雾凇岛
第1天:8点起床→11点乘坐飞机→到达目的地→赏雾凇→休息;
第2天:周边游……
(1)
(2)
2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近几十年,我国能看到雾凇的天数显著减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为节能减排做些什么呢 (4分)
(1)
(2)
活动四:幻形谈奥秘(共30分)
五、做大自然的翻译官,替它们说出心里的悄悄话。(30分)
23.让我们放飞想象,化身为林间的一棵树、花丛中的一朵花儿,或是忙碌搬运食物的一只小蚂蚁……以它们的视角,记录见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30分)
参考答案
一、1.绿毯 缀满 花蕾 窥探
2.cēn sè yè wǔ
3.徽 微 瑚 糊
4.(1)C (2)D (3)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景色的美、静和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5.心驰神往 6.引人人胜 7.孤芳自赏 8.顾影自怜
三、9.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0.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1.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人云际
12.XIHU XI HU
四、(一)
13.淡淡的黄白色 一般十天八日,最多不超过半月 清香甘甜
14.槐花为邻居们带来春的讯息 邻居用槐花包包子并分给大家尝鲜 槐花对人类的贡献
15.C
16.(示例)(1)我能“看到”昨天槐树上还只有花骨朵儿,今天枝头上就缀满了淡淡的黄白色的槐花,一簇簇,一丛丛,美不胜收;我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沁人心脾的香气,令人陶醉。
(2)“发力”的意思是“集中使出力量”。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骨朵儿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骨朵儿一夜开放的样子,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7.(示例)玫瑰。玫瑰不仅可以供人们观赏,人们还常用它来表达情感。玫瑰还可以用于食品制作以及精油提取,此外,玫瑰花还有药用价值。
(二)
18.(1)×(2)√(3)√(4)×
19.(1)形成条件 功能 分类(2)1720.B
21.(1)时间安排不合理。3月不是吉林雾淞岛雾凇的最佳观赏期。
(2)第1天的日程安排不合理。雾淞一般出现在日出后的2个小时左右,小本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无法观赏到雾凇。
22.(示例)(1)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2)出门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23.【习作点拨】本次习作要求你化身为自然界的一种植物或动物——一株随风而去的蒲公英、一只勤劳的蜜蜂、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从它们的独特视角出发,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假如你是一棵树,你在四季的变化:春天嫩绿的新芽生长,夏天繁茂的枝叶为人们提供阴凉,秋天叶子变黄飘落,冬天枝干在寒风中挺立。你可能会为自己能够为大地增添绿色而感到自豪,也可能会为树木被砍伐而感到悲伤。可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