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1 走近桂林山水(含答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1 走近桂林山水(含答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6:15:52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C C B C A B C D C D
12.(1)岩石具有透水性和可溶性;水具有溶蚀能力且流动性好。
(2)③④①②
(3)有利影响: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是良好的旅游资源,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不利影响: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不利于交通建设;交通不便,不利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岩层不稳定,不利于水利工程建设;耕地面积小且分散,土层薄,不利于发展农业;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资源短缺;保水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岩石裸露,易出现石漠化现象;生态环境脆弱。
1.B 2.C [第1题,云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石灰岩在暖湿的环境下容易被流水溶蚀、侵蚀。云南石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高,降雨较多,在这种气象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容易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流水溶蚀作用明显,B正确,C错误。云南石林的形成与气温年较差和光照关系不大,A、D错误。第2题,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化过程: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由此并结合材料“石多似林”可知,云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峰丛阶段,C正确;溶沟阶段、洼地阶段是初始阶段,此时峰丛还没有形成,A、B错误;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不是石林,D错误。]
3.C 4.B [第3题,牛奶泉的形成与喀斯特作用有关,泉水呈奶白色是由于水中出现CaCO3沉淀,泉水变得浑浊。沉淀增多,相对应的水中钙离子浓度就会下降,排除A;泉水出露时,大气压强变小,CO2溶解度变小,水中CO2迅速逸出,同时形成CaCO3沉淀,C正确,排除B;泉水出露的短时间内,水温不会迅速变化,并且泉水温度下降不利于CaCO3沉淀的形成,排除D。第4题,牛奶泉能够预测天气,是因为在乙地出现降水前,牛奶泉已经形成了,因此最先出现降水的应该是甲地。甲地地表径流下渗,使地下暗河水位上升、水压增大,当乙地泉水出露时,大气压强变化明显,水中CO2溶解度变小,出现CaCO3沉淀,形成牛奶泉。牛奶泉形成一段时间后,雨带推移到乙地。B正确。]
5.C 6.A 7.B [第5题,读图可知,该地貌是喀斯特地貌,其形成必备条件:一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二是流水溶蚀形成。因此②③符合题意,C正确。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没有显示出喀斯特地貌地下发育的溶洞,A符合题意。第7题,其形成过程首先是大气降水在平坦的石灰岩表面溶蚀出溶沟,溶沟进一步加深加宽形成溶蚀洼地,溶沟相互交错,将岩石分割形成基座相连的峰丛,之后溶沟加深切割,分开峰丛相连的基座,形成峰林,最后大量山峰被溶蚀变矮甚至消失,剩余孤峰进一步被溶蚀形成残丘。因此演变顺序是c→e→b→f→a→d,B正确。]
8.C 9.D [第8题,边石坝是在水池内水沿着固定边界进行碳酸钙沉积,属于流水沉积地貌。图中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滴在下滴过程中,随着溶解于水滴中的二氧化碳析出,促使碳酸钙沉积,形成石钟乳。所以最可能与图中边石坝伴生的地貌是石钟乳,C正确。第9题,图中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滴在下滴过程中砸向洞壁,沿洞壁向池中流动补给池水,沿洞壁流动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水中的二氧化碳析出,促使碳酸钙沉积,形成边石坝,所以空气中高CO2含量也促进其形成,而池水的水位基本稳定,可避免水位变化大对洞壁边石坝沉积处的侵蚀,促进了边石坝的形成,A、B、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边石坝的形成与池水排泄方式关系不大,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10.C 11.D [第10题,据图可知,在土壤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柏树林植被的土壤中CO2浓度最小,因此为减少对石灰岩的溶蚀,当地最适宜采取的措施是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C正确;在土壤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的CO2浓度都比柏树林的浓度大,A、B、D错误。第11题,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造成地表裸露,再加上山区土层薄,暴雨冲刷强,水土流失严重,岩石逐渐裸露,导致出现石质荒漠化现象,D正确;土地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A错误;土地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B错误;土地盐碱化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灌溉导致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温暖湿润的地区,不易出现土地盐碱化,C错误。]
12.第(1)题,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包括岩石具有透水性和可溶性;水具有溶蚀能力且流动性好。第(2)题,由材料信息“水城天生桥(由瀑流沿山谷裂隙冲蚀而成)”“水城天生桥为世界最高的可行驶汽车的公路天生桥,是河道洞穴坍塌后残留洞段”可知,首先是该地区地表水沿裂隙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暗河;随着流水的增多,流水不断对可溶性的石灰岩进行溶蚀和侵蚀,便在地下发育了岩溶洞穴;随着洞穴向下方和两侧不断扩大,形成了深切的峡谷状洞穴通道;后来在重力作用影响下,洞穴顶部发生坍塌,残留的洞穴顶部则成为天生桥的桥面,洞穴空洞部分变成桥洞,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③④①②。第(3)题,喀斯特地貌广布对当地的影响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天生桥之类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是良好的旅游资源,对外地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当地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包括: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地质条件相当复杂,不利于进行交通建设;交通不便,严重影响当地与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导致区域闭塞;岩层稳定性很差,不利于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能源开发受限;地表崎岖,耕地面积小且分散,土层薄,不利于发展农业;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容易下渗,导致地表水资源短缺,影响生产生活;地表崎岖不平,水的流动性强,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后,易出现石漠化现象;该地区生态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3 / 3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走近桂林山水
云南石林,位于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昆明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下图示意云南石林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云南石林形成需要的气象条件为(  )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气温较高,降雨多
C.空气干燥,降水少
D.大气稀薄,光照强
2.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  )
A.溶沟阶段 B.洼地阶段
C.峰丛阶段 D.孤峰阶段
在重庆市彭水县的罗家坨苗寨,有一处能预测天气的神奇泉水,每当大雨来临前,泉水就会变成乳白色,当地人称之为“牛奶泉”。据研究,牛奶泉的形成与喀斯特作用[Ca(HCO3)2→H2O+CO2+CaCO3]有关。如图为牛奶泉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泉水呈奶白色的原因是其出露时(  )
A.水中钙离子浓度上升
B.大气压强迅速上升
C.水中CO2迅速逸出
D.泉水温度迅速下降
4.牛奶泉预测天气原理的顺序是(  )
①甲地出现降水 ②乙地出现降水 ③地下暗河水压增大 ④地下暗河水位上升 ⑤地表径流下渗
A.①②⑤④③ B.①⑤④③②
C.②④③⑤① D.②①④⑤③
下图示意某地貌的发育过程。据此完成5~7题。
5.该地貌(  )
①为喀斯特沉积地貌 ②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 ③为喀斯特溶蚀地貌 ④可溶性岩石以玄武岩为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图中没有体现的地貌是(  )
A.溶洞 B.洼地
C.峰丛 D.峰林
7.图示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
A.c→b→e→f→a→d
B.c→e→b→f→a→d
C.c→e→b→f→d→a
D.c→b→a→d→e→f
边石坝是在水池内水沿着固定边界(例如洞壁)进行碳酸钙沉积,边石坝的生长发育程度可反映洞内古环境水文迁移状况。下图为贵州丹寨金瓜洞某一边石坝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最可能与图中边石坝伴生的地貌是(  )
A.残丘 B.石林
C.石钟乳 D.角峰
9.下列关于图中边石坝的形成条件,说法错误的是(  )
A.池水的水位基本稳定
B.空气中高CO2含量促进其形成
C.池水的补给以滴水为主
D.池水排泄主要是靠径流外泄
土壤中的CO2溶于水后可溶蚀石灰岩,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动力,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中的CO2浓度有较大差异。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喀斯特地貌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植被条件下土壤中CO2浓度的垂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0~11题。
10.为减少对石灰岩的溶蚀,当地最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
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
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
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11.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
A.土地红漠化 B.土地荒漠化
C.土地盐碱化 D.石质荒漠化
12.(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水城天生桥(由瀑流沿山谷裂隙冲蚀而成)景区位于六盘水的干河流域,境内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水城天生桥为世界最高的可行驶汽车的公路天生桥,是河道洞穴坍塌后残留洞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下图为贵州水城天生桥景观图。
(1)说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4分)
(2)图示景观形成过程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4分)
①洞穴向下方和两侧扩大,形成了深切的峡谷状洞穴通道
②洞穴顶部坍塌,残留的洞穴顶部则成为天生桥的桥面,洞穴空洞部分变成桥洞
③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地表水沿裂隙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暗河
④流水不断对石灰岩进行溶蚀和侵蚀,地下岩溶洞穴发育
(3)简述喀斯特地貌广布对当地的影响。(10分)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