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D A C B C B C A D B
13.(1)持续多日降雨致使地下径流已经饱和,积水难以下渗;此次暴雨强度大,地表径流水量大、流速快。
(2)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3)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调节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增加下渗,提升地下水含量;植被蒸腾作用增强,使空气中的水汽增多,空气湿度增大。
1.D 2.C [第1题,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有关,A错误。发生在白天的海水涨落叫潮,发生在晚上的海水涨落叫汐,B错误。潮汐是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C错误。潮汐的水位高低与海岸的形态有关,如杭州湾“口大肚小”的倒三角形海湾形状使大潮时水位增高,D正确。第2题,大型船舶进港口最合理的时间应是水位涨至最高时。读图可知,16:00前后,高潮的水位较高,此时港阔水深便于大吨位船只进港,不易发生搁浅,C正确。]
3.D 4.A 5.C [第3题,海面的浪潮涌动属于波浪,因此冲浪利用的是波浪的能量。故D正确。第4题,波浪越高,能量越大;风速越小,波浪越小;波浪越高,波峰越高;波的传播方向与风向相同。故A正确。第5题,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及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A说法正确。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通常指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导致海水水位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热带、温带沿海地区可能受到风暴潮的袭击,B说法正确。通常,一天中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C说法错误。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D说法正确。]
6.B 7.C [第6题,根据图示可知,M市位于北非的西海岸,图中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此处没有寒暖流交汇,A错误;图中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寒流经过,海水上泛,将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所以才形成渔场,B正确;从图中可看出,沿岸河流短小,入海河流较少,带来的营养物质少,C错误;图示海岸线平直,不易形成优良港湾,且风浪较大,故D错误。第7题,该处洋流为加那利寒流,其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为逆洋流航行,航速减慢,A错误;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降温减湿,B错误;该处夏季蒸发量较大,空气中水汽较多,寒流流经,水汽遇冷凝结成雾,C正确;该处洋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D错误。]
8.B 9.C 10.A [第8题,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的原因是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地表径流增多,对地表的冲刷加强。因此与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和地表径流,读图可知,③为降水,④为地表径流,B正确。第9题,由材料可知,当地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但未形成明显洪峰,与植被生长需水量大关系不大,A错误;短时间降水集中且量大并不会被迅速蒸发,B错误;植被可降低地表径流流速,增加地表水下渗量,使地表径流大量转化为地下径流,使该流域汇水速度减缓,河流径流量减小,无明显洪峰形成,C正确;林冠可以降低雨水冲刷程度,但其截留雨水不是未形成明显洪峰的主要原因,D错误。第10题,河水的流动性高,更新快,A正确。]
11.D 12.B [第11题,趵突泉泉水来自地下水,先是大气降水降落到地表,形成地表径流;后经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地下径流汇集形成地下水;最后地下水碰到岩浆岩,因岩浆岩组织很紧密,水流受阻,这些被拦阻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的压力,从地下的裂隙中涌上地面,形成了趵突泉。综上所述,D正确。第12题,石灰岩分布区为趵突泉的补给区,而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能力,提高石灰岩分布区的植被覆盖率有利于趵突泉持续喷涌,B正确;合理分配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量不能增加地下水量,A错误;修建地下设施考虑地下水分布特征属于工程措施,C错误;禁止开采岩浆岩分布区的地下水说法有误,应该是合理开采,D错误。]
13.第(1)题,影响下渗的因素包括坡度大小、土壤状况、降水强度、降水时间、植被覆盖等因素,可从水循环角度主要分析降水与地表径流。由材料可知,此次强降水的暴雨强度大,导致地表径流量大,且流速快,不利于下渗;并且此次持续性的降水导致土壤过湿,使土壤水分和地下径流已达饱和状态,积水难以继续下渗。第(2)题,材料显示歙县位于新安江水库的上游地区,该地的众多河流最终注入新安江水库,所以新安江水库的水量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输入;新安江水库与库区周边地区相比地势较低,雨季时,库区周边地区的降水下渗以地下径流形式汇入水库;水库上方的降水直接进入水库。第(3)题,分析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从植被涵养水源与调节气候角度描述。大幅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使植被覆盖率提高,降水时减缓了地表径流流速,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河流水位较低时,植被涵养的地下水可以以地下径流的方式补给河水,从而调节地表径流季节变化;由于下渗增多,地下水含量增多;植被增多,蒸发、蒸腾量增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湿度增大。
3 / 3课时分层作业(八) 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水循环过程及意义
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2023年6月20日某海洋运输船来到中国辽宁省锦州港,该船是符合进港条件的最大吨位船舶。下图表示锦州港当日的潮汐时刻表。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潮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潮汐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
B.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
C.潮汐是深层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D.潮汐的水位高低与海岸的形态有关
2.此日,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最合理的进港时间是( )
A.6:00 B.11:00
C.16:00 D.21:00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冲浪爱好者利用了( )
A.潮汐的能量 B.洋流的能量
C.海啸的能量 D.波浪的能量
4.下列关于图中波浪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波浪越高,能量越大
B.风速越小,波浪越大
C.波浪越高,波峰越低
D.波的传播方向与风向相反
5.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啸大多由海底地震引起
B.热带、温带沿海地区可能受到风暴潮的袭击
C.通常,一天中可以观察到三次海水涨落
D.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饵料丰富
B.有洋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
C.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D.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适于渔业捕捞
7.图中洋流( )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D.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大规模整治,当地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某年7月,黄河支流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但未形成明显洪峰。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据此完成8~10题。
8.与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④⑥
9.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但未形成明显洪峰,主要是因为( )
A.植被生长需水量大
B.气温高,蒸发旺盛
C.地表水下渗量较大
D.林冠大量截留雨水
10.下列水体类型中,平均循环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A.河水 B.湖水
C.土壤水 D.深层地下水
下图示意趵突泉成因。据此完成11~12题。
11.能反映趵突泉泉水形成过程的是( )
①地下水遇阻出露地表 ②地下径流 ③大气降水 ④下渗 ⑤地表径流
A.①③⑤④② B.①⑤③④②
C.③④②⑤① D.③⑤④②①
12.有利于趵突泉持续喷涌的生态措施是( )
A.合理分配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量
B.提高石灰岩分布区的植被覆盖率
C.修建地下设施考虑地下水分布特征
D.禁止开采岩浆岩分布区的地下水
13.(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6月,安徽歙县遭遇强降雨,境内多条河流水位上涨,河水倒灌入城造成多地积水严重。歙县地处皖南山区,植被覆盖率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 477 mm。歙县水系发达,新安江穿城而过,曲折东南流,流入千岛湖,最终注入东海。下图为歙县水系示意图。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此次歙县积水难以下渗的原因。(4分)
(2)从新安江水库水量的收支状况角度,列举属于“收入”的水循环环节。(3分)
(3)说明大幅度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对城市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6分)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