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单摆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摆,了解单摆的构成及单摆的回复力。2.理解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会利用图像法分析单摆的运动,并能够进行计算。3.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之间的关系,体会实验设计的思路。4.借助单摆周期影响因素的分析,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知识点一 单摆及单摆的回复力
1.单摆模型
(1)由细线和____组成。
(2)细线的质量和小球相比可以____。
(3)小球的直径与线的长度相比可以____。
注意:单摆是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单摆的回复力
(1)回复力的提供:摆球的重力沿圆弧____方向的分力,即F=________________。
(2)回复力的特点:在摆角很小时,单摆的回复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位移的大小成____,方向总指向________。
(3)运动规律:单摆在摆角很小时做____运动。
在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时,摆球所受合外力为零吗?
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单摆运动的回复力是摆球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 ( )
(2)单摆运动的回复力是摆球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一个分力。 ( )
(3)单摆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 )
知识点二 单摆的周期
1.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1)单摆的周期与____有关,摆长越长,周期____。
(2)单摆的周期与________、____无关。
2.周期公式
(1)提出:周期公式由______首先提出。
(2)公式:T=___。
2.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摆球的质量越大,周期越大。 ( )
(2)单摆的振幅越小,周期越小。 ( )
(3)单摆的摆长越长,周期越大。 ( )
3.填空
一个理想的单摆,已知其周期为T。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重力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振幅变为原来的3倍,摆长变为原来的8倍,摆球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它的周期变为____。
(1)判断以下摆动模型是不是单摆,为什么?
(2)试分析单摆的回复力由什么力提供。
考点1 对单摆的回复力及运动特征
的理解
1.单摆的回复力
(1)摆球受力:如图所示,摆球受细线拉力和重力作用。
(2)向心力来源:细线对摆球的拉力和摆球重力沿径向的分力的合力。
(3)回复力来源:摆球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F=mg sin θ。
2.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推证
在摆角很小时,sin θ≈,又回复力F=mg sin θ,所以单摆振动的回复力为F=-x(式中x表示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l表示单摆的摆长,负号表示回复力F与位移x的方向相反),由此知回复力符合F=-kx,单摆做简谐运动。
3.单摆的振动图像
简谐运动的图像是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而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单摆做简谐运动,故它的振动图像也是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
角度1 对单摆回复力的理解
【典例1】 关于做简谐运动的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力为零
B.摆球所受合力的大小跟摆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
C.只有在最高点时,回复力才等于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
D.摆球在任意位置处,回复力都不等于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
[听课记录]
角度2 单摆的运动过程分析
【典例2】 关于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球运动的回复力是摆线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
B.摆球运动过程中经过轨迹上同一点,加速度是不相等的
C.摆球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不为零
[听课记录]
对于单摆的两点说明
(1)所谓平衡位置,是指摆球静止时,摆线拉力与小球所受重力平衡的位置,并不是指摆动过程中的受力平衡位置。实际上,在摆动过程中,摆球受力不可能平衡。
(2)回复力是由摆球受到的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F=mg sin θ提供的,不可误认为回复力是重力G与摆线拉力T的合力。
[跟进训练]
1.(角度1)如图所示,O点为单摆的固定悬点,现将摆球(可视为质点)拉至A点,此时细线处于张紧状态,释放摆球,摆球将在竖直平面内的A、C之间来回摆动,B点为运动中的最低位置,则在摆动过程中( )
A.摆球在A点和C点处,合力为零
B.摆球在A点和C点处,回复力为零
C.摆球在B点处,回复力最大
D.摆球在B点处,细线拉力最大
2.(角度2)关于单摆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平衡位置摆球的速度和位移均达到最大值
B.在最大位移处速度最小
C.在平衡位置摆球速度最大
D.摆球由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时,速度变大
考点2 单摆周期公式的理解及应用
1.成立条件:单摆摆角很小(摆角小于5°)。
2.影响因素:周期T只与l和g有关,与摆球质量m及振幅无关,所以单摆的周期也叫固有周期。
3.对l、g的理解
(1)公式中l是摆长,即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
①普通单摆:摆长l=l′+,l′为摆线长,D为摆球直径。
②等效摆长:图(a)中,甲、乙在垂直纸面方向上摆动起来效果是相同的,甲摆的等效摆长为l sin α,其周期T=2π。图(b)中,乙在垂直纸面方向摆动时,其等效摆长等于甲摆的摆长;乙在纸面内小角度摆动时,其等效摆长等于丙摆的摆长。
(2)①公式中g是单摆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由单摆所在的空间位置决定。
②等效重力加速度:一般情况下,公式中g的值等于摆球静止在平衡位置时,摆线的拉力与摆球质量的比值。
【典例3】 摆长是 1 m 的单摆在某地区的周期是2 s,则在同一地区( )
A.摆长是0.5 m的单摆的周期是0.707 s
B.摆长是0.5 m的单摆的周期是1 s
C.周期是1 s的单摆的摆长为2 m
D.周期是4 s的单摆的摆长为4 m
[听课记录]
利用单摆周期公式计算的三个核心
利用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进行有关计算,要把握三个核心。
(1)单摆的周期公式在摆角很小时成立(θ≤5°)。
(2)单摆周期公式中的g是单摆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能求出摆球在不同的空间位置、物理环境(如带电小球在匀强电场)中的等效重力加速度。
(3)单摆的摆长
①因为实际的摆球不可能是质点,所以摆长是指从悬点到摆球重心的长度,注意摆线长是从悬点到摆线与摆球连接点的长度,不要把摆长与摆线长弄混淆。
②等效摆长是摆球重心到摆动圆弧圆心的距离。
[跟进训练]
3.如图所示,几个摆长相同的单摆,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周期分别为T1、T2、T3、T4,关于周期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T3>T4 B.T1C.T1T2=T3>T4
1.单摆是为研究振动而抽象出的理想化模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理想化条件的是( )
A.摆线质量不计
B.摆线不伸缩
C.摆球的直径比摆线长度小得多
D.只要是单摆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2.(人教版P50T3设问变式)如图所示为同一地点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摆的摆长大于乙摆的摆长
B.甲摆的频率大于乙摆的频率
C.在t=0.5 s时,甲摆正经过平衡位置向x轴正方向运动
D.在t=1.0 s时,乙摆的速率大于甲摆的速率
3.(新情境题,以摆钟为背景,考查单摆)把在北京调准的摆钟由北京移到赤道,则摆钟( )
A.变慢了,要使它恢复准确,应该增加摆长
B.变慢了,要使它恢复准确,应该减短摆长
C.变快了,要使它恢复准确,应该增加摆长
D.变快了,要使它恢复准确,应该减短摆长
回归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
1.单摆看成简谐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2.单摆的回复力是由哪个力提供?
3.单摆的周期由哪些因素决定?
4.单摆周期的表达式是什么?
7 / 74.单摆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摆,了解单摆的构成及单摆的回复力。2.理解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会利用图像法分析单摆的运动,并能够进行计算。3.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之间的关系,体会实验设计的思路。4.借助单摆周期影响因素的分析,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知识点一 单摆及单摆的回复力
1.单摆模型
(1)由细线和小球组成。
(2)细线的质量和小球相比可以忽略。
(3)小球的直径与线的长度相比可以忽略。
注意:单摆是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单摆的回复力
(1)回复力的提供:摆球的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即F=mg sin θ。
(2)回复力的特点:在摆角很小时,单摆的回复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位移的大小成正比,方向总指向平衡位置。
(3)运动规律:单摆在摆角很小时做简谐运动。
在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时,摆球所受合外力为零吗?
提示:不为零。
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单摆运动的回复力是摆球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 (×)
(2)单摆运动的回复力是摆球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一个分力。 (√)
(3)单摆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
知识点二 单摆的周期
1.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1)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周期越大。
(2)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2.周期公式
(1)提出:周期公式由惠更斯首先提出。
(2)公式:T=2π。
2.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摆球的质量越大,周期越大。 (×)
(2)单摆的振幅越小,周期越小。 (×)
(3)单摆的摆长越长,周期越大。 (√)
3.填空
一个理想的单摆,已知其周期为T。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重力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振幅变为原来的3倍,摆长变为原来的8倍,摆球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它的周期变为2T。
(1)判断以下摆动模型是不是单摆,为什么?
(2)试分析单摆的回复力由什么力提供。
提示:(1)模型①不是单摆,因为橡皮筋伸长不可忽略。
模型②不是单摆,因为绳子质量不可忽略。
模型③不是单摆,因为绳长不是远大于球的直径。
模型④不是单摆,因为悬点不固定,因而摆长会发生变化。
模型⑤是单摆。
(2)单摆的回复力是由摆球重力的切向分力提供,即F=mg sin θ,即F≈-mg。
考点1 对单摆的回复力及运动特征
的理解
1.单摆的回复力
(1)摆球受力:如图所示,摆球受细线拉力和重力作用。
(2)向心力来源:细线对摆球的拉力和摆球重力沿径向的分力的合力。
(3)回复力来源:摆球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F=mg sin θ。
2.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推证
在摆角很小时,sin θ≈,又回复力F=mg sin θ,所以单摆振动的回复力为F=-x(式中x表示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l表示单摆的摆长,负号表示回复力F与位移x的方向相反),由此知回复力符合F=-kx,单摆做简谐运动。
3.单摆的振动图像
简谐运动的图像是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而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单摆做简谐运动,故它的振动图像也是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
角度1 对单摆回复力的理解
【典例1】 关于做简谐运动的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力为零
B.摆球所受合力的大小跟摆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
C.只有在最高点时,回复力才等于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
D.摆球在任意位置处,回复力都不等于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
C [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为零,但由于摆球做圆周运动,经过平衡位置,合力不为零,合力提供向心力,方向指向悬点,A错误;摆球的回复力由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提供,重力沿摆线方向的分力与摆线对摆球的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摆球所受合力的大小跟摆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不成正比,B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摆球在最大位移处时,速度为零,向心加速度为零,重力沿摆线方向的分力等于摆线对摆球的拉力,回复力才等于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在其他位置时,速度不为零,向心加速度不为零,重力沿摆线方向的分力小于摆线对摆球的拉力,回复力不等于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故C正确,D错误。]
角度2 单摆的运动过程分析
【典例2】 关于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球运动的回复力是摆线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
B.摆球运动过程中经过轨迹上同一点,加速度是不相等的
C.摆球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不为零
D [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上的分力,而不是摆线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故A错误;摆球经过轨迹上的同一点受力情况相同,故加速度相同,故B错误;摆球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不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因为垂直速度方向也有向心加速度,故C错误;摆球摆动过程中,经过平衡位置时,合力提供向心力,合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D正确。]
对于单摆的两点说明
(1)所谓平衡位置,是指摆球静止时,摆线拉力与小球所受重力平衡的位置,并不是指摆动过程中的受力平衡位置。实际上,在摆动过程中,摆球受力不可能平衡。
(2)回复力是由摆球受到的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F=mg sin θ提供的,不可误认为回复力是重力G与摆线拉力T的合力。
[跟进训练]
1.(角度1)如图所示,O点为单摆的固定悬点,现将摆球(可视为质点)拉至A点,此时细线处于张紧状态,释放摆球,摆球将在竖直平面内的A、C之间来回摆动,B点为运动中的最低位置,则在摆动过程中( )
A.摆球在A点和C点处,合力为零
B.摆球在A点和C点处,回复力为零
C.摆球在B点处,回复力最大
D.摆球在B点处,细线拉力最大
D [摆球在重力和细线拉力作用下沿圆弧AC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A、C处合力不为零,A错误;在最低点B处,细线上的拉力最大,D正确;摆球的回复力F=mg sin θ,其中θ为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所以摆球在摆动过程中,在最高点A、C处回复力最大,在最低点B处回复力为零,故B、C错误。]
2.(角度2)关于单摆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平衡位置摆球的速度和位移均达到最大值
B.在最大位移处速度最小
C.在平衡位置摆球速度最大
D.摆球由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时,速度变大
A [在平衡位置处,摆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速度最大,而位移最小,A错误,C正确;在最大位移处,摆球的势能最大,动能最小,速度最小,B正确;摆球由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D正确。]
考点2 单摆周期公式的理解及应用
1.成立条件:单摆摆角很小(摆角小于5°)。
2.影响因素:周期T只与l和g有关,与摆球质量m及振幅无关,所以单摆的周期也叫固有周期。
3.对l、g的理解
(1)公式中l是摆长,即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
①普通单摆:摆长l=l′+,l′为摆线长,D为摆球直径。
②等效摆长:图(a)中,甲、乙在垂直纸面方向上摆动起来效果是相同的,甲摆的等效摆长为l sin α,其周期T=2π。图(b)中,乙在垂直纸面方向摆动时,其等效摆长等于甲摆的摆长;乙在纸面内小角度摆动时,其等效摆长等于丙摆的摆长。
(2)①公式中g是单摆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由单摆所在的空间位置决定。
②等效重力加速度:一般情况下,公式中g的值等于摆球静止在平衡位置时,摆线的拉力与摆球质量的比值。
【典例3】 摆长是 1 m 的单摆在某地区的周期是2 s,则在同一地区( )
A.摆长是0.5 m的单摆的周期是0.707 s
B.摆长是0.5 m的单摆的周期是1 s
C.周期是1 s的单摆的摆长为2 m
D.周期是4 s的单摆的摆长为4 m
D [摆长是1 m的单摆的周期是2 s,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可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摆长是0.5 m的单摆的周期T1=2π=2π× s≈1.414 s,故A、B错误;周期是1 s的单摆的摆长l2== m=0.25 m,周期是4 s的单摆的摆长l3== m=4 m,故C错误,D正确。]
利用单摆周期公式计算的三个核心
利用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进行有关计算,要把握三个核心。
(1)单摆的周期公式在摆角很小时成立(θ≤5°)。
(2)单摆周期公式中的g是单摆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能求出摆球在不同的空间位置、物理环境(如带电小球在匀强电场)中的等效重力加速度。
(3)单摆的摆长
①因为实际的摆球不可能是质点,所以摆长是指从悬点到摆球重心的长度,注意摆线长是从悬点到摆线与摆球连接点的长度,不要把摆长与摆线长弄混淆。
②等效摆长是摆球重心到摆动圆弧圆心的距离。
[跟进训练]
3.如图所示,几个摆长相同的单摆,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周期分别为T1、T2、T3、T4,关于周期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T3>T4 B.T1C.T1T2=T3>T4
D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可知单摆的周期与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与摆长和重力加速度有关。题图甲中沿斜面的加速度为a1=g sin θ,所以周期T1=2π,题图乙中摆球所受的库仑力始终沿摆线方向,回复力由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提供,故摆球的等效重力加速度为a2=g,所以周期T2=2π,题图丙中的周期T3=2π,题图丁中的等效重力加速度为a4=g+a,所以周期T4=2π,故T1>T2=T3>T4,故A、B、C错误,D正确。]
1.单摆是为研究振动而抽象出的理想化模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理想化条件的是( )
A.摆线质量不计
B.摆线不伸缩
C.摆球的直径比摆线长度小得多
D.只要是单摆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D [单摆由摆线和摆球组成,摆线只计长度不计质量且摆线不伸缩,摆球直径远小于摆线长度,A、B、C项正确;把单摆的运动作为简谐运动来处理是有条件的,只有在摆角很小(θ≤5°)的情况下才能视单摆的运动为简谐运动,D项错误。]
2.(人教版P50T3设问变式)如图所示为同一地点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摆的摆长大于乙摆的摆长
B.甲摆的频率大于乙摆的频率
C.在t=0.5 s时,甲摆正经过平衡位置向x轴正方向运动
D.在t=1.0 s时,乙摆的速率大于甲摆的速率
D [由题图可知,甲摆的周期等于乙摆的周期,则甲摆的频率等于乙摆的频率,B错误;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可得摆长l=,由于两摆的周期相同,则甲摆的摆长等于乙摆的摆长,A错误;在t=0.5 s时,甲摆正经过平衡位置向x轴负方向运动,C错误;在t=1.0 s时,乙摆在平衡位置,此时乙摆速率最大,甲摆在离平衡位置最远处,则此时甲摆的速率为零,易知此时乙摆的速率大于甲摆的速率,D正确。]
3.(新情境题,以摆钟为背景,考查单摆)把在北京调准的摆钟由北京移到赤道,则摆钟( )
A.变慢了,要使它恢复准确,应该增加摆长
B.变慢了,要使它恢复准确,应该减短摆长
C.变快了,要使它恢复准确,应该增加摆长
D.变快了,要使它恢复准确,应该减短摆长
B [把调准的摆钟由北京移至赤道,重力加速度变小,根据周期公式T=2π,则周期变长,摆钟变慢了,要使它恢复准确,应该使T减小,即减短摆长l。故A、C、D错误,B正确。]
回归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
1.单摆看成简谐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摆角θ较小,θ≈sin θ。
2.单摆的回复力是由哪个力提供?
提示:重力沿垂直于摆线的分力。
3.单摆的周期由哪些因素决定?
提示:摆长、重力加速度。
4.单摆周期的表达式是什么?
提示:T=2π。
课时分层作业(九) 单摆
?题组一 单摆及单摆的回复力
1.关于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B.摆球摆动到最低点时加速度为零
C.摆球速度变化的周期等于振动周期
D.摆球振动的频率与振幅有关
C [摆球在摆动中速度大小是变化的,不是匀速圆周运动,A错误;摆球摆动到最低点时加速度不为零,受向上的合外力,故加速度竖直向上,B错误;摆球速度变化的周期以及位移变化的周期均等于振动周期,C正确;摆球振动的频率与振幅无关,只取决于摆长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D错误。]
2.下列有关单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根橡皮筋一端系在悬点,另一端连接一个小球,可以构成一个单摆
B.单摆的摆动一定是简谐运动
C.若单摆在同一平面内摆动,且摆角小于5°,可以认为该单摆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D.单摆做简谐运动时,摆长越长,其运动周期越小
C [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系在悬点,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较大且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可以构成一个单摆,橡皮筋受到拉力时形变量较大,连接小球构成的装置不可看成单摆,A错误;若单摆在同一平面内摆动,且摆角小于5°,可以认为该单摆的运动是简谐运动,B错误,C正确;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可知,单摆做简谐运动时,摆长越长,其运动周期越大,D错误。]
3.振动着的单摆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它受到的回复力( )
A.指向地面 B.指向悬点
C.数值为零 D.垂直摆线,指向运动方向
C [单摆的摆球受到的回复力由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提供,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为零,选C。]
4.一个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
B.t2时刻摆球速度最大,但加速度不为零
C.t3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
D.t4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
C [由振动图像可知:t1和t3时刻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最大,此时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摆球的拉力最小;t2和t4时刻摆球位移为零,正在通过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悬线对摆球的拉力最大,加速度向上。故C选项符合题意。]
?题组二 单摆的周期
5.发生下述哪一种情况时,单摆周期会增大( )
A.增大摆球质量 B.增加摆长
C.减小单摆振幅 D.将单摆由山顶移到山下
B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可知,g减小或l增大时周期会变大。]
6.要将秒摆的周期由2 s变为4 s,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只将摆球质量变为原来的
B.只将振幅变为原来的2倍
C.只将摆长变为原来的4倍
D.只将摆长变为原来的16倍
C [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和振幅均无关,故A、B错误;对秒摆,T0=2π=2 s,对周期为4 s的单摆,T=2π=4 s,联立解得l=4l0,故C正确,D错误。]
7.在盛沙的漏斗下面放一木板,让漏斗左右摆动起来,同时细沙缓慢流出,经历一段时间后,观察木板上沙子的堆积情况。沙堆的剖面图应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B [不考虑空气阻力,漏斗在从最左端向最右端运动和从最右端向最左端运动时,到达最低点时的运动速度最大,漏到木板上的细沙最少,两端漏斗运动得最慢,漏到木板上的细沙最多,B正确,A、C、D错误。]
8.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将走时准确的摆钟从地球放到月球上去,在地球上经过24 h,该钟在月球上显示经过了( )
A.4 h B.9.8 h
C.12 h D.58.8 h
B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得==,即T月=T地,则摆钟在月球上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为在地球上的,所以在地球上经过24 h,该钟在月球上显示经过的时间为24× h=4 h≈9.8 h,选项B正确。]
9.图甲是一个单摆振动的情形,O是它的平衡位置,B、C是摆球所能到达的最远位置。设摆球向右运动为正方向。图乙是这个单摆的振动图像。根据图像回答:
甲 乙
(1)单摆振动的频率是多大?
(2)开始时刻摆球在何位置?
(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10 m/s2,则这个摆的摆长是多少?
[解析] (1)由题图乙知周期T=0.8 s,
则频率f==1.25 Hz。
(2)由题图乙知,0时刻摆球在负向最大位移处,因向右为正方向,所以摆球在B点。
(3)由T=2π得L=≈0.16 m。
[答案] (1)1.25 Hz (2)B点 (3)0.16 m
10.下列关于单摆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一个装满沙的漏斗和长细线做成一个单摆,在摆动时沙从漏斗中缓慢漏出,周期不变
B.只将摆球的质量增大,单摆振动周期增大
C.将单摆由赤道移到北极,单摆振动周期减小
D.将单摆的摆角由3°增加到5°(不计空气阻力),单摆的周期减小
C [沙从漏斗中缓慢漏出时,等效摆长变化,周期变化,选项A错误;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选项B错误;将单摆由赤道移到北极,重力加速度增大,则周期减小,选项C正确;在摆角很小时,单摆的周期与摆角大小无关,选项D错误。]
11.某同学在家偶然发现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垂到窗沿,他想利用单摆原理粗测细线的总长度。先在线的下端系上一个小球,当小球静止时,细线恰好与窗子上沿接触且保持竖直,球在最低点B时,球心到窗上沿的距离为1 m。他打开窗户,让小球在垂直于墙的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如图所示。从小球第1次通过图中的B点开始计时,到第31次通过B点共用时60 s,取g=10 m/s2。根据以上数据可知细线的长度约为( )
A.8 m B.9 m C.10 m D.20 m
B [设细线的长度为L,球心到窗上沿的距离为d,由题意可知,该单摆振动周期为T==4 s。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T=π+π,代入数据解得L≈9 m,故细线的长度约为9 m,故选B。]
12.人在秋千上小幅度摆动时可以简化为单摆模型,等效“摆球”的质量为m,摆绳长为l,忽略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最低点时人与踏板均处于平衡状态
B.“摆球”偏离最低点位移为x时,回复力F=-x
C.偏离最低点运动的过程中,人受到踏板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经过最低点时,人顺势轻轻跳下,踏板的周期将增大
B [经过最低点时人与踏板有向心加速度,并未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当摆角θ很小时,“摆球”运动的圆弧可以看成直线,根据回复力F=-kx可知,“摆球”偏离最低点位移为x时,回复力F=-x,B正确;偏离最低点运动的过程中,人的速度减小,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大,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提供回复力,摩擦力为零,故C错误;单摆的周期T=2π,只与摆长有关,故经过最低点时,人顺势轻轻跳下,单摆的周期不变,故D错误。]
13.如图所示,ACB为光滑弧形槽,弧形槽半径为R,R 。甲球从弧形槽的球心处自由落下,乙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
(1)求两球第1次到达C点的时间之比。
(2)若在圆弧的最低点C的正上方h处由静止释放小球甲,让其自由下落,同时乙球从圆弧左侧由静止释放,欲使甲、乙两球在圆弧最低点C处相遇,则甲球下落的高度h是多少?
[解析] (1)甲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R=,所以t1=。
乙球沿圆弧做简谐运动(由于 R,可认为摆角θ<5°)。此振动与一个摆长为R的单摆振动模型相同,故此等效摆长为R,因此乙球第1次到达C处的时间t2=T=×2π=。
所以t1∶t2=。
(2)甲球从离弧形槽最低点h高处开始自由下落,到达C点的时间t甲=。
由于乙球运动的周期性,所以乙球到达C点的时间t乙=+n=(2n+1)(n=0,1,2,…)
由于甲、乙在C处相遇,故t甲=t乙,
解得h=(n=0,1,2,…)。
[答案] (1) (2)(n=0,1,2,…)
14.如图甲所示,O点为单摆的固定悬点,将力传感器接在摆球与O点之间。现将摆球拉到A点,释放摆球,摆球将在竖直面内的A、C之间来回摆动,其中B点为运动中的最低位置。图乙表示细线对摆球的拉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中t=0为摆球从A点开始运动的时刻,g取10 m/s2。求:
(1)单摆的摆长;
(2)摆球的质量。
[解析] (1)由题图乙可知,单摆的振动周期
T=0.4π s。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
可得单摆的摆长l=0.4 m。
(2)设最大偏角为θ,由题图乙可知,在最高点A时,有Fmin=mg cos θ=0.495 N。
在最低点B时,有Fmax-mg=,
而Fmax=0.510 N。
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l(1-cos θ)=mv2。
联立解得m=0.05 kg。
[答案] (1)0.4 m (2)0.05 kg
15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