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复习建构课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知识网络构建
1.世界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
世界主要陆地植被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灌丛和苔原等,其中森林主要包括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
主题探究专攻
主要植被类型的分布与判断
2.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
中国几乎拥有世界上除了极地苔原以外所有的主要植被类型,可划分为8个植被区域,如下图。
3.主要植被类型的判断技巧
(1)根据气候类型判断
①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
②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草原。
③热带沙漠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
⑤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⑥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
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
⑧温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
⑨温带沙漠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
(2)根据植被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判断
①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为热带雨林。
②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的为常绿阔叶林。
③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夏季葱绿、秋冬季落叶的为落叶阔叶林。
④叶片呈针状的为针叶林。
⑤以高大的草本植物为主,也有乔木和高大灌木分布的为热带草原。
⑥以低矮的草本植物为主,没有乔木,有低矮灌木分布的为温带草原。
(2022·北京合格考)植物对其生长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下图为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对接合格考
1.图示植物的特征是( )
A.根系发达 B.枝叶繁茂
C.树杈众多 D.植株高大
2.该地区典型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温带荒漠
√
√
1.A 2.D [第1题,图示植物地上部分植株矮小,叶子稀疏,地下部分根系发达。故选A。第2题,该地植物根系发达,是为了吸取地下深处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说明该地气候干旱,典型植被为温带荒漠,D正确。]
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分布及特点
类型 分布地区 特点
黑土 东北平原北部 土壤中富含腐殖质,比较肥沃
黄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土层深厚,有直立性,富含矿物养分,但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还有不少盐碱地、沙地。需要增施有机肥,补充磷、氮肥,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旱、涝、碱、沙
类型 分布地区 特点
红壤 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 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一种土壤,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加以改造
类型 分布地区 特点
紫色土 四川盆地 由紫红色的页岩或砂页岩风化而成。自然肥力高,富含各种盐类及多种微量元素,酸碱条件适中。可在风化母岩上直接刨耕引种
类型 分布地区 特点
水稻土 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以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台湾西部平原最为集中 在人类生产活动(长期种植水稻)中形成的特殊土壤。土壤耕作层具有一种特殊的软糊度,有利于水稻根须的生长。另外还通过增施河泥建造黏重的土壤质地,以利于蓄水种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比较肥沃,多呈青灰色
(2023·广东1月合格考)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岛上某林区的土壤为红壤,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中的磷严重缺乏。该岛年降水量900~2100mm,但淡水资源短缺,自然植被稀疏。据此完成3~4题。
对接合格考
3.对比东北平原的黑土,该林区红壤的特点是( )
A.土质较为疏松 B.有机质含量低
C.淋溶作用较强 D.土壤的碱性强
4.岛上自然植被稀疏的原因是( )
A.气候寒冷 B.降水稀少
C.蒸发旺盛 D.土层浅薄
√
√
3.B 4.D [第3题,红壤的黏粒含量较高,质地黏重,其土壤风化度高,呈强酸性,有机质养分贫瘠,A、D错误,B正确。淋溶作用较强不属于土壤的特点,C错误。故选B。第4题,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高,A错误;该岛年降水量900~2100 mm,降水较多,B错误;蒸发作用本身对植被的影响较小,C错误;红壤分布在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加之降水丰富,腐殖质层淋溶作用强,分解快,因此土层发育较薄,导致自然植被稀疏,D正确。故选D。]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