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3 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高中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江苏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3 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高中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江苏专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6:20:39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三)
1.C [A图中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受外力,该系统动量不守恒;B图中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受墙的作用力,系统动量不守恒;C图中木球与铁球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D图中木块下滑过程中,斜面体始终受到挡板的作用力,系统动量不守恒。]
2.A [当C在A上滑行时,对A、C组成的系统,B对A的作用力为外力,不等于0,系统动量不守恒,故选项A错误;当C在B上滑行时,A、B已分离,对B、C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选项B正确;若将A、B、C三木块视为一个系统,则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选项C、D正确。]
3.C [当A、B两物体组成一个系统时,弹簧的弹力为内力,而A、B与C之间的摩擦力为外力。当A、B与C之间的摩擦力等大、反向时,A、B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当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时,A、B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而对于A、B、C组成的系统,由于弹簧的弹力及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均为内力,故不论A、B与C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否相等,A、B、C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均为零,故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故C正确,A、B、D错误。]
4.D [撤去外力后,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0,所以总动量守恒,设P的动量方向为正方向,则有pP-pQ=0,故pP=pQ,因此P和Q的动量大小的比值为1,选项D正确。]
5.B [小球和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有Mv-mv0=(M+m)v′,解得v′=5 m/s。]
6.B [设滑板的速度为v′,对小孩和滑板组成的系统,以小孩离开滑板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0=Mv+mv′,解得v′=-,即滑板的速度大小为,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选项B正确。]
7.D [以导弹飞行的方向为正方向,导弹被战斗机释放后导弹喷出燃气前后瞬间,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mv1,解得v=,选项D正确。]
8.C [选运动员退行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设运动员的质量为M,物块的质量为m,物块被推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0,运动员第一次推出物块后的退行速度大小为v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运动员第一次推出物块时有0=Mv1-mv0,物块与挡板发生弹性碰撞,以等大的速率反弹;第二次推出物块时有Mv1+mv0=Mv2-mv0,依此类推,Mv2+mv0=Mv3-mv0,…,Mv7+mv0=Mv8-mv0,又运动员的退行速度v8>v0,v7<v0,解得13m9.解析:(1)甲算珠从被拨出到与乙算珠碰撞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加速度大小a1==1 m/s2。
设甲算珠与乙算珠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v1,则
=2a1s1。
解得v1=0.3 m/s。
甲、乙两算珠碰撞时,由题意可知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取甲算珠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则有mv1=mv1′+mv乙,其中v1′=0.1 m/s,
解得碰撞后乙算珠的速度v乙=0.2 m/s。
碰撞后,乙算珠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a2==1 m/s2。
设乙算珠能运动的最远距离为x,
则x==0.02 m。
由于x=s2,
所以乙算珠能够滑动到边框a。
(2)甲算珠从拨出到与乙算珠碰撞所用时间
t1==0.1 s。
碰撞后甲算珠继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所用时间
t2==0.1 s。
所以甲算珠从拨出到停下所需的时间
t=t1+t2=0.2 s。
答案:(1)能,计算过程见解析 (2)0.2 s
10.B [小物块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与楔形物体的速度相同,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全过程机械能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在小物块上升过程中,由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得mv0cos θ=(m+M)v,选项A错误,B正确;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M)v2=,选项C、D错误。]
11.D [因为A、B恰好不相撞,则最后具有相同的速度。在小孩跳车的过程中,把小孩、A车、B车看成一个系统,该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mA)v0=(m+mA+mB)v,代入数据解得v=5 m/s,方向向右,D正确;设小孩跳离A车和B车的速度大小为Δv,则在与B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Δv=mBv-mΔv,代入数据解得Δv=10 m/s,A错误;设小孩跳离A车后,A车的速度为vA,则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mA)v0=mΔv+mAvA,解得vA=8.75 m/s,方向向右,根据动量定理,该过程中小孩对A车的冲量大小等于A车动量的变化量大小,即I=|Δp|=mAv0-mAvA=25 kg·m/s,B错误;整个过程中,小孩对B车做的功等于B车动能的变化量,即W=mBv2=1 250 J,C错误。]
12.解析:(1)由于地面光滑,物块与薄板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物块最后会和薄板共速,设共同运动速度为v,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v0=(m+M)v,
代入数据解得v=2 m/s,方向水平向右。
(2)由(1)知,物块速度大小为3 m/s时,方向水平向左,设此时薄板的速度为v′,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v0=-mv1+Mv′,
代入数据解得v′= m/s,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1)2 m/s,方向水平向右 (2) m/s,方向水平向右
13.解析:(1)设背包的质量为m,滑雪者的质量为M。对背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θ-μmg cos θ=ma1,
解得背包的加速度a1=2 m/s2。
设背包由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t,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
a1t2=v0(t-1 s)+a2(t-1 s)2,
解得t=3 s,
则滑道AB段的长度xAB=a1t2=9 m。
(2)背包到达B点的速度
v1=a1t=6 m/s,
滑雪者到达B点的速度
v2=v0+a2(t-1 s)=7.5 m/s。
滑雪者拎起背包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Mv2=(M+m)v,
解得滑雪者拎起背包时这一瞬间的速度v=7.44 m/s。
答案:(1)9 m (2)7.44 m/s
4 / 4课时分层作业(三) 动量守恒定律
?题组一 动量守恒的判断
1.下列四幅图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中,动量守恒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A、B两木块紧靠在一起且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木块C(可视为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行,最后停在木块B的右端。对此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C在A上滑行时,A、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当C在B上滑行时,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无论C是在A上滑行还是在B上滑行,A、B、C三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都守恒
D.当C在B上滑行时,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3.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关系为mA>mB,A、B之间用一段细绳相连并有一被压缩的弹簧,放在平板小车C上后,A、B、C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地面光滑,则在细绳被剪断后,A、B从C上滑离之前,A、B在C上向相反方向滑动过程中(  )
A.若A、B与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也守恒
B.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同,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也不守恒
C.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同,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以上说法均不对
?题组二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光滑水平桌面上有P、Q两个物块,Q的质量是P的n倍。将一轻弹簧置于P、Q之间,用外力缓慢压P、Q。撤去外力后,P、Q开始运动,P和Q的动量大小的比值为(  )
A.n2            B.n
C. D.1
5.如图所示,质量为m=0.5 kg的小球在距离车底部一定高度处以初速度v0=15 m/s向左平抛,落在以v=7.5 m/s 的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匀速行驶的小车中,小车足够长,质量为M=4 kg,g取10 m/s2,则当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
A.4 m/s B.5 m/s
C.8.5 m/s D.9.5 m/s
6.质量为M的小孩站在质量为m的滑板上,小孩和滑板均处于静止状态,忽略滑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小孩沿水平方向跃离滑板,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v,此时滑板的速度大小为(  )
A.v B.v
C.v D.v
7.如图所示,我国自行研制的“歼-15”战斗机挂弹飞行时,接到命令,进行导弹发射训练,当战斗机水平飞行的速度为v0时,将总质量为M的导弹释放,刚释放时,导弹向战斗机飞行的反方向喷出对地速率为v1、质量为m的燃气,则喷气后导弹相对地面的速率v为(  )
A. B.
C. D.
?题组三 动量守恒定律的临界问题
8.水平冰面上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一滑冰运动员面对挡板静止在冰面上,他把一质量为4.0 kg的静止物块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沿与挡板垂直的方向推向挡板,运动员获得退行速度;物块与挡板弹性碰撞,速度反向,追上运动员时,运动员又把物块推向挡板,使其再一次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与挡板弹性碰撞。总共经过8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大于5.0 m/s,反弹的物块不能再追上运动员。不计冰面的摩擦力,该运动员的质量可能为(  )
A.48 kg  B.50 kg  C.58 kg  D.63 kg
9.算盘是我国古老的计算工具,中心带孔的相同算珠可在算盘的固定导杆上滑动,使用前算珠需要归零。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算盘中有甲、乙两颗算珠未在归零位置,甲靠边框b,甲、乙相隔s1=3.5×10-2 m,乙与边框a相隔s2=2.0×10-2 m,算珠与导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现用手指将甲以0.4 m/s的初速度拨出,甲、乙碰撞后甲的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不变,碰撞时间极短且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通过计算,判断乙算珠能否滑动到边框a;
(2)求甲算珠从拨出到停下所需的时间。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楔形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斜面光滑且足够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以初速度v0开始运动,当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距地面的高度为h。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mv0=(m+M)v
B.mv0cos θ=(m+M)v
C.mgh=m(v0sin θ)2
D.mgh+(m+M)v2=m(v0cos θ)2
11.如图所示,一个小孩在冰面上进行“滑车”练习,开始小孩站在A车前端与车以共同速度v0=9 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A车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B车,为了避免两车相撞,在A车接近B车时,小孩迅速从A车跳上B车,又立即从B车跳回A车,此时A、B两车恰好不相撞,已知小孩的质量m=25 kg,A车和B车的质量为mA=mB=100 kg,若小孩跳离A车与跳离B车时对地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计一切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孩跳离A车和B车时对地速度的大小为5 m/s
B.小孩跳离A车的过程中对A车冲量的大小为250 kg·m/s
C.整个过程中,小孩对B车所做的功为1 050 J
D.小孩跳回A车后,他和A车的共同速度大小为 5 m/s
1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3 kg的薄板,板上有质量m=1 kg的物块,两者均以v0=4 m/s的初速度朝相反方向运动,薄板与物块之间存在摩擦且薄板足够长,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求:
(1)物块最后的速度;
(2)当物块的速度大小为3 m/s时,薄板的速度。
13.如图所示,一滑雪道由AB和BC两段滑道组成,其中AB段倾角为θ,BC段水平,AB段和BC段由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一个质量为2 kg的背包在滑道顶端A处由静止滑下,若1 s后质量为48 kg的滑雪者从顶端以1.5 m/s的初速度、3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追赶,恰好在坡底光滑圆弧的水平处追上背包并立即将其拎起。背包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θ=,cos θ=,忽略空气阻力及拎包过程中滑雪者与背包的重心变化。求:
(1)滑道AB段的长度;
(2)滑雪者拎起背包时这一瞬间的速度。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