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张PPT)
教学活动点拨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教材P48活动
1.提示:砂石覆盖层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慢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
2.提示:由图可以看出,砂田蒸发量较裸田小,砂石覆盖层可以减弱土壤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减弱蒸发。
3.提示:由图可以看出,相同深度,砂田含水量较裸田更大,砂石可以削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抑制蒸发,起到蓄水保墒、保持水土的作用。
教材P52活动
1.提示:葫芦岛: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寒冷),冬夏季节变化显著。厦门: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有季节变化。西沙:冬夏季节海水温度均较高,季节变化不明显。
2.提示:葫芦岛:6~9月;厦门:4~11月;西沙:全年皆宜。
3.提示:葫芦岛适宜游泳的时间最短,西沙适宜游泳的时间最长。
原因:纬度越低,海水温度越高,适宜游泳的时间越长。
教材P54~55活动
1.提示:红海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波罗的海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2.提示:红海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入海河流较少,海水盐度高。波罗的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入海河流较多,海水盐度低。
3.提示:红海自身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红海和波罗的海水道都非常狭窄。水道狭窄不利于水体的交换,反而有利于原水体的盐度保持。
4.提示:红海盐度高的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而气温高,蒸发旺盛;②周围陆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没有较大河流汇入;③海域狭长,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与外海海水交换不便。
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①周围河流发育多,淡水注入量大;②周围陆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蒸发量小;③海域狭长,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与外海海水交换不便,外海盐度高的海水很难进到波罗的海。
教材P60活动
1.提示:赶海一般选择在大潮汛时最好,明确潮汐涨落的时间,一般选在涨潮前和退潮后为宜;游泳要了解潮汐涨落的时间,要避开涨潮和退潮时;观潮最好选在农历初一或十五前后,赶在涨潮时;船舶进出港口应选在高潮位,进港时,选择涨潮时效果好;出港时,选择落潮时效果好。
2.提示:根据上述活动的特点进行讨论。如游泳,除潮汐外,还需了解海水的温度、深度、清洁状况和海底状况。
教材P63问题研究
资料1 渤海海冰资源量
资料分析
1.提示:可开采利用。渤海海冰融水盐度较低;冬季气温较低时,渤海海冰生成速度快且多生成于岸边,可开采量较大。
2.提示:渤海北部纬度较高,年内日平均气温≤-4 ℃日数较多,海冰开采量较大;而南部纬度较低,年内日平均气温≤-4 ℃日数较少,海冰开采量较少。
资料2 渤海海冰淡化研究
资料分析
1.提示:可将高浓度盐水收集起来,提取盐分,供晒制食盐和化工原料使用。
2.提示:可行。渤海海冰可开采量较为充足;海冰淡化技术也比较成熟且淡化成本较低。环渤海地区从气候上看,冬春季节降水少,缺水最严重,冬季海冰出现可进行淡化供应。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