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版】第一部分10 工业文明的来临及扩张——世界近代史后期(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 阶段限时集训(含答案)—2026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版】第一部分10 工业文明的来临及扩张——世界近代史后期(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 阶段限时集训(含答案)—2026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6 16:22:15

文档简介

阶段限时集训(十)
1.A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4年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工厂中的规章制度对工人的要求较为严格,这种要求有助于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同时保证机器的使用效率,有助于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故选A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曼彻斯特某工厂的规章制度并未明确生产的具体要求,故材料中的制度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提升,排除B项;根据材料“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可知,此项要求过于苛刻,容易挫伤工人生产积极性,不能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排除C项;材料所述的规章制度多以罚款方式进行,这并非科学管理方式,排除D项。]
2.A [根据材料“大规模生产……‘实用型’”可知,19世纪初,因大规模生产,钟表从“奢侈型”转向“实用型”,工人阶级买表成为常态,由此我们可知,在当时钟表生产量很大,需求量也很大,钟表制造业已经成为英国的新兴行业,故选A项;材料信息反映了钟表的使用逐渐普遍,并未涉及工人的上下班时间,无法说明钟表规范了生产生活的时间秩序,排除B项;钟表在这一时期已经成了实用的日用品,与工人经济地位提高无关,排除C项;根据材料“生计不好……卖掉或典当”可知,钟表具有一定的保值功能,但无法说明其具有较高的升值功能,排除D项。]
3.B [18世纪下半期和19世纪上半期,欧洲将巨大的新地带并入它所包含的有效带动分工中,形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概念、核心与外围产业的边界,这主要是因为此时期欧洲借助工业革命的开展,提高了综合经济实力,把全世界纳入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范围之中,故选B项;新航路开辟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早期殖民扩张”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题干涉及的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问的是其形成的原因,D项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
4.C 5.B 
6.示例:
材料一的观点:文学作品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1分)
“狭小阴暗的地牢”“当今的刑台”等诗句,反映了工业革命以来工人恶劣的劳动条件;“儿童在做工”,反映了童工的存在;“大腹便便的商人”等诗句,反映了当时严重的贫富分化;“烟雾弥漫”“煮沸的毒水”等诗句,反映了环境污染等;“老板势力大”等诗句,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大。(共5分。观点1分,提取诗句1分,史实1分)
材料一的观点:基于评论者所在的历史环境加以阐释,建立作品、作者、历史和评论者四者之间的关联。(1分)
作为宪章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埃内斯特·琼斯对19世纪40年代工人阶级悲惨境遇的描写,意在鼓动工人们行动起来,争取自由,“把宪章实行”。
但从后来者的眼光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来看,埃内斯特·琼斯的思想不乏瑕疵。如“上帝和造化保护”“众人团结紧,就不用战斗”等诗句,忽视了阶级斗争的必要性,有空想之嫌,而将车轮比作“刑台”,将纺车和织机称为“祭台”等诗句,易于让工人斗争的形式拘泥于捣毁机器等。
总之,在弗·杰姆逊的理论视域下,埃内斯特·琼斯的“工厂城”揭示了工业化早期工人运动的必然性,但没有找到正确有效的途径。由此,正是在总结包括宪章运动等早期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指明了工人及全人类解放的正确方向。(5分)
(只写观点没有阐释不得分,考生若从反工业化等其他角度立论,酌情给分)
1 / 2阶段限时集训(十) 工业文明的来临及扩张——世界近代史后期(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
(建议用时:20分钟)
一、选择题
1.(2024·河北唐山一模)1844年英国曼彻斯特某工厂的规章制度有如下规定:
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在此时间内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二条: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擅自离开车间者罚款三便士。
……
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由此可知,早期的工厂制(  )
A.产生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B.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提升
C.挖掘了工人的劳动潜质
D.提升了科学管理的水平
2.(2024·湖南雅礼中学一模)18世纪中期,英国普通人很难买得起钟表。19世纪初,因大规模生产,钟表从“奢侈型”转向“实用型”。工人生活稍有改善会优先买表,兰开斯特织工大都有表,曼彻斯特工人也须臾离不开表。工人生计不好时,还可以将表卖掉或典当。由此可知,工业革命时期(  )
A.钟表制造业成为英国的新兴行业
B.钟表规范了生产生活的时间秩序
C.钟表是工人经济地位提高的标志
D.钟表具有较高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3.(2024·河北沧衡名校高三质检)18世纪下半期和19世纪上半期,“欧洲世界经济突破了它在漫长的16世纪创造的疆界,并开始将巨大的新地带并入它所包含的有效带动分工中”,形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概念、核心与外围产业的边界。这主要是因为(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早期殖民扩张 D.世界市场的形成
4.(2024·天津河西区二模)《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是恩格斯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所撰写的纲领,论述了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要条件以及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共产党人进行革命斗争的策略原则,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这两份纲领(  )
A.深刻分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B.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C.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做了准备
D.推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5.(2024·广东茂名二模)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指出,如果农民站到革命一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抛弃小私有观念,“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这(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学说走向科学
B.表明马克思主张建立工农联盟
C.意味着农民成为革命主力军
D.说明推翻资本主义条件已成熟
二、非选择题
6.(2024·广东佛山模拟)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要求。(12分)
材料一 作为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之一,弗·杰姆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的根本宗旨——历史化,即将文学作品置于其产生时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不仅要发掘潜在于作品中的历史真实或意识形态,也要基于评论家所在的历史环境加以阐释,建立作品、作者、历史和评论者四者之间的关联。
材料二 工厂城(节选) 埃内斯特·琼斯
男人,女人,儿童在做工,被锁在狭小阴暗的地牢,当今的刑台——车轮飞动,生命之线飞快地断掉。
天上的星星看着也发怔,烟雾弥漫,机器怒吼;这城市就像热锅沸腾,煮沸的毒水横溢四流。
老板把厂里的种种情景,让外人瞧瞧,好不得意!“这些是工人,那些是引擎。”“我看到的可只有——机器!”
大腹便便的商人走过,纺织大王!面粉大王!众人在他的路上前进,他硬着心肠要他们灭亡。
肃穆的苍天俯视万物,仿佛天主也责骂人类,竟把那么些供品献给纺车和织机——地狱的祭台!
织布工起来!面粉工起来!自由的队伍越来越壮阔!你们有上帝和造化保护。他们有什么?黄金和地狱!
不要怕你们的老板势力大,团结起来力量就足够;不要怕刮来一阵暴风雨,众人团结紧,就不用战斗。
起来啊,组成一支队伍,农场的奴隶,工厂的罪人!记住吧,要保卫自己的土地,最好的办法——把宪章实行!
——英国《劳工月刊》第一期,1847年
注:埃内斯特·琼斯(1819—1869),英国诗人,宪章运动领导人之一。
请运用材料一中弗·杰姆逊的理论观点,提取材料二相关信息并加以阐释。(要求: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1 /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