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十一) 阳光大道——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2024·安徽蚌埠三模)下面为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种族差序表。
身份 权利
第一代西班牙殖民者 政治、经济、司法和教会的高级职位
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 出任其他重要职务
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后裔 低级官职和大部分普通职业
黑人与其他种族的后裔 大部分作为奴隶成为交易的商品
据上表可知,这一“种族差序”( )
A.反映美洲地区人种结构多元化趋向
B.实现了西班牙对拉美的完全控制
C.旨在维护考迪罗体制和大地产制度
D.是引发巴西独立运动的主要原因
2.(2024·湖南娄底模拟)16世纪下半叶起,仅从中国驶往马尼拉的商船每年就有30艘到50艘之间。墨西哥从马尼拉越洋进口的货物有60%产自中国,其中包括中国的水银。这种水银一直短缺,但对于美洲开采和提炼白银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现象( )
A.背景是欧洲人的殖民扩张
B.使葡萄牙人从中获益颇丰
C.得益于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D.冲击了中国国内商业资本
3.(2024·福建泉州三模)“普林尼种族”是古典时代以来欧洲人观察异域族群的一种观念,下表所示是以此观念描述的美洲人群。这( )
项目 描述内容
航海日志(哥伦布) 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生活着长着一只眼的人,另一些人长着像狗一样的脸
史学著作 印第安人头颅如此之厚,致使他们的理解力与野兽无异
回忆录 新西班牙居民实行活人祭祀,我们如何割除这些恶习,把神圣基督教信仰引入这个国家
A.批判了欧洲文明优越心态
B.体现了工业文明比农业文明先进
C.宣扬了殖民扩张的合理性
D.反映了西欧与印第安的文化交融
4.(2024·湖南株洲一模)据统计,16—19世纪约有1 200万非洲人被贩卖,占当时非洲总人口的10%—15%。在奴隶贸易高峰时期的1701—1810年,殖民者从非洲贩出600多万黑奴,这些黑奴大部分被卖到加勒比地区的甘蔗种植园。这一时期的奴隶贸易( )
A.加速欧洲资本积累进程
B.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重要体现
C.使拉美地区的人口锐减
D.是非洲陷入长期贫困落后状态的重要原因
5.(2024·天津河北区一模)美国长期肆意干涉拉丁美洲事务。2009年,拉美地区成立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组织,在运用自身力量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凸显了越来越洪亮的“拉美声音”。这表明( )
A.美国的影响力急剧衰落
B.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
C.拉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D.拉美独立自主意识不断提高
6.(2024·广西南宁一模)18世纪前,西班牙帝国曾长期对美洲殖民地实行特有的“纵向主义”行政管理,规定每个殖民地的省份直接与西班牙联系,禁止殖民地之间任何的横向交往。这导致了( )
A.价格革命的产生
B.西属拉丁美洲的分裂
C.重商主义的兴起
D.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7.(2024·河北衡水一模)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实施新经济政策,从对采矿和农业的依赖转向制造业,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并以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增长;新加坡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建立高技术、高工艺、高附加值、有出口竞争能力的新兴工业企业。这说明当时两国( )
A.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
B.自身经济结构存在严重问题
C.强调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
D.重视宏观调控以建设现代化
8.(2024·江西赣州一模)下图所示为1910—1911年外国在墨西哥投资情况(以170家大企业计算)。据此可知墨西哥( )
A.积极引进外资发展经济
B.主动放弃本国资源主权
C.争取政治独立任重道远
D.经济呈现畸形发展形态
9.(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巴西主要出口产品(1821—1900年) 单位:%
八种主要产品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十年期 皮革 咖啡 食糖 可可 马黛茶 烟草 棉花 橡胶 合计
1821—1830年 13.60 18.40 30.10 0.50 - 2.50 20.60 0.10 85.80
1831—1840年 7.90 43.80 24.00 0.60 0.50 1.90 10.80 0.30 89.80
1841—1850年 8.50 41.40 26.70 1.00 0.90 1.80 7.50 0.40 88.20
1851—1860年 7.20 48.80 21.20 1.00 1.60 2.60 6.20 2.30 90.90
1861—1870年 6.00 45.50 12.30 0.90 1.20 3.00 18.30 3.10 90.30
1871—1880年 5.60 56.60 11.60 1.20 1.50 3.40 9.50 5.50 94.90
1881—1890年 3.20 61.50 9.90 1.60 1.20 2.70 4.20 8.00 92.30
1891—1900年 2.40 64.50 6.00 1.50 1.30 2.20 2.70 15.00 95.60
上表说明当时巴西( )
A.深受传统经济结构影响
B.摒弃了宗主国生产方式
C.共和制促进外贸发展
D.严重依赖殖民地市场
10.(2024·山东日照一模)自1854年印度创办第一家棉纺织工厂始,到一战前,棉纺织工厂数增至271家,纱锭和织机数分别达677.9万枚和10.42万台。但20世纪20年代,圣雄甘地却发起了手纺土布运动,号召家家户户开展手工纺织、穿用土布,抵制英国纺织品。甘地此举旨在( )
A.团结广大农民阶级 B.抵制外国资本控制
C.唤醒民众民族意识 D.振兴印度民族经济
11.(2024·广东广州调研)秘鲁思想家马里亚特吉(1894—1930)认为,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消除封建制的道路在秘鲁走不通,唯一的出路应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反对资本主义的范围内进行反封建的斗争,这就是秘鲁社会主义革命的两重性和特殊性。这一主张( )
A.得到拉美各阶层的认可
B.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C.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D.照搬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12.(2024·湖北宜昌模拟)马克思在1870年9月说:“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困难的境地。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马克思意在说明( )
A.普法战争法国失败的必然性
B.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尚未成熟
C.巴黎公社失败教训需要总结
D.空想社会主义难以解决现实问题
13.(2024·山东青岛一模)1871年3月26日,巴黎公社中央委员会在公报中说:“我们热诚希望和解,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想实现联合,以达到我们努力追求的目的。因此,我们曾向反对我们的人开诚布公地伸出友谊之手。”这表明巴黎公社的领导者( )
A.放弃了暴力斗争的革命方式
B.尝试以和平的手段实现目标
C.极力争取农民阶级的支持
D.积极促进国际工人阶级联合
14.(2024·河北唐山模拟)《国际歌》是巴黎公社主要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在革命失败的情况下愤然创作。其译文(节选)如下:全世界受苦的人……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具有坚定的革命精神
C.是最早社会主义革命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5.(2024·广东湛江二模)1917年4月16日,列宁在彼得格勒演说中说,要“立刻有系统地、逐步地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建立在公有基础上的农场”。这些言论表明列宁( )
A.准确研判当时俄国国情
B.放弃了革命和平过渡的设想
C.主张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D.主张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6.(2024·江苏宿迁调研)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主张大力推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的发生,使俄国一国的革命变成世界革命,并以实际行动支援乌克兰、匈牙利等国的革命,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该现象说明( )
A.马克思主义亟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
B.苏俄对民族民主革命认识还不成熟
C.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D.世界革命学说是文明冲突的重要原因
二、非选择题
17.(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西班牙人对美洲的征服粉碎当地文明的基石——印加帝国时期四通八达的大多数道路,只剩下岩石和荆棘;巨大的公共工程大部分随着岁月而消失,或被抢夺者毁坏;成百成千的印第安雕塑家、建筑师、工程师和天文学家同众多的奴隶混在一起,被抛到西班牙人的矿井中从事粗笨的、累垮人的采掘劳动。西班牙人还规定了印第安妇女的服装样式和发式。1781年印加皇帝的嫡亲图帕克·阿马鲁(白人与美洲土著人的混血种人)领导了大规模的救世主式的革命运动,其他英雄还有墨西哥人伊达尔哥、莫雷洛斯等。当独立后的拉丁美洲人试图起步时,英国人又向他们举起了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双面魔镜,就像后来的美国人挥动的民主自由变色旗——有利的一面总是朝着自己。
——摘编自[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西方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摧毁传统文化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拉美文化发展演变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对拉丁美洲经济、政治的影响。(6分)
18.(2024·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面对帝国主义的无情侵略和劳动人民的痛苦挣扎,列宁深入分析和思考了帝国主义背景下战争爆发的根源……经过三年战争,沙皇统治逐渐崩溃解体,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何带领俄国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和平,已成为列宁首要思考的问题。列宁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只有退出战争才能取得喘息的机会,才能专注自身发展。他指出,资本主义的和平是暂时的、虚假的,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持久和平。列宁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只会愈演愈烈。因此,作为夹缝中求生存的苏维埃俄国要善于利用这些斗争,获得自身生存发展机会。列宁顺势而为推行租让制,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等大力发展生产力。经过三年的恢复和发展,苏俄与其他国家之间已形成共存局面。列宁科学地判断出苏俄与帝国主义国家形成了某种“均势”,帝国主义国家虽然仇视苏俄,却不能消灭它。
——艾丛潞《列宁和平思想及其重要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和平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列宁关于和平问题的基本认识,并指出这些认识的历史作用。(8分)
1 / 7专题限时集训(十一)
1.A [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美洲地区有西班牙人、美洲本土出生的西班牙人、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后裔、黑人与其他种族的后裔,这反映出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人种结构多元化趋向,故选A项;当时西班牙并未完全控制拉美,排除B项;考迪罗体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考迪罗体制是在拉美独立运动时期形成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旨与巴西独立运动无关,排除D项。]
2.A [16世纪下半叶起,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其中西班牙人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故选A项;马尼拉航线获益最大的是西班牙人,而不是葡萄牙人,排除B项;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开始于19世纪初,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贸易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聚集,排除D项。]
3.C [根据材料“生活着长着一只眼的人”“致使他们的理解力与野兽无异”等可知,欧洲人观察美洲人群时对他们进行了极度丑化,认为他们与人有异,且习俗落后,这是在为其殖民扩张中的野蛮行为寻找借口,宣扬了殖民扩张的合理性,故选C项;材料仅体现了欧洲人对美洲人群的贬低,侧面宣扬了欧洲文明的优越性,而非“批判”,排除A项;工业文明出现于工业革命时期,哥伦布到达美洲时并未出现,排除B项;材料中欧洲人对美洲人群进行了极度贬低,且材料仅涉及部分欧洲人对美洲人群的看法,没有体现文化交融,排除D项。]
4.D [由材料“1 200万非洲人被贩卖”“从非洲贩出600多万黑奴”可知,大量的非洲人被贩卖到美洲,极大破坏了非洲的人口结构和人口数量,不利于非洲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并未提及欧洲资本数额增长的情况,排除A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大量黑人奴隶进入拉美的原因之一是殖民统治和贸易使大量拉美土著人口死亡,劳动力出现短缺,而奴隶贸易带来了大量非洲奴隶,人口锐减应该有所缓解,排除C项。]
5.D [根据材料“拉美地区成立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组织”“在运用自身力量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凸显了越来越洪亮的‘拉美声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初,拉美地区成立了一些联合组织,并且起到了应对美国干涉拉美事务的积极作用,表明拉美独立自主意识不断提高,故选D项;材料围绕拉美国家的活动展开,无法得出“美国的影响力急剧衰落”的结论,且“急剧衰落”与21世纪初的事实不符,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的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B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拉美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且“迅速发展”与21世纪初拉美国家的实际情况不符,排除C项。]
6.B [根据材料可知,西班牙的“纵向主义”行政管理使西属拉美殖民地的经济联系较少,易导致西属拉丁美洲的矛盾、分裂,故选B项;“价格革命”是指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与题意关系不大,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7.D [根据材料“实施新经济政策”“新加坡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可知,当时两国政府注重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为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和进出口贸易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故选D项;当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已经完成独立,实现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当时国家发展的首要目标,排除A项;两国强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不意味着经济结构存在严重问题,排除B项;材料与传统文化无关,排除C项。]
8.D [根据材料“外资控制130家,占77%”可知,当时墨西哥的经济命脉几乎被外国资本控制,呈现明显的半殖民地化特征,经济畸形发展,故选D项;列强资本渗透墨西哥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不是墨西哥“积极引进外资发展经济”,排除A项;墨西哥资源主权是被殖民国家侵占而被迫丧失的,不是“主动放弃”,排除B项;1821年墨西哥已经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C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
9.A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巴西主要出口产品中原材料和农产品占到80%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但出口依然以原材料为主,体现了巴西深受传统经济结构影响,故选A项;表格数据体现了葡萄牙在巴西推行的种植园经济依然有较大影响,“摒弃了”说法错误,排除B项;巴西独立之初建立的是君主制,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排除C项;巴西没有殖民地,排除D项。]
10.C [根据材料“圣雄甘地却发起了手纺土布运动”“号召家家户户开展手工纺织、穿用土布”“抵制英国纺织品”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是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一阶段,甘地号召印度人民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意在与英印当局斗争,唤醒民众民族意识,争取民族独立,故选C项;甘地此举的目的是唤醒整个印度的民族意识,不只是“农民阶级”,排除A项;“抵制外国资本控制”是“此举”将带来的“影响”,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振兴印度民族经济”也是“此举”能够带来的“影响”,而非主要目的,排除D项。]
11.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秘鲁思想家马里亚特吉认为秘鲁走不通发展资本主义来消除封建制的道路,应该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既反对资本主义,又推翻封建统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开放性特点,故选B项;材料并未体现拉美各阶层对这一主张的态度,排除A项;20世纪9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排除C项;“照搬”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12.B [根据材料“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意在说明当时的历史条件还不足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故选B项;材料所述是工人阶级与新政府之间的斗争,不是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斗争,排除A项;“失败教训需要总结”不符合时空、逻辑,与1871年3月巴黎公社才建立相悖,排除C项;材料所述是工人阶级的斗争,并未涉及空想社会主义,排除D项。]
13.B [根据材料“我们热诚希望和解”“想实现联合”“开诚布公地伸出友谊之手”等可知,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曾经试图通过和平的手段达到他们努力追求的目标,故选B项;巴黎公社属于暴力革命,排除A项;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发动农民、缺少工农联盟,并且材料并未提及农民的情况,排除C项;第一国际促进了国际工人阶级联合,排除D项。]
14.B [根据材料“在革命失败的情况下愤然创作”“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歌》是在巴黎公社革命已经失败的情况下愤然创作的,其中仍然体现了打碎旧世界,由劳动群众创造新世界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巴黎公社战士们坚定的革命精神,故选B项;巴黎公社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指导,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排除C项;巴黎公社没有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D项。]
15.C 16.A
17.(1)方式:破坏物质文化;戕害社会精英;干预风俗习惯。(3分)
特点:深受西方影响;(1分)具有多元性。(2分)
(2)经济:掠夺社会资源;破坏传统经济结构;造成经济畸形发展。(3分)
政治:激发民族独立运动;(2分)政治渗透、武力干涉,使拉美国家难以独立自主。(1分)
18.(1)时代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战后人民需要和平的环境;十月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任答两点即可,4分)
(2)基本认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和平为前提条件;正确认识和对待两种不同性质的和平;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和平的重要途径;要利用国际矛盾以争取持久和平;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合作共存;通过发展经济争取和巩固和平。(4分)
历史作用:有利于苏维埃俄国经济恢复;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任答一点2分)为当今世界各国处理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借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了重要启示;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答一点2分)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