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9 洪涝灾害与干旱灾害(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9 洪涝灾害与干旱灾害(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6:23:45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九)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D B D B D C B B D C B C B C
11.(1)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雨季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北部为山地,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地形雨丰富;中下游大部分河段海拔低,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2)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降雨量多,河流水量大;城镇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经济活动活跃,受灾范围广;农业生产活动集中在河流两岸,受灾严重;该国经济欠发达,防灾减灾能力较弱。
16.(1)干旱灾害分布面积大;从西向东干旱灾害增多;昆明附近干旱灾害程度低于周边地区。
(2)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西部多山地,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东部喀斯特地貌,地表水难以保存,加剧干旱灾害。
(3)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建设;选育抗旱品种,提高抗旱能力;节约用水,合理灌溉;植树造林,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1.D 2.B [第1题,据图可知,西北地区是最少洪涝区,并不是没有洪涝灾害;东部地区南方为多洪涝区,北方为少洪涝区,因此洪涝灾害南多北少;青藏地区为最少洪涝区;台湾地区为多洪涝区,洪涝灾害频发。第2题,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多发,是因为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河流水源补给量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南北支流众多,汇水量大;中上游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中下游河床抬升,蓄洪能力减弱;与岩石、土壤、资源没有关系。]
3.D 4.B [第3题,我国山洪灾害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气候原因: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丰富,降水变率大,易引发山洪,③正确;地形地质原因:我国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山洪暴发的地形地质条件,④正确;沙漠面积、地壳运动与山洪灾害无关,①②错误。故选D。第4题,四个选项相比,我国长江流域位于季风区,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持续时间最长,流域内地形起伏大,且长江流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因此成为暴雨型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的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D 6.C 7.B [第5题,读图可知,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大于30次的区域集中分布在东部、中部地区,D正确。第6题,森林被破坏严重不是导致我国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A错误;我国干旱灾害多发与气象研究水平高低无关,B错误;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率大,降水不稳定是导致我国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C正确;人类不合理活动会加剧干旱灾害多发,但不是导致我国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D错误。第7题,大面积植树造林,能够增加涵养水源、调蓄径流的能力,可以缓解旱情;完善水利基础设施,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配,有利于缓解干旱灾害,③④正确。深打机井,漫灌农田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开垦河岸滩地会加剧洪涝灾害,而且无法缓解干旱灾害,①②错误。故选B。]
8.B 9.D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北部水旱灾害发生年数明显多于南部。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两侧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河南省南北方水旱灾害的空间差异。故选B。第9题,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优化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以减轻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水旱灾害,D正确。]
10.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溺谷形成后期,河流补给量减少,泥沙淤积,河流流速减慢,洪涝灾害频发,C正确;降水并没有明显增加,A错误;河口变宽,排水量大,则河道洪水易被排出,不易发生洪涝灾害,B错误;涌潮下降,河流水量易被排出,不易发生洪涝灾害,D错误。]
11.第(1)题,注意题干要求“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气候方面主要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由材料“2022年4~5月,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往年同期高5~8 ℃”可知,气温高,巴基斯坦北部山区的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由材料“7~8月,该国降雨量比近30年来的平均水平高出近190%”可知,降雨量异常增多,且降水集中,河流泛滥。地形方面主要从图中获取信息,从上游地形雨和中下游地势低平两方面进行分析。巴基斯坦北部为山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加大了河流流量;由图可知,中下游大部分河段位于海拔200 m以下地区,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容易造成洪涝灾害。第(2)题,此次洪涝灾害造成极大损失的原因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气温高,巴基斯坦北部山区的冰雪融水量大,降雨量异常增多,河流水量大;城镇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人口密集,经济活动活跃,并且受灾范围广,损失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国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生产活动集中在河流两岸,洪水淹没农田,受灾严重;该国经济落后,工程技术等不发达,防灾减灾能力较弱。
12.B 13.C [第12题,读图可知,与3~5月、10~12月、12月~次年2月相比,6~9月湖泊水位最高,且长江的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湖泊排洪不畅,因此6~9月是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第13题,完善抗洪排涝系统,有利于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A不符合题意;培育推广耐涝作物,可以减轻滨湖农业区涝灾的损失,B不符合题意;改变熟制和土地利用方式,对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的影响不大,C符合题意;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当地农民应对涝灾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D不符合题意。]
14.B 15.C [第14题,由材料可知,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越高。读表可知,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与夏季降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故夏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影响最大,B项正确。第15题,安徽省属于季风气候区,当夏季风强时,降雨多,易形成洪涝灾害;当夏季风弱时,降雨少,易形成旱灾,C项正确。农业用水量大、生产生活用水浪费严重不会引起旱灾频发;该地夏季高温,不是终年高温,A、B、D错误。]
16.第(1)题,据云南省多年平均干旱灾害分布图分析,云南省干旱灾害分布面积大,少旱灾地区面积小;分布规律大致是从西向东干旱灾害增多;图中昆明附近干旱灾害程度低于周边地区。第(2)题,云南省干旱灾害东西差异明显,大致是从西向东干旱灾害增多;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夏季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导致从西向东干旱灾害增多;从地形方面考虑,云南省西部多山地,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区,云南省东部为喀斯特地貌,地表水难以保存,加剧干旱灾害。第(3)题,防旱抗旱的措施可以采取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建设,保证农业供水;选育抗旱品种,提高抗旱能力,保证产量;发展节水技术,节约用水,合理灌溉;大力植树造林,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3/3课时分层作业(十九) 洪涝灾害与干旱灾害
洪涝灾害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下图为近百年来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没有洪涝灾害
B.东部地区洪涝灾害北多南少
C.青藏地区洪涝灾害较多
D.台湾地区洪涝灾害频发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多发,与其成因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
A.岩石、植被 B.气候、地形
C.土壤、植被 D.资源、水文
山洪突发性强,山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短时强降水后降雨迅速转化为具有冲击力的地表经流,由于流速大,破坏性强,能迅速成灾,造成严重危害。据此完成3~4题。
3.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因为我国(  )
①地壳运动活跃 ②沙漠面积广大 ③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大 ④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国山洪灾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其主要分布于(  )
A.西北内陆 B.长江流域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出现频次分布图。读图,完成5~7题。
5.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大于30次的区域集中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中部地区
6.导致我国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被破坏严重 B.气象研究水平低
C.季风降水不稳定 D.人类不合理活动
7.缓解干旱灾害的科学措施有(  )
①深打机井,漫灌农田 ②开垦河岸滩地 ③大面积植树造林 ④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河南省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个区。下图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据此完成8~9题。
8.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空间分布特征是(  )
A.北部少于南部 B.南部少于北部
C.分布较为均匀 D.西部多于东部
9.为减轻河南省水旱灾害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B.加强天气监测预报
C.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D.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俄罗斯东部的阿纳德尔河发源于山地高原,上游河谷狭窄,中下游河流具有平原河流的特性,河口存在巨大的水下溺谷(原河谷被海水淹没),该溺谷呈“V”形。下图为阿纳德尔河中下游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0题。
10.溺谷形成后期,该河中下游地区洪涝发生频率会上升,主要成因是(  )
A.降水增多,来水量大
B.河口变宽,排水量大
C.泥沙淤积,流速减慢
D.涌潮下降,顶托减弱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4~5月,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往年同期高5~8 ℃。进入6月,巴基斯坦多地遭遇强降雨。7~8月,该国降雨量比近30年来的平均水平高出近190%。多种原因导致该国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下图为巴基斯坦地形、城镇及洪水受灾区分布图。
(1)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巴基斯坦此次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2)分析此次洪涝灾害造成极大损失的原因。
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完成12~13题。
12.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为(  )
A.3~5月 B.6~9月
C.10~12月 D.12~次年2月
13.下列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完善抗洪排涝系统
B.培育推广耐涝作物
C.改变熟制和土地利用方式
D.开展防灾减灾教育
相关系数(r)是反映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1]。|r|越大,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r|越接近0,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下表为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与不同时段降水的相关系数表。据此完成14~15题。
春季降水 夏季降水 秋季降水 冬季降水
相关系数 -0.25 -0.73 -0.35 -0.14
14.下列关于表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秋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影响最大
B.夏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影响最大
C.春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影响最大
D.冬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没有影响
15.安徽省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用水量大
B.生产生活用水浪费严重
C.夏季风不稳定
D.终年高温,蒸发强烈
16.下图是云南省多年平均干旱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云南省干旱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云南省干旱灾害东西差异的自然原因。
(3)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试为云南省农业生产提出三条防旱抗旱的措施。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