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章末综合测评3 地貌 植被与土壤(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章末综合测评3 地貌 植被与土壤(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6:39:13

文档简介

章末综合测评(三)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D B C A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A B C B A D C D
21.(1)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挟带大量泥沙至入海口地区;入海口地区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前方沉积,形成三角洲。
(2)特征:河床变窄、变浅。原因:(刁口流路)废弃后来水来沙减少,水下三角洲遭受强烈冲刷,波浪掀沙提供物源;潮流挟带泥沙回溯废弃河道,在河床沉积,导致河床变窄、变浅。
(3)入海口水量减少,水质恶化;河流挟带泥沙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入海口海水倒灌,海岸线后退(三角洲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22.(1)有机层 淋溶层 母质层 (2)陡峭 平坦 
(3)降水量 植被生产力 (4)B 微生物分解 (5)蒸腾
根系
23.(1)耐热;耐旱涝;耐土壤瘠薄;抗风。
(2)金合欢树的枯枝落叶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地,促使种植业增产;种植金合欢树可以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湿度;减少风沙对土地的侵蚀;旱季金合欢树树叶可以为畜牧业提供饲料。
1.C 2.B [第1题,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西北地区,外力作用主要以风力作用为主,这种“蜂巢”地貌是石窝,形成的主要作用是风力侵蚀,C正确;岩浆活动属于内力作用,而“蜂巢”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A错误;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B错误;西北地区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小,D错误。故选C。第2题,“蜂巢”形成的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A图为峡谷地貌,是流水侵蚀的结果;B图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的结果;C图为新月形沙丘,是风力沉积的结果;D图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的结果。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3.D 4.D [第3题,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根据图示可知,丙地石灰岩保存量最多,即被侵蚀程度最弱,说明为地貌发育初期,甲地石灰岩保存量最少,即被侵蚀程度最强,说明为地貌发育后期,则乙为发育中期,所以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丙→乙→甲,D正确。第4题,石林地貌发育,使得当地旅游资源增多,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D正确。石林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增加,储水条件变差,A错误。石林地貌发育,表明流水侵蚀作用强,会导致土壤厚度下降,B错误。石林地貌发育会导致地表崎岖不平,C错误。]
5.B 6.C [第5题,恐龙探海景观位于海边,是受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拱桥景观。海蚀拱桥是基岩海岸常见的海蚀地貌形态,与风力侵蚀、流水堆积、海水堆积无关。第6题,恐龙探海景观未来受海浪侵蚀进一步加剧,海蚀拱桥顶部发生崩塌,残存的桥墩成为残留于海中的柱状岩体,从而形成海蚀柱;海蚀拱桥进一步演化不会形成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崖。]
7.A 8.C [第7题,冲积扇一般发育在山口坡度由陡变缓的山麓地带,随着天山持续抬升,先形成的冲积扇也相应抬升,使扇缘地带坡度增加,后形成的冲积扇继续在原有的冲积扇的外缘发育,所以先形成的扇端距离天山山麓近,后形成的扇端距离天山山麓远。第8题,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旱扇”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大气能见度高,方便观察,①正确;“旱扇”的植被较“湿扇”少,地表植被遮挡少,更容易观察,②正确;“旱扇”是短暂洪水带来的暂时性河流造就的,流水作用较弱,③错误;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少,经济活动少,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小,更有利于保护冲积扇形态,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
9.A 10.D [第9题,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形坡度越大,几条等高线重叠,表明当地地形坡度接近90°,因此几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A正确;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度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曲线,因此同一等高线上所有点的海拔相同,B错误;山脊处等高线不一定比山谷处密集,C错误;河流发育在谷地,在等高线图上,谷地等高线凸向高处,而河流流向低处,因此穿过河流的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D错误。第10题,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地的等高线均凸向高处,表明虚线处海拔比两侧低,地形部位都应该是山谷,D正确。]
11.D 12.C [第11题,根据材料中小海坨山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处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森林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叶片呈纸质、宽而薄,D正确;茎花、板根、树冠浑圆、四季常青是热带雨林植被的特征,A、C错误;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B错误。故选D。第12题,小海坨山褐土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少、淋溶作用不强,土壤较肥沃,A错误;熟石灰是碱性,可以中和亚热带酸性土壤从而实现土壤改良,褐土呈中性(表层)至微碱性(心土层)反应,无需熟石灰中和,B错误;小海坨山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秋冬季节落叶,枯枝落叶数量多,但由于纬度较高、温度较低,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较慢,C正确;褐土是自然环境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自然土壤,D错误。故选C。]
13.A 14.B 15.C [第13题,由材料“芙蓉花叶片较大,每年夏秋季开花,秋冬季落叶,春季长出新叶”可知,芙蓉花为落叶阔叶树种,叶片大是阔叶,有落叶现象,A正确。第14题,由材料“在我国主要栽培于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地区”可知,这些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暖湿润,芙蓉花喜欢生长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B正确。第15题,掉落在土壤表层的芙蓉花的枯枝落叶,分解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孔隙度等,枯枝落叶可减弱土壤水分的蒸发,使土壤含水量保持相对稳定,B、D错误,C正确;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主要来自成土母质,A错误。]
16.B 17.A [第16题,塔克拉玛干沙漠年均温12.3℃,气温较高,A错误;沙漠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适应环境,植物的光合器官退化,以减少水分散失,B正确;大风天气、昼夜温差大符合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但与植物光合器官退化关系不大,C、D错误。第1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头状沙拐枣的光合器官小且稀少,退化最为明显,故头状沙拐枣光合器官滞尘作用最弱,A正确。]
18.D 19.C 20.D [第18题,由图甲可知,水稻土没有枯枝落叶层,A错误;土壤熟化是通过人类活动,将自然土壤转变成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的过程,因此水稻土应该富含有机质,肥力水平增高,B、C错误;由图甲可以看出水稻土的剖面结构更复杂,D正确。第19题,表土层软糊,不利于农作物扎根,且农作物容易受大风和洪涝影响而倒伏,A错误;土壤熟化后也需要人工养护,B错误;水稻土缺少淋溶层,而多了犁底层,犁底层较紧实,提高了土壤蓄水、保水、保肥能力,C正确;生物循环建立起有机界与无机界的联系,从而使土壤成为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母岩层对有机界和无机界的联系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第20题,由图乙可知,熟化黑土需要经过脱沼泽(土地排水后晾晒)、种稻,A错误;要确保黑泥田有机质稳定,需要施肥,B错误;熟化红壤需要先渍水再种稻,C错误;红壤有机质少,肥力较低,因此在黄泥田种植水稻前必须先施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D正确。故选D。]
21.第(1)题,据材料可知,刁口河道位于黄河下游入海口处;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从中游挟带大量泥沙至入海口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水下坡度较小,河流流速减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前方大量沉积,形成三角洲。第(2)题,据图可知,废弃河道的变化特征是河床变窄、变浅。原因是刁口流路废弃后,上游的来水来沙减少,水下三角洲沉积速度减慢,海浪侵蚀加剧,波浪掀沙倒灌入河道,泥沙在河道沉积;潮流挟带泥沙回溯废弃河道,在河床沉积,导致河床变窄、变浅。第(3)题,刁口流路废弃后,入海口河流带来的水量减少,水质恶化;河流挟带的泥沙减少,沉积作用减弱,土壤肥力下降;海水倒灌入河,海浪侵蚀加剧,海岸线后退,三角洲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2.第(1)题,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分别对应图中6-1的图例。第(2)题,仅考虑地形条件,在地势陡峭的地区,外力侵蚀作用强烈,成土母质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地势平坦的地区,易受外力沉积,成土母质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第(3)题,读图可知,降水量曲线和植被生产力曲线与风化壳发育厚度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第(4)题,B纬度相对于C纬度,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弱,因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第(5)题,D处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典型植被类型是热带荒漠,其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刺状,以减少蒸腾,且大多有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水分。
23.第(1)题,金合欢树生长地区多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分旱雨两季。由此可推断金合欢树耐热、耐干旱和洪涝;材料“非洲农田正处于严重退化状态,种金合欢树是改善农业现状的重要选择”说明金合欢树适应性强,耐土壤贫瘠;高原上风力较大,金合欢树旺盛生长,说明其抗风能力强。第(2)题,分析“种树的人永远不会挨饿”的原因,应从种植金合欢树的环境效益和金合欢树枝叶、果实的用途考虑。首先金合欢树能通过在根部附生的细菌将空气中的氮固定在土壤中,氮是最重要的天然肥料之一,能给庄稼以及周边树木、灌木甚至草地提供养分;此外金合欢树的树叶还是很好的积肥材料,树叶堆积一段时间后能转变成高效能堆肥;树木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种植金合欢树可以增加土壤湿度;如果将金合欢树种植在一片农场周围,不仅能减少农场的土壤被沙漠侵蚀,还能减少土壤肥力流失,提高农场土壤的生产力;同时金合欢树树叶还可以为畜牧业提供饲料。
5/5章末综合测评(三) 地貌 植被与土壤
一、选择题
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下图是该地貌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2.下图中的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
A    B    C    D
石林地貌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下图为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4.石林地貌发育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
A.储水条件改善 B.土壤厚度增加
C.地表趋于平坦 D.旅游资源增多
恐龙探海景观位于大连市金石滩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周边的海岸线具有独特的地貌、奇绝的礁石形态(下图)。据此完成5~6题。
5.恐龙探海景观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海水侵蚀
C.流水堆积 D.海水堆积
6.随着恐龙探海景观进一步演化,可能会形成(  )
A.海蚀平台 B.海蚀穴
C.海蚀柱 D.海蚀崖
依据冲积扇所在的环境条件差异,将冲积扇分为“旱扇”和“湿扇”两类。“湿扇”(图1)分布于湿润区,扇上河流常年存在,搬运能力稳定长久。“旱扇”(图2)是短暂洪水带来的暂时性河流造就的,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天山北麓“旱扇”较多,在天山持续抬升过程中,天山北麓“旱扇”面积不断变大。图3为冲积扇结构图。据此完成7~8题。
7.随着天山持续抬升,天山北麓先后形成的“旱扇”扇端距离山麓的远近关系是(  )
A.先形成的扇端距离天山山麓近
B.后形成的扇端距离天山山麓近
C.与先后顺序无关,距离相等
D.受径流大小影响,无法判断
8.乘坐热气球翱翔冲积扇上空,观察到“旱扇”比“湿扇”更清晰且结构更完整是因为(  )
①“旱扇”地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晴天多,能见度高 ②“旱扇”地表植被相对于“湿扇”较少 ③“旱扇”形成后受到的流水侵蚀作用强,沟壑纵横,更容易观察 ④“旱扇”地区人口密度小,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活动改造强度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完成9~10题。
9.有关等高线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几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B.同一等高线上所有点的海拔不相同
C.山脊处比山谷处等高线密集
D.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同
10.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
小海坨山地处北京市延庆区西北部,海拔2 199米,属于半湿润的温带气候区。从山麓随海拔升高,植被类型呈现森林、灌丛、草甸的变化。小海坨山森林地带所对应的土壤类型为褐土。下图示意自然环境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据此完成11~12题。
11.推断小海坨山森林植被的主要特点(  )
A.有茎花、板根现象
B.可能为樟树、桦树
C.树冠浑圆、四季常青
D.叶片呈纸质、宽而薄
12.小海坨山褐土分布区域(  )
A.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
B.可通过增施熟石灰进行改良
C.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分解较慢
D.是在人类长期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
芙蓉花(下图)又称木芙蓉,是成都市市花,在我国主要栽培于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地区。芙蓉花叶片较大,每年夏秋季开花,秋冬季落叶,春季长出新叶。据此完成13~15题。
13.芙蓉花属于(  )
A.落叶阔叶树种 B.常绿阔叶树种
C.亚寒带针叶树种 D.热带雨林树种
14.推测芙蓉花适宜生存的气候特征是(  )
A.寒冷干燥 B.温暖湿润
C.炎热干燥 D.寒冷湿润
15.掉落在土壤表层的芙蓉花的枯枝落叶能(  )
A.增加土壤矿物质 B.降低土壤含水量
C.增加土壤有机质 D.减少土壤孔隙度
降尘是大气粉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依靠重力自然沉降于地面。植物对大气降尘有很强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植物的光合器官在这些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植物光合器官滞尘量与其表面特性(形态结构、表面粗糙程度、湿润性)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塔克拉玛干沙漠(年均温12.3℃)腹地不同灌木光合器官外形特征。据此完成16~17题。
16.图中植物的光合器官均有退化,主要是为了适应(  )
A.较低的气温 B.干旱的气候
C.大风天气 D.昼夜温差大
17.推测图中植物光合器官滞尘作用最弱的是(  )
A.头状沙拐枣 B.梭梭
C.长穗柽柳 D.刚毛柽柳
土壤熟化是通过人类活动,将自然土壤转变成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的过程。我国东北的黑土、南方的红壤经熟化都可成为水稻土。下面图甲为自然土壤与水稻土结构示意图,图乙为黑土、红壤和水稻土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8~20题。
18.与自然土壤相比,水稻土(  )
A.枯枝落叶层增厚 B.不含有机质
C.肥力水平下降 D.结构更复杂
19.自然土壤经过熟化成为水稻土,其结构特点及功能发生的变化为(  )
A.表土层软糊,提供了农作物扎根生长的条件
B.耕作层深厚,土壤不需养护
C.犁底层紧实,提高土壤蓄水、保水、保肥能力
D.母岩层较薄,阻断了有机界与无机界的联系
20.关于土壤熟化或养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熟化黑土—沼泽化处理
B.黑泥田—利用过程中不用施肥
C.熟化红壤—排水后晾晒
D.黄泥田—种植水稻前先施绿肥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以其“多淤善徙”著称世界,最近一次的大规模尾闾河道变迁发生在1976年,刁口流路废弃,河水东流经清水沟流路入海,刁口河道自然形态发生较大改变,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刁口三角洲由原来的快速向海淤进转为向岸侵蚀,水下三角洲遭受强烈冲刷。目前,该地正在推进刁口河故道生态修复。下图中图a为刁口流路和清水沟流路位置示意图,图b为刁口废弃河道L断面高程变化图。
(1)结合图a,从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刁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说出废弃河道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简述刁口流路废弃后,附近区域生态环境日益脆弱的表现。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
(1)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____、腐殖质层、________、淀积层、________和母岩层。
(2)仅考虑地形条件,在________地形,成土母质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______地形,成土母质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3)图中四条曲线中,与风化壳发育的厚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________曲线和________曲线。
(4)图中B和C纬度地带比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主要是因为________作用缓慢。
(5)D处植被类型是热带荒漠,其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刺状,以减少__________,且大多有发达的________,以便从土壤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水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非洲大陆,尤其是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生长着一种平顶树(下图),这就是金合欢树。宛若伞盖一样生长在非洲广袤大陆的金合欢树,堪称非洲的奇迹,俨然成了非洲大陆的标志性景观。
材料二 非洲有一句谚语:“种树的人永远不会挨饿”。目前,非洲农田正处于严重退化状态,种金合欢树是改善农业现状的重要选择。在尼日尔,很多种植金合欢树的农民,在5到8年后,发现被树包围的农场生产力比一般农场提高了2倍到3倍。现在,农业专家开始把这一树种引进到印度和孟加拉国去试验,巴西的专家也把金合欢树带到巴西去试验,我国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也有金合欢景观树的种植。
(1)金合欢树有着超强的环境适应性,推测其优势生长习性。
(2)分析非洲谚语“种树的人永远不会挨饿”的原因。
8/8